HOME
服務項目
聯絡我們
雜誌訂閱
下載 APP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產業情報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回首頁
產業情報
產業情報首頁
每日要聞
藥品開發
醫療器材
疾病治療
健康管理
醫療科技
科學要聞
商業佈局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展會報導
投資雷達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投資評析
生醫公司資料庫
生技名人錄
名人專欄
專家觀點
人物專訪
生醫動態
知識庫
產業快訊
生醫公司報導
創新管理學苑
生醫永續(CSR)
本刊公告
生醫徵才(待開放)
影音報導
影音報導台首頁
生技名人錄
產業報告教室
現場直擊
閣樓播 Bio
產業活動
環球生技
雜誌
書坊
產業情報
應用生技
應用生技
味王旗下格林全食物投入高齡全新飲食
應用生技
聯夏兩年蟬聯銀髮友善食品獎
應用生技
精準營養時代到來!?NIH啟動為期5年、招募1萬名規模最大研究
應用生技
新銳公司
保健食品
休斯生技「化不可溶為可溶」闖出保健新契機
2021-02-08/
記者 吳培安
當今保健食品界藥丸、膠囊大行其道,在「藥丸疲勞」下,新型的液態保健食品快速成長。休斯生技鎖定此一趨勢,憑藉獨家食品製程技術平台RenoSorb™,扭轉植物機能性成分不溶於水的性質,用更少的劑量達到同等功效、更好被人體吸收,為保健食品市場帶來新風潮。撰文/吳培安攝影/李林璦主打天然、有效的植物來源機能性食品近年來蔚為風潮,白藜蘆醇、薑黃素等成分,成為民眾琅琅上口的保健新星。不過,許多植物...
應用生技
封面故事
營養食品
銀髮好『食』光!(二) 數位會員專屬
2021-01-31/
記者 李林璦
2020年2月,前總統李登輝因牛奶嗆咳,引發吸入性肺炎不幸過世,敲響大眾對於長輩吞嚥困難的警鐘。您知道臺灣鼻胃管安置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嗎?臺灣長照機構使用鼻胃管人數高達94%,為全球最高,日本只有11%,德國只有6%。2019年全臺鼻胃管插管達20萬人,65歲以上安置鼻胃管的比例高達61%,比日本高出5倍之多。當長輩無法由口進食下,大多會選擇以鼻胃管餵食,卻忽略了有些長輩的「隱性需求」,日本因此早...
應用生技
封面故事
營養食品
銀髮好『食』光!(一)
2021-01-31/
記者 李林璦
2020年2月,前總統李登輝因牛奶嗆咳,引發吸入性肺炎不幸過世,敲響大眾對於長輩吞嚥困難的警鐘。您知道臺灣鼻胃管安置率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嗎?臺灣長照機構使用鼻胃管人數高達94%,為全球最高,日本只有11%,德國只有6%。2019年全臺鼻胃管插管達20萬人,65歲以上安置鼻胃管的比例高達61%,比日本高出5倍之多。當長輩無法由口進食下,大多會選擇以鼻胃管餵食,卻忽略了有些長輩的「隱性需求」,日本因此早...
應用生技
在地生技
畜試所新竹示範牧場 把臺灣乳牛業升級ICT高科技
2020-12-24/
記者 彭梓涵
動植物疫情監測一直是農委會重要議題,由畜產試驗所新竹分所李國華博士開發「乳牛熱影像AI疾病辨識系統」,可及早發現乳牛不適而給予治療,為產值貢獻15億元。李國華目前也正開發「乳牛熱影像疾病預警服務平台」期望將畜牧與資通訊技術結合,讓未來智慧養牛更便利。撰文/彭梓涵 攝影/劉端雅 畜產試驗所新竹分所是臺灣「乳牛產業」重要的研究機關,主要業務與計畫,包含:生乳品質、遺傳育種、分子生物、乳牛保健營養、牧草...
應用生技
在地生技
網路限定
中興副校長黃振文團隊 首次發現本土蕈狀芽孢桿菌
2020-12-24/
記者 劉端雅
中興大學植物病理學系終身特聘教授暨副校長黃振文團隊,在本土的番茄根部發現蕈狀芽孢桿菌,並以科學試驗證明其防病機制,可作為多種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菌,包括:番茄萎凋病、草莓炭疽病等。田間應用於作物栽培管理,更顯示,該菌深具產業量產的可行性,目前,已取得2項專利與生物農藥、生物肥料證照,不僅市場機會值得期待,研究技術也先後獲得登豐獎、國家新創獎之學研新創獎、臺北生技獎之技轉合作獎銅獎。撰文、攝影/劉端雅...
應用生技
長照科技
封面故事
囧!長照科技崛起 落地難(二)
2020-12-15/
記者 巫芝岳
2020年COVID-19橫掃全球,今年8月,臺灣首次出現人口負成長,人口推估報告再度投下震撼彈,臺灣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將提早到來!臺灣「科技大島」,從中央到地方政府,補助力推各項智慧計劃,全臺長照產業機構及醫療場域,導入科技者卻仍寥寥無幾。臺灣智慧長照科技萌芽發展速度讓人驚嘆!政府600億臺幣長照預算兩倍增長,「風口」大吹起商機?高齡長照科技難以落地問題,提早引爆!學研界、業者和政府單位,...
應用生技
長照科技
封面故事
囧!長照科技崛起 落地難(一)
2020-12-15/
記者 巫芝岳
2020年COVID-19橫掃全球,今年8月,臺灣首次出現人口負成長,人口推估報告再度投下震撼彈,臺灣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將提早到來!臺灣「科技大島」,從中央到地方政府,補助力推各項智慧計劃,全臺長照產業機構及醫療場域,導入科技者卻仍寥寥無幾。臺灣智慧長照科技萌芽發展速度讓人驚嘆!政府600億臺幣長照預算兩倍增長,「風口」大吹起商機?高齡長照科技難以落地問題,提早引爆!學研界、業者和政府單位,...
應用生技
醫療科技展
智慧農業週
智慧導入農業生產 提升產值達9.83億台幣
2020-12-03/
記者 李林璦
報導/李林璦今(3)日,農委會指導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舉辦「智慧農業跨域科技應用論壇」,下午場邀集農業科研創新專家與業者,描繪如何由智慧生產邁向數位服務大未來,數位分身(DigitalTwin)、智慧蛋雞飼養等亮點研究成果;也特別邀請廠商分享新興跨域解決方案的產業應用實例,如無毒智慧農業科技系統等實際接軌產業案例。農委會農業試驗所農業工程組組長楊智凱(攝影/李林璦) 首先聚焦於「科研...
應用生技
醫療科技展
智慧農業週
農業生技
建構智慧農業產業鏈生態圈 跨域整合、數據標準化邁向國際市場
2020-12-03/
記者 李林璦
報導/李林璦今(3)日,2020臺灣智慧農業週於南港展覽館一館盛大展開,首日,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指導下,台灣經濟研究院生物科技產業研究中心舉辦「智慧農業跨域科技應用論壇」,邀集國內外農業、科技專家針對智慧農業的跨域整合應用進行分享,共同探討如何利用科技打造智慧農業產業鏈生態圈。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所長林學詩(攝影/李林璦)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所長林學詩致詞指出,農委會已發展智慧農業四...
應用生技
植物新藥
封面故事
會員限定
天然寶藏!黑洞?植物新藥大未來(二)
2020-11-05/
記者 劉端雅
草本植物用藥全世界風靡,但植物新藥開發難度,比化學藥更艱鉅和挑戰!後疫情時代,精準大健康能為草本或藥用植物開發開啟新未來!?採訪整理/劉端雅、李林璦撰文/李林璦、劉端雅攝影/李林璦、劉端雅美術設計/黃黛鵑2001年科技部中草藥五年研發計畫累積研發能量至於臺灣方面,民眾除了接受西醫之外,對傳統中醫學的接受度也相當高,因此,在藥物植物和中藥方面,使用經驗相當成熟。根據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中藥藥品...
應用生技
植物新藥
封面故事
天然寶藏!黑洞?植物新藥大未來(一)
2020-11-05/
記者 劉端雅
根據MarketResearchEngine報告指出,2025年全球植物藥(包含植物衍生藥品和植物新藥)市場將高達418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GAGR)為6%,市場潛力龐大。然而,自美國FDA在2004年首度公布《植物藥新藥指南》(GuidanceForIndustryBotanicalDrugProducts),16年來僅有兩個植物新藥獲得批准上市。植物新藥成分複雜、作用機制不清楚、生物標記不明...
應用生技
農業生技
農科園區參加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 拓展銷售通路
2020-11-04/
新聞中心
農科園區參加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暨會議拓展銷售通路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生物科技園區(PABP),座落於屏東,全區佔地233公頃,是臺灣唯一國家級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具有完善的軟硬體規劃,迄今已吸引105家農業生物科技企業投資進駐,為全球唯一成型的農業高科技產業聚落。今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嚴選園區內九家廠商共同參加亞太區農業技術展覽會議,推展國內廢棄物再生利用及相關機能性原料、產品之產業推...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銀髮好『食』光!
熱門排名
查看更多
疫情下活躍不減 13家NBIC進駐廠商輪番報喜
以色列新冠特效藥一期臨床結果出爐 最快3天患者康復 無副作用
43位臺灣生醫校園大師出列!
聯亞子公司Covaxx接到1.4億劑大單!? 新冠疫苗將供應南美3國
美國研究:卡介苗可降低感染新冠風險 !?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閣樓播Bio】 Ep3 眼部罕見疾病 - 斯特格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