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總覽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2025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5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2025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2025
日本生技展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雜誌專題
各期專題列表|雜誌線上看
2025臺灣生醫女掌門人 Top10票選出爐
太陽西邊升起 印度生醫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購買出版品
編輯部公告
產業活動
活動列表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醫守攜手童綜合 AI用藥決策系統創60%臨床採納率 登國際期刊
科學新知
NEW
人鼠嵌合體突破!MD安德森團隊成功培育攜帶人類細胞小鼠
科學新知
NEW
陽明交大30萬人追蹤研究 脂肪肝使心肌梗塞風險飆升46%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Science Advances》紅景天活性物能改善記憶障礙
2018-10-28/
記者 李林璦
近日(24),德國萊布尼茲研究所(LeibnizInstitute)的神經學家與植物生化學家證實藥用植物紅景天中的活性植物酯能夠增強記憶力。該研究發表在《ScienceAdvances》上。高齡化社會來臨,許多人深受記憶障礙而困擾,目前並無有效的藥物能預防及治療記憶障礙。在傳統醫學中,植物製劑被廣泛用於改善記憶能力,但由於藥物的劑量與活性難以掌控,因此藥效或者副作用也難以預測。紅景天(Rhodio...
科學新知
腸道菌
科學要聞
《Science》腸道菌相遺傳自母親!?
2018-10-28/
記者 李林璦
日前(26),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ofCalifornia)研究人員發現,老鼠中的腸道菌相大部分來自其母親並能穩定的延續遺傳多代,推測為共同演化(co-evolved)之理論,且可能同樣適用於人類。研究發表於《Science》中。先前研究發現,哺乳類動物體內及體外都存在著大量的細菌,主要集中在腸道內,但這些細菌從何而來尚不清楚。因此,研究人員在亞利桑那州與加拿大量處共捕捉了17隻老...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 Communications》大腦如何克服困難,表現得更好
2018-10-27/
記者 薛瀹熢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最近(24號)在《NatureCommunications》發表了大腦如何克服複雜的心智轉換的過程,完成從未處理過的事物。想像一下,盯著鏡子,把你的名字反過來寫,使得名字在鏡子裡看起來會是正的,你的腦袋裡有需要執行這個動作的一切資訊,寫自己的名字對你來說根本瞭若指掌,然而對大多數人來說,要把名字反過來寫依舊是個非常困難的事。其實這是因為大腦在做這件事的時候需要經過一系列平常...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你焦慮嗎?來點薰衣草吧
2018-10-26/
記者 薛瀹熢
近(23)日,發表於《Frontiers》BehavioralNeuroscience的研究結果發現,汽化的薰衣草分子linalool具有鎮靜作用,可用於緩解術前壓力和焦慮症,而且這種分子的效果必須要透過「聞」的,才能發揮出效果,而不是經由肺部吸收。無論是種在在花園裡或是做為香精添加,薰衣草一直以其使人放鬆的獨特特性而伴隨在我們的周遭,儘管現代醫學所使用的抗焦慮藥物,如苯二氮卓(benzodiaz...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Liquid Biopsy首次用於臨床兒科惡性腦腫瘤
2018-10-26/
記者 彭梓涵
由加州大學(UniversityofCalifornia)與兒童國家衛生系統共同研究的數據,證實液態生物檢體(Liquidbiopsy)得到的ctDNA可以幫助醫生檢測小兒瀰漫性中線膠質瘤(DMG),此為液態生物檢體首次應用於臨床兒科腦腫檢測上。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在《ClinicalCancerResearch》期刊上。小兒瀰漫性中線膠質瘤(DMG)是高度惡性的腫瘤,臨床效果不佳,超過70%的DM...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Cell Reports》骨鈣素能逆轉記憶喪失!?
2018-10-26/
記者 李林璦
日前(23),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2000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EricR.Kandel的研究團隊發現骨鈣素(Osteocalcin)可以逆轉老化大腦中的記憶喪失,並能透過操縱此機制來增強記憶力。此研究發表於《CellReports》。 記憶喪失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一種單一疾病,但科學家發現並非所有形式的記憶喪失都是一致,例如,阿茲海默症與衰老所引起的記憶喪失是不同的...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 Cell Biology》發現新細胞結構
2018-10-23/
記者 薛瀹熢
昨(22)日,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Institutet)的科學家在《NatureCellBiology》發表了細胞中的新結構「reticularadhesions」,這種由蛋白質複合物構成的細胞結構用於附著,並在細胞分裂時扮演重要的角色。生活在組織中的細胞通常會被稱為細胞外基質(ECM)的網狀結構包圍,為了將自己附著在ECM上,細胞表面上會有相關受體,控制細胞內相關蛋白質結構的...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監測肺癌治療效果 一滴血就能辦到
2018-10-23/
記者 李林璦
日前,大阪大學的ShoheiKoyama博士開發了一種監測nivolumab(OPDIVO®)在患者體內治療狀況的方法,其能測量nivolumab與T細胞上的PD-1結合的增殖狀況,將提供更多有效的資訊讓醫護人員能夠改善治療方法。該研究發表於《JCIInsight》。TasukuHonjo博士因發現免疫T細胞蛋白PD-1(programmedcelldeath-1)而獲得2018年諾貝爾生...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新AI研究可用於藥物-蛋白質作用開發預測
2018-10-22/
記者 薛瀹熢
19日發表於《Science》的研究指出,新的加密系統可以幫助製藥公司和學術實驗室共同合作,避免向競爭對手洩露任何機密數據,更快地開發新的藥物。神經網絡AI透過學習什麼樣的藥物與人體中什麼樣的蛋白結合來預測新藥與蛋白質的作用情況。更多的資料可以訓練出更好的AI,但是因為從前藥物開發者通常因為智財權的關係,不會互相分享彼此的資料。新的系統允許AI在保密的同時獲得資訊,這可以鼓勵合作夥伴關係,加快藥物...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Cell》多發性硬化症病因解密 新發現4種罕見基因變異
2018-10-22/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8),國際多發性硬化症遺傳學財團(InternationalMultipleSclerosisGeneticsConsortium)與耶魯大學共同找尋出4種新的罕見基因與多發性硬化症的發生有關,這項新發現能有助展開未來在多發性硬化症上的新方向。此研究發表於《Cell》。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Sclerosis,MS)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CNS)的慢性疾病,由於中樞神經出現發炎,造...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Ageing Neuroscience》抗帶狀皰疹病毒藥物 可能是對抗阿茲海默症的未來希望!?
2018-10-21/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9),英國牛津大學臨床神經學家Itzhaki教授整理近年來多項研究證據後,提出,感染單純皰疹病毒1(HerpesSimplexVirus1,HSV1)與阿茲海默症存在著因果關係,並在台灣的研究中證實此理論,也發現表示服用抗病毒藥物能夠降低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這可能是未來阿茲海默症的一種預防手段。此文章發表於《AgeingNeuroscience》。 皰疹病毒是一種潛藏的惡魔,他潛伏在我們...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用「黃金」來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菌
2018-10-20/
記者 薛瀹熢
近日發表於《Naturenanotechnology》的研究發現一種名為Moorellathermoacetica的細菌對貨真價實的金元素有種獨特的偏好,這個研究也為人工光合作用提供了一個可能的途徑。M.thermoacetica首先因為UCBerkeley化學學院的PeidongYang對其非光敏感性細菌的人工光合作用研究而為人所知,他們在細菌細胞膜表面黏接了能夠吸收光的硫化鎘(CdS)奈米粒子...
第一頁
上一頁
120
121
122
123
124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2025臺灣生醫女掌門人 Top10票選出爐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實習記者 康育華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臺灣生醫新創CEOs高峰會 百位CEO齊聚!
展會直擊
查看更多
從臺灣到美國生醫前線!國科會BIO交流會促跨國經驗交流
全心醫藥周慧泉受邀論壇:推動免疫學和發炎(I&I)創新成長
碩準抗體鎖平台18國專利佈局 獲多家國際藥廠青睞
信韻生醫ALS首創人源化抗體 獲國際大藥廠關注
蔚流生技腫瘤微環境晶片平台 革新癌症藥物前臨床開發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