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HOME
  • 新聞
  • 服務
  • 訂閱
  • 廠商
  • 關於
  • 下載 APP
  • 聯絡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新聞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醫療科技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新知
    • 政策法規
    • 應用生技
    • 論壇報導
    • 新聞集錦
  • 市場分析
    • 產業報告
    • 市場觀測
    • 漲跌排名
    • 商機媒合
    • 查找廠商
  • MIT BIO
    • 人物專訪
    • 專家觀點
    • 【影】技術焦點鏡
    • 【影】生醫名人錄
  • 公告
    • 產業新訊
    • 公司報導
    • 生醫永續(ESG)
    • 本刊公告
    • 生醫徵才
  • 展會直擊
    • 論壇報導

    • 產業論壇
    • 海外展會
    • 亞洲生技大會
    • 台灣醫療科技展
    •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
    •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 Podcast
  • 活動
  • 出版品
    • 雜誌
    • 買書
    • Podcast
    • 本刊公告
  1. 新聞
  2.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NEW

三星生物製藥 2023在韓、美國加速擴張CDMO計畫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NEW

展望2023年,基因療法正面臨的5個挑戰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NEW

GDT細胞療法聯盟成形!MD Anderson攜TC BioPharm締三年合作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封面故事 2021公發公司 藥物開發

朗齊生醫:技轉國衛院潛力抗癌藥 多項臨床階段二類新藥開發中

2022-01-27/編輯部
朗齊生物醫學運用獨有的篩選技術投入新藥研發,在二類新藥和新成分新藥都有突破性的進展,並積極佈局癌症多靶點小分子及大分子專利。朗齊在2021年9月,取得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多靶點激酶臨床藥物DBPR114」授權,該藥物為一項多靶點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目前已取得美國、臺灣、歐盟(已指定11國)、中國(含香港、澳門)、南韓等國專利。其優勢在於可同時抑制多條癌細胞增生必要的訊息傳遞路徑,比單一靶點藥物可...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封面故事 2021公發公司 藥物開發

國邑藥品:國內首個藥械組合新劑型新藥 L606走入三期臨床

2022-01-27/編輯部
國邑藥品是全臺少數專注於藥械合一的新劑型新藥公司,致力於將特殊劑型(如奈米載體、微脂體配方)與居家使用的醫療器械相結合,為患者打造出安全、舒適、精準投藥的居家治療新方式。國邑研發出全球唯一可以解決前列環素類藥物副作用大與半衰期短的藥械合一產品——L606,是一款用於治療肺動脈高壓的微脂體劑型與吸入霧化器械的組合新藥。國邑利用創新的微脂體配方改良前列環素類藥物,將半衰期32~...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封面故事 2021公發公司 藥物開發

中大生醫:原料藥貿易轉學名藥研發 奪國內近400張學名藥證

2022-01-27/編輯部
中大生醫最早源於創辦人羅永桂在1946年創立的「美大藥行」,之後改名為「中大藥行」,從事原料藥貿易。1966年再成立「瑞士藥廠」開始投入藥品開發與製造,瑞士藥廠也在2012年取得PIC/SGMP;2016年則成立母公司「中大生醫」,整合集團轄下關係企業,並規劃IPO進程。中大生醫目前旗下關係企業包括:新雙隆生技、中大藥品、龍大生技、宇昌國際、AllPre-cisionLimited、CanadaR...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封面故事 2021興櫃公司 應用生技

精準檢測配對 個人化免疫營養品、療法

2022-01-27/編輯部
光晟生技由臺灣益生菌之父許庭源於2005年創辦,在屏東農業科學園區設立功能性益生菌廠房,並取得優良工廠認證,是臺灣第一個推出抗過敏益生菌的公司。光晟生物科技屬於光晟健康集團,集團下還有德和生物科技、九禾健康科技等公司,包含全方位健康管理、醫療服務及生技產品研發製造。藉由近30年不斷研發功能性及個人化益生菌之經驗及技術,光晟已取得13項功能性益生菌株專利,包含抗過敏、免疫激活、抗壞死性腸炎、降脂、抗...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封面故事 2021公發公司 應用生技

研發本土創新抗生素 抗新冠、醫用敷料抗菌效果佳

2022-01-27/編輯部
元璋生技成立於2019年,主要業務為新型醫用抗菌傷口敷料,及抗菌及抗病毒藥物開發;其研發三階段主軸包括:「新型化合物開發」、「研發技術專利化」與「新藥研究開發」。在新冠疫情期間,元樟與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合作,以其抗生素候選藥物「YUAN-03」,針對人類流感冠狀病毒(hCoV-OC43)進行體外抗病毒試驗,顯示YUAN-03對hCoV-OC43有顯著抑制功效。元樟也因此委託臺大醫檢系張淑媛教授...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封面故事 2021興櫃公司 應用生技

諾貝兒:「丁丁藥局」大幅展店 今年將破90家

2022-01-27/編輯部
諾貝兒寶貝以「丁丁藥局」為連鎖企業品牌,主要從事專業藥品、醫療照護品、健康護理品、婦嬰用品、醫學美容品之銷售及諮詢服務,近年也加強了網購消費服務。諾貝兒寶貝近期大幅展店,預計今年店數會突破90家,推動營運向上。目前諾貝兒寶貝主要銷售商品包括:嬰兒奶粉、紙尿褲、孕婦及嬰兒用品、藥品保健品、成人奶粉與紙尿褲、醫療器材、居家生活用品、醫美保養品等。其中婦嬰用品在2019、2020年營業比重中皆佔比超過5...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封面故事 2021興櫃公司 應用生技

動物膠原蛋白支架 再生醫學新解方

2022-01-27/編輯部
亞果生醫於2014年成立,專注於骨科、牙科、心血管專科、眼科、外科手術、傷口照護、運動傷害、美容保養等領域使用之醫療器材,並開發動物器官組織為材料衍生之高階人體修護生醫器材。亞果生醫獲得TFDA醫材許可證的產品,包括膠原蛋白敷料、骨科骨填料、牙科骨填料、膠原蛋白生物膜、膠原蛋白骨基質等,其中,膠原蛋白敷料、骨科骨填料、膠原蛋白骨基質,也已取得美國FDA許可。亞果生醫看好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發展需求,...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封面故事 2021興櫃公司 應用生技

晶鑽生醫:自主研發線雕醫材提美拉 目標醫美上游醫材供應

2022-01-27/編輯部
晶鑽生醫成立於2014年,致力於次世代醫學美容科技,講求自主研發、打造自有技術及品牌產品,旗下產品包括線雕線材「MIRACLETHREAD提美拉」,與保養品品牌「S+DIAMOND鑽美肌」。目前,晶鑽生醫正與臺北科技大學合作開發聚乳酸顆粒植入劑,也放眼其他醫材,目標是成為醫材上游材料供應與技術整合大廠。「提美拉」是晶鑽生醫創辦人謝佳憲所開發,為臺灣第一個自主研發的線雕線材,於2018年底取得TFD...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封面故事 2021興櫃公司 應用生技

晨暉生技:讓臺灣紅麴跨入國際舞台 創造全球金標準

2022-01-27/編輯部
晨暉生技於2007年成立,與國立臺灣大學生化科技系潘子明名譽教授合作,主力於NTU568紅麴菌株與NTU101乳酸菌菌株研究、設計、製造,以及全方位客製化產品開發服務。赫赫有名的「娘家」品牌,便是以潘子明的專業形象與學術地位塑造本土品牌形象,NTU101是從臺灣嬰兒消化道分離出副乾酪乳酸桿菌副乾酪亞種(L.paracaseisubsp.paracaseiNTU101)。晨暉歷經近20年研發NTU1...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封面故事 2021興櫃公司 數位醫療

宏碁智醫:挾資通訊優勢攻輔助診斷 奪全臺首張眼科智慧醫材許可證

2022-01-27/編輯部
宏碁智醫為宏碁集團子公司,應用資通訊專長,專注於人工智慧及大數據分析技術,與醫院及醫療相關產業進行跨領域合作,設計及開發智慧醫療產品,將產品導入醫療照護場域,並推廣到國際市場,並擁有全臺首個TFDA認證的AI輔助診斷軟體GMP工廠。目前宏碁智醫以開發出兩款產品:糖尿病視網膜病變AI輔助診斷解方——智視康(VeriSeeDR)、以及視訊問診遠距醫療平台—&mdas...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封面故事 2021興櫃公司 數位醫療

長佳智能:4項醫療AI獲證 打造數位醫療新商業模式

2022-01-27/編輯部
長佳智能成立於2018年,專注於數位醫療領域,以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應用於醫學影像、輔助判讀、基因檢測結果分析、藥物研發等,業務分為三大區塊:醫療大數據、醫療人工智慧(AI)和雲端生醫平台。在醫療大數據方面,長佳智能與中國醫藥大學體系醫院長期合作,透過授權取得近300萬病患的巨量醫療數據,經過去識別化、臨床標記等處理,建置為獨有的大數據資料庫,可用於開發醫療AI軟體醫材產品,也能銷售給其他藥廠與生技公...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封面故事 2021興櫃公司 醫材

睿生光電:從X光醫療基本功出發 翻轉出X光數位平板感測器新功夫

2022-01-27/編輯部
睿生光電為2019年4月從群創獨立出的子公司,是臺灣首家100%整機設計、製造X光平板偵檢器廠商,業務範圍涵蓋X光平板感測器元件、X光平板感測器模組,主要鎖定醫療應用領域。睿生光電在創始股東群創光電多年來致力於薄膜電晶體的產品及技術發展基礎上,進一步研究並加上光電二極體(Photodiode,PD)的製程,使其成為X光平板感測器領域,全球領先具備整合薄膜電晶體-光電二級體(TFT-PD)、閃爍體(...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3
  • 14
  • 15
  • 16
  • 17
  • 下一頁
  •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罕而不孤!臺灣罕病藥研發 直衝2030年3000億美元市場!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巫芝岳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劉馨香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精準治療發展現況與趨勢:站在精準治療浪頭上


TOP
  • 讀者服務電話:(02)2726-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9號2樓之一,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下載App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名錄/找廠商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聯絡我們
  • Copyright© 2023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授權申請。隱私宣告Privacy。會員條款User Terms。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