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名錄
介紹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新聞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新聞首頁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要聞
政策法規
數位醫療
論壇回顧
商情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投資評析
展望說明
產業名錄
名家
名人專欄
人物專訪
專家觀點
動態
活動看板
公司報導
生醫永續(CSR)
本刊公告
生醫徵才(待開放)
影音
影音報導首頁
生醫名人錄
產業報告
展會直擊
技術領航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雜誌
買書
新聞
數位醫療
數位醫療
NEW
醫守科技入選Mayo Clinic新創加速計畫!推AI醫療解決方案
數位醫療
NEW
VR手術訓練新創FundamentalVR B輪募2000萬美元
數位醫療
NEW
ResMed受惠飛利浦呼吸器召回事件! 收入大增12%、收購兩家醫療軟體公司
數位醫療
醫療影像
封面故事
臺灣醫療影像AI 真相與幻象(一)
2021-01-10/
記者 彭梓涵
臺灣平均每位醫師服務人口數約507.43人,已超越日、韓。而醫事放射師服務的人口數更高達4,065位,是美、澳、韓3-4倍。 全球紛紛把希望轉向醫療科技,盼解決醫護人力不足問題,2012年開始,美國FDA陸續批准醫療AI,已批准84項。 各界普遍認為,「醫療影像AI」是臺灣臨床發展阻力最小的技術,政府政策更透過不同計畫扶持、電子業更大舉進軍AI醫療,如今百花齊放盛況,卻僅2項醫療AI獲TFDA批准...
數位醫療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AI
美真實世界數據研究:7種糖尿病視網膜病變AI近一半結果不如醫生
2021-01-06/
記者 彭梓涵
編譯/彭梓涵 美國FDA自2018年批准首個眼科AI輔助診斷軟體,目前僅有兩項產品獲得批准。昨(5)日,一項研究,採用23,724名退伍軍人共311,604張視網膜圖像,進行5家AI公司7種演算法(包含一家獲FDA批准的演算法)比較,結果顯示,演算法間的靈敏度(sensitivities)差異很大,且近一半判讀結果比不上醫生專業。相關研究已發表在《DiabetesCare》期刊上。 此為一項多中心...
數位醫療
新冠肺炎
新聞集錦
北榮攜手飛利浦 開發大腸直腸癌AI;新冠變種病毒501.V2威猛 南非已超越百萬人感染
2020-12-28/
記者 彭梓涵
編輯部整理 《臺灣》北榮攜手飛利浦開發大腸直腸癌AI今(28)日,北榮宣布將攜手台灣飛利浦,北榮將以大腸直腸癌醫療大數據,結合飛利浦的AI人工智慧技術,建立治療分析模組,協助醫師更精準預測病程,打造個人化的療程。 《臺灣》長聖生技12/28起公開申購每股138元長聖生技(6712)宣布,預計1月8日上櫃,今(28)日,辦理上市前現增發行新股公開承銷,並設12月28日為公開抽籤日,公開申購張數為1,...
數位醫療
人工智慧
數位醫療
曼徹斯特大學開發GP診所AI看信軟體 提升基礎醫療效率
2020-12-23/
記者 吳培安
編譯/吳培安近(22)日,英國第三大商務軟體供應商Advanced宣布,和曼徹斯特大學、AI公司SpectraAnalytics合作,共同將Advanced公司開發的醫療文件處理軟體Docman10升級,未來可幫GP診所(generalpractitionersurgeries)篩選出真正需要介入的信件,提升基礎醫療的效率。目前此合作計畫正在招募更多英國GP診所加入,並預計於明年2月發表。 這項合...
數位醫療
醫療AI
臺、清跨院校團隊 開發「加護病房病危系統」首次奪國際醫療AI賽事
2020-12-23/
記者 彭梓涵
報導/彭梓涵 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和新加坡國立大學舉辦的「國際人工智慧醫學數據松(HealthcareAIDatathon)」大賽12月中旬已落幕。今(23)日,由臺大醫院智慧醫療中心副主任李建璋醫師和清大資訊工程學系郭柏志老師領軍的學、醫團隊宣布,從來自10國、50個團隊以及超過400位參賽者共三輪競賽下,獲得票選前5強和最佳呈現奬(BestPresentationAward)成績,也是臺灣首次在...
數位醫療
北醫
北醫生醫加速器
醫材新創
北醫生醫加速器臨床實察策略工作坊
北醫國際醫療數據、臨床試驗聯盟 助攻醫材新創法規/臨床效益認定
2020-12-18/
記者 劉端雅
報導/李林璦、劉端雅今(18)日,臺北醫學大學生醫加速器舉辦臨床實察策略工作坊,下午場邀請北醫大數據處數據長許明暉、人體研究處副人研長宋賢穎,以及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劉文德、信益普生物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陳錦豐等專家,不僅為醫材新創提供北醫大健康大數據應用與人體臨床試驗的資源,也提點醫材創新產品法規申請的注意事項。北醫大數據處數據長許明暉。(攝影/李林璦)北醫大數據處數據長許明暉與大家分享「健康資料...
數位醫療
醫療科技
人工智慧
2020年10大AI醫療新聞:抗疫AI夯!梅奧診所、亞馬遜專家解趨勢
2020-12-15/
記者 巫芝岳
編譯/巫芝岳近(14)日,外媒《HealthITNews》報導今年度產業界10大人工智慧(AI)醫療新聞。除了多項在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中,發揮抗疫「戰力」的產品外,包括:梅奧診所智慧醫療平台(MayoClinicPlatform)總裁JohnHalamka、亞馬遜(Amazon)醫療機器學習主管暨醫學長TahaKass-Hout等專家,也提點了數項醫療AI開發趨勢。 1.英政府砸15...
數位醫療
數位醫療
醫療資訊
數位醫療里程碑!美HHS擬放寬個人健康醫療資訊規範
2020-12-13/
記者 李林璦
編譯/李林璦美國時間10日,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民權辦公室(OfficeforCivilRights),提議對《健康保險可攜與責任法》(HIPAA)中的隱私規則(Privacyrule)進行實質性修改,目標讓更多的患者和家庭可以獲得健康數據,減輕監管負擔、改善醫療照護之間的溝通,並增加患者參與。 此次修改法規將透過增加對電子健康紀錄(ElectronicHealthRecord,EHR)...
數位醫療
電子皮膚
電子皮膚新進展:材料加熱、加濕處理 提高250倍導電度
2020-12-11/
記者 巫芝岳
電子皮膚新進展:材料加熱、加濕處理提高250倍導電度 編譯/巫芝岳近日,韓國大邱慶北科學技術院(DGIST)的科學家,開發出一項創新的「電子皮膚」技術,能將目前備受關注的電子皮膚材料「PEDOT:PSS」導電性提高250倍。該研究已於10月發表,並將登於明年1月出刊的國際期刊《BiosensorsandBioelectronics》。PEDOT:PSS是目前可商業化生產的導電高分子材料中,唯一在導...
數位醫療
國泰醫院
廣達
智慧醫院
國泰醫院攜手廣達簽署合作備忘錄 打造行動化、數位化智慧醫院
2020-12-11/
記者 李林璦
報導/李林璦今(11)日,國泰綜合醫院與廣達電腦簽署合作備忘錄,將結合雙方醫療與資通訊科技領域專才,攜手發展多項智慧醫療服務,落實發展行動化、數位化智能醫院的目標。 國泰綜合醫院院長李發焜指出,廣達電腦近年投入醫療科技及AI智慧應用,已有多項成果,而國泰綜合醫院自2019年起即與廣達電腦合作,陸續完成多項智慧醫療專案。 李發焜表示,盼此次雙方透過簽署合作備忘錄,借重廣達電腦在智慧醫院解決方案、智慧...
數位醫療
生醫知識庫
臺北生技小聚
北醫、安盟、商之器、雲想 跨越ICTx醫療深水區
2020-12-10/
記者 劉端雅
10月14日,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的「2020臺北生技小聚」系列第四場論壇,以「邁出醫療科技深水區」為題,邀請了國內具潛力的醫療科技業者,分享各自開發之應用,探討醫療科技業者從研發到與醫院落地鏈結的經驗與挑戰。撰文/劉端雅、彭梓涵攝影/林嘉慶10月14日,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2020臺北生技小聚」系列第四場論壇「邁出醫療科技深水區」,邀請到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室特助羅友聲、安盟生技...
數位醫療
視力保健
AR/VR
Mojo Vision攜手日本Menicon 開發首款AR隱形眼鏡
2020-12-10/
記者 巫芝岳
編譯/巫芝岳美國時間8日,加州開發創新隱形眼鏡的公司MojoVision和日本隱形眼鏡龍頭目立康(Menicon)宣布,將合作開發第一款「智慧隱形眼鏡」,推進世界首款結合擴增實境(AR)技術的隱形眼鏡,未來除了在鏡片上呈現天氣、時間、健康數據等,更可望用於治療許多眼部疾病。在兩公司簽署的協議中,Mojo將結合其專長的「隱形運算」(InvisibleComputing)技術,與Menicon的硬性透...
第一頁
上一頁
20
21
22
23
24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首份台灣核酸產業鏈完整報導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巫芝岳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劉馨香
實習記者 劉淇暄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醫說】9位細胞治療名醫:讓細胞治療成為患者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