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彭梓涵

不論人生看起來多麼困難,總有你可以做及取得成功的事《史蒂芬 霍金》。

美國癌症發病率25年 下降27%

2019-01-18 / 記者 彭梓涵
美國癌症協會日前發布一份報告指出美國癌症發病率下降至少持續25年,報告指出,癌症發病率降低最大因素是吸菸率降低以及早期檢測和治療的方式改變。但比較特殊的是肥胖相關的癌症死亡人數正在增加。美國癌症協會流行病學家 RebeccaSiegel表示,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癌症死亡率仍上升,但從1991年開始下降,至2016年間減少了27%,如上所述,這與吸菸有關,自1991年以來,男性的肺癌發病率下降了...

諾獎得主Allison最新研究: 免疫檢查點VISTA 有機會扭轉癌王胰腺癌治療

2019-01-18 / 記者 彭梓涵
由腫瘤學領域的領先研究者PadmaneeSharma和2018年諾貝爾獲獎者JimAllison領軍發表在《PNAS》最新研究指出,在胰臟導管腺癌(PDAC)中發現腫瘤結構中的基質區域其免疫檢查點蛋白-T細胞活化的V結構域免疫球蛋白抑制因子(VISTA)有高的水平表達,對比PD-1/PD-L1pathway,有潛力做為免疫治療新靶點。近年來,免疫檢查點療法(ICT)改變了癌症治療方法;然而,不同腫...

杜元坤行醫哲學:人的價值,在於捨得付出

2019-01-17 / 記者 彭梓涵
神經顯微重建手術權威、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昨(16)日舉行《世上最快樂的工作》新書發表會,醫界貴賓雲集,此書回顧杜元坤從醫三十載最真實的醫療故事,用自身的生命經歷,與病人站在一邊,追求專業同時,讓冰冷的手術房有溫度,甚至在燕巢鄉打造一流醫療中心,讓鄉下醫院與國際和時代同步。臺北醫學大學校長林建煌蒞臨現場致詞,感謝杜元坤致力奉獻、回饋母校,培育高階醫療人才、臨床研究計畫、北醫橄欖球隊發展等基金,能有這...

愛爾蘭商聯UB-311阿茲海默症疫苗2a臨床結果積極

2019-01-17 / 記者 彭梓涵
昨(16),愛爾蘭商聯腦科學股份有限公司(UnitedNeuroscience,Inc.)宣布治療阿茲海默症UB-311合成肽疫苗2a期臨床試驗取得積極結果。由臺灣聯亞生技集團王長怡董事長女兒MeiMeiHu擔任執行長的愛爾蘭商聯腦科學是一家臨床階段的生物技術公司,致力於開發最佳的大腦免疫治療藥物。總部位於愛爾蘭都柏林,在臺灣和美國都有業務。此次試驗次要終點評估澱粉樣蛋白PET標靶藥物和禮來公司合...

泰福申請加拿大藥證 逐步攻佔北美版圖

2019-01-16 / 記者 彭梓涵
泰福生技(6541)今(16)宣布,公司旗下首個生物相似藥產品TX01在2018年11月獲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接受藥證申請之後,已向加拿大主管藥物審查之衛生部,申請加拿大藥證。一向主張專攻美國市場的泰福生技公司執行長趙宇天指出,加拿大在語言及文化等方面,都與美國相似,因此對於已經開始在美國打基礎的泰福而言,不需要太多額外經費就能開闢另一個市場,這也讓泰福生技,逐步完成攻佔北美版圖的市場布局。...

FDA局長發表細胞與基因療法新政策 預計每年批准10-20種新產品

2019-01-16 / 記者 彭梓涵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局長ScottGottlieb與生物製品評估和研究中心主PeterMarks日前(15)一同發布關於促進細胞與基因治療,安全、有效的新政策聲明,FDA旨在幫助推進細胞與基因治療領域,預計未來細胞和基因治療產品每年將新批准10-20種。FDA表示他們正經歷一系列細胞和基因治療產品,進入發展階段,隨著藥物研發技術提升,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數量也大幅增加,預計2020年...

【影音】亞洲生技大會 BIO Asia 今夏首度在台舉行

2019-01-16 / 記者 彭梓涵
全球BIO生技協會今(15日)與台灣生物產業協會共同宣佈:今年7月24日至28日,將在台北舉辦全球性的亞洲生技大會(BioAsia2019),並與台灣生技月合併舉行,預期將吸引來自25國、約1,500人與會,盛況空前。生技大展也將擴大國際參與,突破往年台灣生技月規模,成為亞洲最大的生技展會。全球BIO生技協會執行長JimGreenwood特別錄製影片表達支持,科技部部長陳良基、美國商會執行長Wil...

AI實現精準公共衛生  流感預測準確率高於75%

2019-01-16 / 記者 彭梓涵
由波士頓兒童醫院計算健康訊息計畫(CHIP)的研究人員開發一種流感人工智慧解決方案ARGONet,此系統將流感檢測模型與人工智慧(AI)結合,以預測流感活動,準確率高於75%,且能比美國各州醫療保健報告提前一周。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流感具有高度傳染性,隨著人們移動和旅行而使流感易於傳播,因此也使得疾病追蹤和預測流感活動成為挑戰。雖然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亞洲生技大會 BIO Asia 今夏首度將在台舉行

2019-01-15 / 記者 彭梓涵
全球BIO生技協會今(15日)與台灣生物產業協會共同宣佈:今年7月24日至28日,將在台北舉辦全球性的亞洲生技大會(BioAsia2019),並與台灣生技月合併舉行,預期將吸引來自25國、約1,500人與會,盛況空前。生技大展也將擴大國際參與,突破往年台灣生技月規模,成為亞洲最大的生技展會。亞洲生技大會籌備啟動儀式,由籌委會主席李鍾熙主持,全球BIO生技協會執行長葛林伍德(JimGreenwood...

CellMax Life血液檢測 癌前結直腸息肉準確率達90%

2019-01-15 / 記者 彭梓涵
液態生物檢體檢測(Liquidbiopsy)公司合度精密(CellMaxLife),將舊金山舉行ASCO胃腸癌研討會上展示FDA批准的FirstSightCRC試驗,其腺瘤的小型癌前結腸息肉血液檢測,準確率接近90%,且使早期切除結腸中腺瘤息肉患者,降低53%結腸直腸癌的死亡率。 總部位於加州的CellMaxLife成立於2012年,核心技術是由中研院研發完成並技轉,其目標是以突破性的解決方案來對...

科學家從頭設計人造IL-2抗癌蛋白 毒性小於天然IL-2

2019-01-14 / 記者 彭梓涵
來自華盛頓大學(UV)西雅圖蛋白質設計研究所(IPD)發表在《Nature》的研究指出,他們透過計算程序從頭設計了新的蛋白質Neo-2/15,其模仿關鍵免疫調節介白質素(interleukin-2,IL-2)、IL-15並特異的結合IL-2Rβγc。Neo-2/15在黑素瘤和結腸癌的小鼠模型中具有顯著的治療活性,並且減少毒性和未檢測到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台日企業攜手成立新公司 為臺灣研究者提供多樣研究材料

2019-01-14 / 記者 彭梓涵
日本生技貿易公司《東京未来スタイル》(Tokyofuturestyle)與台灣IT貿易公司網護科技日前宣布將在台灣合資成立東京未來式股份有限公司,希望透過進口方式為台灣的研究者提供試劑及臨床檢體等多樣研究用材料,並同時提供一個貿易平台將臺灣相關企業所開發的生技產品介紹到國際市場,來達成目標。再生醫學,癌症研究,傳染病研究等先進醫學和新藥研發的領域,每年都獲得新的研究成果,而能從側面支援此類研發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