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星陳孟專 合縱連橫打造臺灣二代生技商務圈

2022-01-27 / 記者 李林璦
企業新二代陳孟專,創立生命之星短短幾年內,就讓生命之星躋身國際蠶絲蛋白醫材的領航者,預計於今年第三或第四季興櫃,目標是登上美國納斯達克(Nasdaq)敲鐘。她今年更創辦全臺首個生技商務生態圈、台灣蠶絲蛋白科技創新發展協會,橫向、縱向整合生技資源,強強聯手協作創造臺灣生技生態圈。撰文/李林璦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上,全臺首個「生技商務生態圈」登場,圈裡攤開亮相的公司,恐怕軋過參展業者家數,在放眼...

李崇僖:以資料治理推動新醫療科技 迎戰超高齡社會

2021-02-02 / 專欄:李崇僖
李崇僖於臺灣大學取得法律學系碩士、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學位,其研究興趣聚焦於專利法、生物科技法、醫療法及研究倫理,議題從早年的農業品種智財權、基因改造產品及遺傳資源法規,到近年的精準醫療、隱私保護、基因資訊倫理、人工智慧(AI)及其臨床應用皆有涉獵。李崇僖自2013年2月起於臺北醫學大學任教,於2014年秋季成為北醫大「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創辦所長;也於臺北醫學大學多項學位學程擔任講師,包括:...

台灣生技十年磨一劍 產業才正振翅高飛!?

2013-07-10 / 環球生技
回顧台灣生技產業能夠突飛猛進,有幾個因素相當重要,一是產業政策,二是海外人才歸國,第三則是電子業轉趨成熟,資金逐漸往生技業移轉,讓十年磨一劍的生技產業,如今終於能夠振翅高飛。文/林宏文6月14日早上,台醫生技公司召開股東會,多年久未露面的董事長林榮華出席主持,一頭華髮如今也灰白,他面對台下的股東說,「最快的話,明年下半年就可以在美國送件申請上市了。」台下一位2003年就買進台醫股票的小股東說,「套...

2022 Bio Asia-Taiwan專家重點精華一次收錄!

2022-08-31 / 記者 巫芝岳
亞洲生技大會(BioAsia-Taiwan)於7月27日盛大回歸!今年的大會主題定為「串接亞洲生技價值鏈」(ConnectingtheAsianValueChain),旨在展示亞洲正在引領的創新、市場、供應、投資價值鏈,並與在地、國際、未來鏈結,將臺灣打造成亞洲生技領域的核心重鎮。新冠(COVID-19)疫情未退下,除了實體論壇外,今年也同步在線上活動平台呈現。論壇也匯集超過400名來自海外26國...

浩鼎醣分子標靶藥引爆美、台之戰

2013-07-10 / 環球生技
經歷一番美台兩地股權激戰後,去國多年的張念慈,重回台灣擔任浩鼎董事長,並全速推動展開乳癌新藥三期臨床試驗,要讓台灣未曾完成的新藥開發之夢,趕快開花結果。文/林宏文1998年,張念慈與現任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在美國成立了Optimer,2002年,Optimer又在台灣投資成立台灣浩鼎生技,初期以協助Optimer執行亞洲臨床實驗為主。Optimer2007年順利在美國掛牌,2011年5月完成了三期臨...

富邦、國泰連兩檔生技ETF上市 緊隨基因編輯、再生醫療大未來

2021-11-30 / 記者 劉馨香
疫情引領生技產業投資熱潮,但全球化投資、選股門檻、股價波動成為投資人的考驗。今年10、11月,富邦和國泰投信相繼發行兩檔生技ETF,亦步亦趨跟隨全球基因免疫與醫療革命商機大未來,提供投資人更便捷的投資管道。撰文/劉馨香 攝影/李林璦COVID-19疫情肆虐下,各國莫不體認到生技產業是維持人民健康安全的重中之重,也帶動相關公司的投資熱潮。如以最新穎的mRNA技術成功開發疫苗的莫德納(Moderna)...

郭文娟首創穿刺術OCT影像導引 終結手術「盲刺」局面

2023-01-16 / 記者 劉馨香
陽明交大生醫光電所所長郭文娟,是該所唯一一位女老師,亦是20年來第一位女性所長。她首創針頭內的旋轉掃描OCT光學斷層造影,為目前外科手術時必須依賴醫師手感的針頭穿刺術,提供針尖位置的精準定位,增加手術安全性。目前,郭文娟團隊也正在積極籌辦衍生新創公司。撰文/劉馨香許多醫療手術如硬膜外麻醉、腹腔鏡手術、顱骨鑽孔等,涉及以針頭穿刺組織的步驟,不過,這項穿刺動作主要仰賴臨床醫師以手感判斷,如果穿刺過深、...

晶鑽謝佳憲:打造臺灣醫美線材一「線」奇蹟

2021-10-31 / 記者 劉馨香
皮膚專科醫師謝佳憲,看準「線雕」將成為第三波微整市場新主流,且全球競爭廠商還不多時,在2014年32歲這年創業成立晶鑽生醫,並歷經快5年成功開發出足以取代進口、品質更好、價格更具競爭力的自有品牌線材,不僅是臺灣第一個、也是唯一本土自主研發及製造的拉提線材,更讓臺灣擠進了未來全球「線雕」醫美市場的耗材主要供應國之一。撰文/劉馨香10月初,臺灣疫情才稍放鬆警戒,生技醫藥類股興櫃企業中,致力於次世代醫學...

新療法創新步伐前所未有 美2021Q2生技交易授權創新高、IPO市場強勁

2021-11-30 / 專欄:劍橋資產
整體而言,生物科技產業在2021年的表現將很難超過2020年的輝煌表現。整個產業在本季也略有波動,雖然它在6月份重新站穩腳跟(NBI+8%vs.S&P500+2%),但截至第二季末,NBI繼續落後於大盤(+8%vs.14%)。但儘管公開市場的波動和併購活動繼續放緩,創投和IPO市場卻仍然強勁,因為,過去18個月創紀錄的資本流入生技產業,產業現金相當充裕。撰文/劍橋資本投資今年以來,美國利率...

BioJapan:生技中心涂醒哲率團 近20間臺廠赴日巡商機

2019-11-11 / 記者 巫芝岳
10月9日至11日,日本年度最大的生技盛會──BioJapan2019在橫濱太平洋會展中心盛大舉行。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BPIPO)也組成「臺灣生技醫藥產業團」,由生物技術開發中心董事長涂醒哲率領近60位成員前往參訪。BioJapan自1986年初次舉辦,今年已屆滿第21屆。今年的BioJapan2019是自舉辦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計有34個國家、1,232個參展攤位,參與一對一媒合會...

2020 Q4 9家IPO公司持續被關注

2021-05-20 / 專欄:劍橋資產
2020年至今,由生技公司進行的公開發行(IPO)及後續籌集的資金,已經大大超過了2015年和2017年美國生物製藥股發行所創下紀錄的水準。今年以來,累計達到27項生物技術IPO,目前,企業也持續在籌集更大的IPO資金,且IPO發行前的估值較去年同期(YoY)增長52%(收入增長了145%)。作者/劍橋資產(CAMFundI)劍橋資產CEO呂偉豪。(圖/劍橋資產提供)2020年對於生物科技投資者來...

擠進全球十大 臺灣益生菌產業航進新藍海

2020-01-15 / 記者 李林璦
根據食品所ITIS團隊出版的《2019食品產業年鑑》指出,2018年臺灣乳酸菌膳食補充劑的市場規模高達47億新臺幣,居臺灣各種膳食補充劑之首。且臺灣國產益生菌廠商在技術、功效開發上與國際大廠有拚,葡萄王、生合生技、豐華、生展躍上國際排名列隊,有望增長外銷出口,打開藍海市場。自2016年出版的《我們只有10%是人類:認識主宰你健康與快樂的90%細菌》一書作者:英國生物學家柯琳(AlannaCo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