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巫芝岳

Only if we understand, can we care. Only if we care, will we help. Only if we help, shall all be saved. ― Jane Goodall

洛克斐勒大學研究:染疫後再打2劑新冠疫苗 可望抵抗多項變種病毒?!

2021-09-09 / 記者 巫芝岳
曾感染新冠病毒後康復、再接種新冠疫苗者,是否會有更強的免疫力?近日,美國洛克斐勒大學(RockefellerUniversity)的一項小規模研究指出,這些人體內有望產生極高濃度、且可中和包括Delta和Beta等變種病毒的抗體,甚至對尚未出現的變種病毒也可能有抵抗力。該研究在8月初發表於預印本平台《bioRxiv》。過去幾個月以來,洛克斐勒大學的該團隊持續針對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的免疫力進行研究。...

羅氏砸30億美元攜Adaptimmune開發T細胞療法 Adaptimmune股價飆30%

2021-09-08 /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7日,細胞療法公司AdaptimmuneTherapeutics宣布,與羅氏(Roche)旗下的基因泰克(Genentech)達成一項30億美元的戰略合作協議,兩公司將合作開發針對多達5項共同癌症標靶(sharedcancertargets)的異體和自體T細胞療法。Adaptimmune昨日股價應聲上漲超過30%。根據協議,Adaptimmune將先取得1.5億美元的預付款,加上之後的研究...

牛津近三千萬人研究:「感染新冠」血栓風險較「接種AZ疫苗」高

2021-09-07 / 記者 巫芝岳
近日(8月27日),牛津大學(UniversityofOxford)進行了一項目前最大規模的新冠疫苗副作用研究。該研究針對2,900多萬名,至少接種過一劑阿斯特捷利康(AZ)或輝瑞(Pfizer)/BioNTech疫苗者進行,並估計每1千萬名接種AZ疫苗者,約有66例靜脈血栓副作用,然而若感染新冠病毒,同樣比例靜脈血栓案例會高達12,614例。該研究發表於頂尖醫學期刊《BritishMedical...

Impel鼻噴偏頭痛藥獲FDA批准 股價飆漲46.6%

2021-09-06 / 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3日,西雅圖生技公司ImpelNeuroPharma宣布,其「藥械合一」的鼻噴偏頭痛藥物Trudhesa已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上市,該批准也是這家開發中樞神經系統經鼻給藥技術公司的第一項藥證,其股價當日最高漲幅達到46.6%。該批准是基於一項開放標籤(open-lable)的三期試驗「STOP301」結果,該試驗納入360名每月偏頭痛至少發作兩次的患者,患者在接受指導後自行使...

濟生以「精進核心」、「多角經營」 滾出獲利

2021-09-03 / 記者 巫芝岳
臺灣洗腎透析液龍頭業者濟生,在其專精領域不斷精進,將於今年推出國內首創「45倍高濃度」透析液,大增醫療院所使用便利性。2011年於上海投資成立的「中國濟泰」,也突破了大型輸液不易運送外銷的劣勢,搶進每年222億人民幣的中國洗腎市場。此外,濟生跨入保健領域的觀光工廠,過去三年經營有成,今年也再斥資2.4億新臺幣買下1,500坪土地,未來擴大經營下,可望每年帶進上億新臺幣年營收。撰文/巫芝岳有洗腎王國...

漢達「臺、美、中」三箭策略 拚明年中上櫃

2021-09-03 / 記者 巫芝岳
專注於開發高技術門檻學名藥和505(b)(2)新藥的漢達生技,成立7年後,多項產品準備迎來收割期,預備明年第2或第3季上櫃。漢達主要產品與國外合作夥伴在生產、銷售的佈局逐步完善,多發性硬化症505(b)(2)新藥也可望今年底取得藥證,已獲孤兒藥資格的癌症505(b)(2)新藥,則計畫在明年提交藥證申請。撰文/巫芝岳8月11日,遠藤國際(EndoInternational)旗下公司ParPharma...

友華挾 22年海外銷售經驗 研發、CDMO雙引擎運轉

2021-09-03 / 記者 巫芝岳
擁有近40年歷史的友華生技,以藥物代理起家,在董事長蔡正弘遠見的轉型下,如今擁有友霖、友杏兩間新藥研發公司,且成為在美國、中國和東南亞多國皆設有據點的國際型藥業集團。研發、CDMO雙引擎同步運轉策略,因此讓友華在新冠疫情期間取得許多國內新藥公司代工機會。撰文/巫芝岳成立於1982年,以西藥代理起家的友華生技,是臺灣最懂得「銷售」的製藥業者之一,過去透過代理、銷售利基藥物,業績蒸蒸日上,成為國內在地...

健亞多角化「投資組合」 疫情間捷報頻傳

2021-09-03 / 記者 巫芝岳
健亞是臺灣最早的新藥開發公司之一,20多年前紅斑狼瘡新藥「Prestara」三期雖然失利,但已經帶給健亞完整的新藥開發經驗。公司之後轉以開發「Niche-in-class」華人新藥為主的特色藥廠,同時進行多元轉投資策略。去年新冠疫情中,健亞和轉投資公司華宇共同開發的紅斑性狼瘡藥物GV17,因其主成份為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異構物,一炮而紅;其投資的浩宇生醫、Mede...

台耀轉型投資策略 打造全方位供應鏈

2021-09-03 / 記者 巫芝岳
今年成立邁入第26年的台耀化學,在董事長程正禹的領導下,一直是臺灣「最賺錢原料藥」之一。今年國內最大規模針劑廠完工啟用後,台耀正式由原料藥廠轉型為全方位藥廠。曾擔任臺大藥學系教授近15年,程正禹學生遍佈臺灣製藥界,十年來,對藥的專業與遠見,程正禹持續轉投資包括:台康、台新藥、台睿等,跨足大分子製藥、新藥開發、CDMO。台耀入股的這支「台字輩」生技大軍,也更完整充實了整個臺灣製藥產業的價值鏈與動能。...

顧曼芹:AI開發新藥、「生技+IoT」為最新趨勢 欲獲利須洞察病人所需

2021-09-03 / 記者 巫芝岳
今(3)日,由台灣玉山科技協會與華淵鑑價主辦的「以研究到臨床,開發到商化」線上論壇第二場中,顧德諮詢公司總經理顧曼芹,首先介紹近期全球新藥的發展趨勢。她特別強調,唯有確實洞察臨床病人所需,才有辦法在新藥研發藍海中搶下先機、取得最大獲利。顧曼芹表示,在新藥研發中,結合人工智慧(AI),「以AI發現藥物分子」(AI-discoveredmolecules)是最新的趨勢之一。她表示,這些新科技的進步也為...

《Science》子刊:「CRISPR+幹細胞」創新活細胞藥物傳輸技術 治療關節炎更精準

2021-09-02 / 記者 巫芝岳
近(1)日,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WashingtonUniversity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項結合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和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C),可讓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精準釋放」的新技術,有望增加既有藥物療效與安全性。研究論文發表於期刊《ScienceAdvances》。領導該研究的華盛頓大學再生醫學中心聯合主任FarshidGuila...

首款「智慧型人工關節」問世! Zimmer人工膝關節獲FDA批准 步態自動記錄助術後康復

2021-09-01 / 記者 巫芝岳
近日(8月30日),波蘭生技公司ZimmerBiomet宣布「智慧型人工關節」已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510(k)醫材批准。這項名為「PersonaIQ」的產品,號稱是市面上第一款用於全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智慧型醫材,能在置換人工關節處,持續記錄病人步態數據並無線上傳至雲端,讓醫師能更客觀地追蹤病人術後康復情形。PersonaIQ是Zimmer與加拿大醫療數據公司CanaryMed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