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BTC會議》專家演講紀實

BTC2019議題四:活絡資金加速產業動能

撰文環球生技
日期2019-09-04
議題四座談。(攝影/彭定凱)

今(4)日,行政院「2019年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io Taiwan Committee, BTC)持續熱烈展開,第四場議題為「活絡資金加速產業動能」,從全球生醫產業投資市場趨勢及臺灣資本市場現況提供觀點,並邀請國發會副主委鄭貞茂主持,包括臺灣微脂體公司總經理葉志鴻、中華開發生醫基金總經理徐大誠、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曾惠瑾、國發會副執行秘書蘇來守、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證券期貨局副局長蔡麗玲等各領域專家演講與大家分享和探討。

台灣微脂體總經理葉志鴻。(攝影/彭定凱)

葉志鴻:增加次級市場資金流 臺灣資本市場要邁向國際化

臺灣微脂體公司總經理葉志鴻以「從全球資本市場探討我國投資環境競爭力」為題,比較了其美國經驗與臺灣經驗,為大家分享如何更活絡地與國際接軌。

葉志鴻指出,生技業雖然可說是有崇高願景的產業,但也是資金驅動的行業,跟傳統電子業不太一樣,較多無形資產,但台灣現在資本市場的設計還是比較著重在有形資產。

他指出,從美國的資本市場來看,申請IPO上市平均只要4-6個月,而台灣卻要10-13個月,美國是完全市場導向,當一個熱門議題的公司出現後,馬上就會吸引到資金的投入,在資本市場的進出是十分快速的,臺灣應要盡力縮短這些流程。

此外,上市後的後續發行(Follow-On Offerings)也是一大重點,早期是快賺錢時就進行IPO,但目前條件都往前移了,大家通常都是在臨床二期進行IPO,他以美國一家醫材公司為例,IPO後至FDA批准前共募集五次2.5億美金,之後又募了三次4.3億美金,FDA批准後,又募了兩次4.9億美金,這些週期是十分快速的。

相較下,臺灣的後續發行申請流程平均是5-7個月,但美國只要1-3個月,台灣也較少資金流入後上市後發行。葉志鴻笑說,許多創投甚至只能投入上市前公司,因為法規限制資金無法投入上市後公司。但他直言,資金就是生技公司的命脈,在國外上市後仍有許多管道可以增加資金流,如個股大筆交易(Block Trade)、私人投資公開股票(PIPEs)等等。

最後他提出建議,整個臺灣資本市場要邁向國際化,除了基礎建設要國際化外,整個時間軸都要隨著市場去做變動,要能縮短審查流程以與國際接軌,並要增加對次級市場(Secondary Market)的投資。

中華開發生醫基金總經理徐大誠。(攝影/彭定凱)

徐大誠:生醫產業投資專業門檻高 生技創投可扮演領航者

中華開發生醫基金總經理徐大誠以「以創投角度解析我國生醫產業發展契機—籌資機會與挑戰」為題,與大家解析臺灣生醫投資狀況與建議。

他首先從國際投資來看,美國生技股募資A輪占比越來越高,特別是生物製藥(Biopharma)領域就佔了50%,也有許多生技公司僅在成立一年多時就快速在美國IPO,顛覆傳統的生技投資。

但臺灣目前A輪募資的占比推估低於10%,主要又以上市櫃、興櫃、pre-IPO為主。不過,近兩年新興生醫領域例如:細胞治療和數位醫療一些小型投資案有些喜訊,細胞治療已有公司市值超過2億美元,電子大廠也積極切入數位醫療領域。臺灣資本市場是7000億台幣,本益比與周轉率不亞於香港,但規模比較小。

徐大誠指出,臺灣目前因特管辦法的開放,以細胞療法帶動生技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