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生醫加速器臨床實察策略工作坊

北醫國際醫療數據、臨床試驗聯盟 助攻醫材新創法規/臨床效益認定

撰文記者 劉端雅
日期2020-12-18
北醫國際醫療數據、臨床試驗聯盟 助攻醫材新創法規/臨床效益認定。(攝影/李林璦)
報導/李林璦、劉端雅

今(18)日,臺北醫學大學生醫加速器舉辦臨床實察策略工作坊,下午場邀請北醫大數據處數據長許明暉、人體研究處副人研長宋賢穎,以及雙和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劉文德、信益普生物科技創辦人兼執行長陳錦豐等專家,不僅為醫材新創提供北醫大健康大數據應用與人體臨床試驗的資源,也提點醫材創新產品法規申請的注意事項。


北醫大數據處數據長許明暉。(攝影/李林璦)

北醫大數據處數據長許明暉與大家分享「健康資料研究與醫療AI發展」
,有人曾說資料是新石油,AI是新電力,他指出,只擁有數據無法創造新經濟,重點在於對資料的解讀分析。

許明暉表示,從羅氏(Roche)於2018年以19億美金併購癌症電子病歷整合公司Flatiron Health開始,要求美國國會立法可採用真實世界數據(RWD)/真實世界證據(RWE)來作為申請藥證的數據之一,以減少臨床試驗的成本與開支,逐漸讓健康數據更加受到全世界的重視。

體學(omics)的快速進展也是驅動醫療AI的重要因素之一,臺灣也有中研院與全臺各大醫院共同合作執行的臺灣精準醫學計畫(TPMI),建立臺灣人基因體資料庫,北醫也是全臺目前唯一一家加入國際健康數據聯盟的大學,該聯盟在全世界有200多個協作中心,可進行協同資料分析。

許明暉最後指出,臺灣最重大的問題在於,所有電子五哥的選題都太類似,差別只是跟不同醫院合作,若臺灣要讓醫療大數據、AI做得更深,勢必要在選題上有更好的分工與合作。


北醫大人體研究處副人研長宋賢穎。(攝影/李林璦)

北醫大人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