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

微生物體臨床應用現契機:抑制大腸直腸癌、降解環境賀爾蒙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1-01-16
(左)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孟子青研究員;(右)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江殷儒副研究員。(圖/本刊資料中心)

報導 / 吳培安

今(16)日,圖爾思生技攜手中央研究院、臺大醫院舉辦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論壇一以「微生物體(microbiome)研究趨勢」為主軸,邀請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孟子青研究員、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江殷儒副研究員,分享他們以微生物體學研究,分別切入大腸直腸癌治療、環境類固醇(steroids)賀爾蒙的研究啟發,以及如何應用到臨床。
 

*大腸直腸癌患者治療後 腸道菌相也回不去?!

 
孟子青指出,臺灣大腸直腸癌患者人數從2006年一路上升,由於被診斷時通常已經進入二到四期、治療不易,需要接受手術切除、化療,甚至有四分之一的患者診斷時就已經有遠端轉移,且治療後三到五年,復發率達30%,治療難度偏高。
 
孟子青與中研院劉扶東院士帶領研究團隊,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魏柏立醫師帶領的臨床團隊合作,在行政院政策額度計畫支持下,募集了171名大腸直腸癌病患、101名一般社區未罹癌民眾,目標是研究本土大腸直腸癌的患者與一般民眾的差別,特別是在釐清在大腸直腸癌治療過程中腸道菌相的組成變化,目前已有72名患者可供分析。
 
結果發現,大腸直腸癌患者的菌相樣態耐性(resistance)很高,不管是接受腫瘤切除或化療,從剛接受治療到治療後六個月的菌相特徵,仍偏向大腸直腸癌患者樣態,無法輕易透過治療介入改變成一般民眾的樣態。
 
不過,若針對不同的細菌物種更仔細分析可以發現,某種X細菌(註:因牽涉多項專利,目前不便透漏菌種名)的豐富度,在一般民眾和治療後各階段大腸直腸癌患者之間差不多,現在也發現將X細菌定殖到老鼠模型的腸道後,能夠抑制腫瘤數目與腫瘤負擔(tumor burden),並透過特定的飲食或益生元(prebiotics),藉由影響特定菌種抑制腫瘤惡化。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孟子青研究員。(攝影/巫芝岳)

*從汙水處理到人體健康:細菌可望破解環境賀爾蒙、賀爾蒙失衡難題

 
江殷儒以「利用微生物體學技術研究環境賀爾蒙降解機制與多樣性」為題,分享其在淡水河口和汙水處理中發現的細菌,能夠降解類固醇賀爾蒙,以及如何應用到臨床研究。
 
江殷儒指出,膽固醇、性類固醇(sex steroids)在一般生化反應中非常難以降解,最後常常是直接排入大自然,例如畜牧業產生的廢水中常含有雌激素,可能會影響到水體中的魚類、兩生類,進而影響到生態結構,因此被美國明確列為廢水分析的項目。
 
江殷儒研究團隊發現,化學工業使用的塑化劑大宗——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雖然在自然中一般難以分解,但可以透過Theuera屬細菌直接分解,或是由河口生態系的兩種細菌先後處理,將DEHP分解成二氧化碳。
 
除此之外,江殷儒研究團隊還從一百種細菌株,推導出潛在的性類固醇降解代謝途徑,可能夠將雌激素轉變為雄激素,或是反過來將雄激素轉變成雌激素,有望應用在雄激素過多的疾病治療,例如男性攝護腺肥大或是女性卵巢多囊症,目前也正與臺大醫院陳美洲醫師/教授合作臨床研究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江殷儒副研究員。(攝影/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