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改變血球細胞!?科學揭示新冠後遺症

撰文記者 劉端雅
日期2021-07-01
德國一項研究,首次發現新冠病毒顯著改變紅血球和白血球的大小和硬度,甚至會持續數月。(圖片取自網路)
近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物理學研究所(Max-Planck-Zentrum für Physik)和醫學中心的一項研究指出,利用無標記的流式細胞分析技術──即時變形細胞儀(RT-DC),首次發現新冠病毒顯著改變紅血球和白血球的大小和硬度,甚至會持續數月。這研究結果可能有助於解釋「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的發生原因。該研究結果刊登在《Biophysical Journal》。

研究指出,某些新冠肺炎康復者,仍會出現呼吸急促、疲勞和頭痛等後遺症,並會持續6個月甚至更長,這種現象稱為「新冠長期症狀」。目前仍沒有明確的解釋,唯一可解釋的是,在病程中,通常血液循環變差,可能會發生血管阻塞、氧氣輸送受限,這些都是血球及其物理性質發生關鍵變化導致的現象。

因此,研究人員測量了紅血球和白血球的機制狀態(mechanical states),無論是在急性感染期間或之後,都能夠檢測到細胞清晰和持久的變化。

該研究指出,為了分析血球,他們使用了專有的RT-DC,透過狹窄的通道高速傳送血球,在這個過程中,白血球和紅血球被伸長,接著高速相機透過顯微鏡記錄每個細胞,並以客製化的軟體確定細胞類型,以及大小和變形的程度。每秒可分析高達1,000個血球。RT-DC技術的優點是快速,以及無需費力在過程中進行標記。

該研究檢查了17名新冠急性感染患者,共超過400萬個血球,14名康復者和24名健康人士作為對照組。研究發現,兩者在紅血球大小和變形性(deformability)的差異很大。這顯示了新冠康復者的細胞受到損害,並且也解釋了肺部血管阻塞和栓塞風險增加的原因。

此外,紅血球的主要功能之一的氧氣輸送,也可能受損。相反,淋巴球(lymphocytes)卻顯著變軟,通常表示了具有強烈的免疫反應。
 
研究人員還對嗜中性多核球(neutrophil granulocytes)進行了類似的觀察,其是另一組參與先天免疫反應的白血球,甚至在急性感染7個月後,仍然會發生劇烈的變化。

該研究的第一作者Markéta Kubánková表示,我們懷疑主要負責細胞功能的免疫細胞,其細胞骨架(cytoskeleton)已發生變化。

資料來源: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1/06/210629144312.htm
(編譯/劉端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