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BIO Asia Taiwan亞洲生技大會》

Session 11:2027年全球CAR-T細胞療法市值上看117億美元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1-07-23
2027年全球CAR-T細胞療法市值上看117億美元。(圖片來源:亞洲生技大會提供)
今(23)日,2021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1)線上論壇第三日,論壇11(Session 11)聚焦在「創新細胞與基因治療」(Advances in Cell & Gene Therapies)主題,由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執行長吳忠勳主持、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開場致詞,並邀請到澳洲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教授Dominic M. Wall、諾華(Novartis)細胞與基因治療國際市場總監戴崇德(Didier Dargent)、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執行長劉明勳、艾昆緯(IQVIA)大中華區臨床營運副總裁Jennifer Mao、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教授Cassian Yee、DCB副執行長紀威光等專家演講。

邱求慧於開場致詞中表示,經濟部技術處長期致力推動台灣生醫產業發展,尤其於細胞及基因治療領域,也已布署資源投入,包括透過「A+企業創新研發淬鍊計畫」補助我國細胞與基因治療廠商的臨床試驗計畫,推動業界研發成果快速商品化。

邱求慧表示,台灣擁有堅實的製程設計與製造生產能力與人才資源,藉由國內豐富的專業產業聚落,經濟部正積極建構細胞及基因治療供應鏈關鍵技術與生產能力,包含:關鍵原物料、細胞載體、製程系統、智慧化生產與品管流程等,並將委託開發生產服務(CDMO)列為重點扶植項目,提早布局產業供應鏈未來需求,協助台灣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打通最後一哩路。

澳洲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教授Dominic Wall:
人體T細胞「活藥物」 CAR-T療法備受期待


演講首先由Peter MacCallum癌症中心事業資金執行董事Dominic Wall展開,他也是該中心旗下細胞/基因治療CMO公司Cell Therapies Pty Ltd.的科學長。Wall表示,隨著科學家對單株抗體可變區間、T細胞受體交聯訊號和體內/體外細胞操作的掌握度增加,人類T細胞基因治療的研究,掀起細胞/基因治療的「活藥物」(living drugs)新時代,其中又以為每個患者量身打造、利用自體細胞進行基因修飾的CAR-T細胞治療最備受期待。

不過,對細胞基因治療CMO業者來說,CAR-T細胞製造過程多樣性相當高,還會因為改造製程的不同產生很大的差異性,因此,在商業營運上會需要大量的資金資源支持,這點和著重在經費控制、不需要因不同專案使用者付費而有所差異的醫院相當不同。

此外,Wall也指出,雖然有非常多的製藥業、醫學研發中心投入不同的基因工程研究,例如:異體CAR-T、異體TCR (T細胞受體)、CTL (細胞毒殺性T淋巴細胞)、CAR-NK等等,但目前為止,只有5個基因工程產品成功取證、在美上市,其餘為數眾多的產品仍處於早期階段的臨床一/二期臨床試驗,或是正在進行樞紐臨床三期臨床試驗中。

諾華細胞與基因治療國際市場總監戴崇德(Didier Dargent):
諾華加緊CAR-T生產布局 擁四大洲7座廠、年供5千人次


戴崇德表示,諾華致力於重新創想醫藥未來(reimaging medicine),以改善和延長人們的生命。目前諾華在全世界擁有超過20種癌症、血液、罕見疾病的療法獲得藥證,也有超過30項研發中新藥,包括標靶療法和免疫癌症療法等。

其中,諾華從2012年就和CAR-T技術的先驅級學術單位——美國賓州大學合作,並在2017-2018年接連獲得美國FDA批准,用於復發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以及在2018年獲得復發性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適應症,現在也在歐盟、瑞士、加拿大、澳洲、日本、新加坡、沙烏地阿拉伯、香港、南韓獲批,並在30個國家獲得醫療保險批准。

不過,戴崇德也呼應Dominic Wall的觀點,相較於傳統藥物可批次製造、物流配送至醫療單位、醫生開立處方、患者取藥的單向流程,自體CAR-T療法必須由患者提供自體細胞之後才開始進入製造程序,最後再送回到醫院輸注給原患者,是非常「客製化」的過程,因此,和認證合格的醫療中心合作非常重要,也需要不同科別的醫療人員投入協作。

戴崇德表示,諾華目前已經布局四大洲、7個CAR-T生產設施,產能已經達到每年超過5千人次;同時也積極透過外部合作,例如微軟(Microsoft)、亞馬遜網路服務(AWS)、日本生醫研發創新基金會(FBRI)、低溫運輸業者cryoport、新創公司TSCAN等多方合作強化CAR-T研發與提供(delivery),致力將此突破帶給患者新的治療選擇。

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副執行長紀威光:
精準數據分析、伴隨式基因診斷 助CAR-T療法攻克實體癌


紀威光以「利用生醫資料開發精準CAR-T細胞技術」為題演講,說明在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DCB和國衛院、工研院、醫藥品查驗中心(CDE)、科技法律事務所(STLI)合作,運用精準醫療和患者資料庫分析,將Global H標靶CAR-T療法應用於胃癌治療的新策略。

紀威光表示,全球CAR-T市場的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40.54%,預期到2027年將能成長到117億美元。目前全球獲批的5種CAR-T產品,在某些血液腫瘤(liquid tumors)中展現50-80%的客觀緩解率(ORR)及持久效果;不過,CAR-T在實體癌中的ORR卻只有12.8%,顯現CAR-T仍有改進的空間。

因此,他們希望借助患者基因體數據分析方式,從患者分類、擴增適應症、找尋可供診斷的生物標誌(biomarker)等策略下手。他們挑選出在胰臟癌、胃癌、食道癌、乳癌、肺癌皆廣泛高度表現的Globo H作為標靶,尚有未滿足醫療需求的胃癌作為適應症。

目前,他們透過基因表現彙編(GEO)加上癌症基因體輿圖(The Cancer Genome Atlas)等,涵蓋人類胃癌患者資料庫之中的449名患者數據分析,確認FUT1/FUT2高度表現的患者,可能是CAR-T細胞療法較有效的族群,未來也可以此為基礎,開發胃癌患者的伴隨式診斷。

財團法人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執行長劉明勳:
適度調整法規 縮短創新療法開發與問世距離


劉明勳以「加速細胞與基因治療法規」為題分享。他表示,目前全球共有1,220個以基因、細胞及組織為基礎的先進療法(Advanced Therapy),正在執行臨床試驗中。

「先進療法領域的發展,最重要還是受法規監管而影響。」劉明勳說。截至今年6月,各國法規監管單位在先進療法的產品批准數量,以美國FDA批准21項最多,其次是歐盟EMA批准17項、韓國MFDS有17項、日本MHLW有9項、台灣TFDA去(2020)年也批准第一款由諾華開發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基因療法Zolgensma。

劉明勳指出,因為先進療法發展的多元特性,在法規及管理上也越來越複雜,因此監管機構的使命,就是要確保產品在安全性、有效性下,推動新療法的問世。

為了提升藥品臨床試驗計畫審查的效率,加速新藥的研發上市,CDE近幾年也陸續擬定新藥臨床試驗(IND)及查驗登記(NDA)管理加快審查辦法,並依風險管理原則,就不同的案件類別,採取不同審查機制。

劉明勳也期許,CDE能持續在「以病人為中心」(patient-centralized)的目標下,制定彈性法規,縮小療法實踐與藥品開發的距離。

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Cassian Yee:
內源性T細胞 有望突破現有細胞療法限制


Cassian Lee是過繼性T細胞療法(adoptive T cell transfer, ACT)領域的先驅級學者。他表示,ACT是一種免疫療法,其專屬的細胞需在實驗室中分離和擴增,再輸回病人體內去對抗癌細胞,它與傳統的化療、手術或放療不同,該療法使用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因此,提供了多種殺死癌細胞的方法,並能夠長期防止復發。

目前的ACT領域,包括CAR細胞(包括CAR-T在內),以及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內源性T細胞(ETC)、經過基因工程改造的T細胞受體(TCR)細胞療法等等。在突破現有的細胞療法持續性與治療實體腫瘤的限制上,他特別看好ETC療法的潛力。

Yee說,ETC療法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需要外在T細胞來源,而是依賴周邊血(peripheral blood)天然存在的腫瘤反應性T細胞,它具有毒性小、無須高劑量的IL-2活化免疫細胞等優勢。

不過他也表示,ETC療法即便存有優勢,但這種T細胞非常罕見,需要應用更多創新技術,來收集並擴增此類細胞,再次輸到患者體內。目前,他的研究團隊也歷經20年,成功開發出利用晶片分離出該細胞的方法,將細胞數目擴增到10億顆。他期望,這項正在臨床開發階段的技術,未來能實現罕見癌症的治療。

艾昆緯(IQVIA)大中華區臨床營運副總裁Jennifer Mao:
去中心化臨床試驗 解基因療法長期追蹤挑戰


Jennifer Mao接著從委託臨床研究機構(CRO)的角度,分享基因療法去中心化臨床試驗(Decentralized clinical trials)趨勢。Mao表示,傳統的臨床試驗對患者而言,存在可近性的障礙,目前,只有不到5%的患者參與臨床研究,並且有49%的參與者在研究結束前退出。

為了提升臨床試驗成功率,IQVIA設計出「以患者為中心的去中心化臨床試驗平台」。她也表示,虛擬臨床試驗因為涉及多種來源複雜數據,要達成試驗具有挑戰性,IQVIA從過去經驗中尋找適合臨床用途的雲端運算、以及完善的追蹤系統與醫療級感測等設備,以連接病患、當地醫療團隊與虛擬臨床協調人員(Virtual study coordinator)。

Mao表示,新冠疫情也加速IQVIA去中心化臨床試驗發展,目前IQVIA以在40多個國家/地區進行超過10種疾病60多項臨床試驗。

然而在基因治療部分,美國FDA、歐盟EMA等監管單位,因重視該療法長期的影響,因此制定了許多患者長期追蹤的指南。但由於基因療法長期追蹤耗時長、成本高,Mao認為去中心化臨床試驗,將有望解決基因療法長期追蹤的挑戰。

(報導/吳培安、彭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