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攻腫瘤個人化精準醫療市場

基可結盟中國創芯國際 開發人源類器官篩藥平台

撰文記者 王柏豪
日期2021-09-03
基可執行長廖碧虹(左)、營運長吳侑峻(右)與創芯國際董事長黃敏(中)合影

國內第一家標榜以Crisper(基因編輯)為核心技術的合成生物學新創公司,基可生醫今(3日)發布新聞表示,團隊於8月底和總部位於廣州的創芯國際簽訂策略結盟協議,創芯國際是目前中國最具規模的腫瘤類器官公司。雙方將共同開發與優化人源腫瘤類器官藥篩平台,進軍全球腫瘤類器官市場,致力替全球罹癌華人在第一時間提供個人化精准用藥篩檢服務,並協助全球藥廠開發最適合華人的抗癌藥物。

成立於2017年的、出自成功大學創業團隊傑出獎第一名,公司開發的合成生物平台技術,主要以基因編輯技術設計出一個獨特的模板DNA(template DNA),再透過DNA置換生產人源蛋白,這些人源蛋白能在人體外建構最接近人體組織的微環境,能廣泛應用於科研、醫學診斷與再生醫療產品。

基可生醫執行長廖碧虹表示,公司看好人源腫瘤類器官因為能提供人體最相像的體外驗證模型,可為病患進行個人化精准用藥的篩檢,未來還能協助新藥開發。公司於去年進一步將應用往癌症用藥的精準服務佈局,並策略性地銷售及優化3D細胞培養試劑 (ACD 3D細胞培養基套組)。

創芯國際生物科技則是目前中國大陸最具規模的腫瘤類器官公司,與大陸超過60家核心醫院展開臨床與科研合作,測試超過30,000個臨床檢體,公司在北京、上海、廣州、澳門與義大利米蘭都設立研發中心。

雙方首先在打造病患體外「微腫瘤」環境合作,由於台灣與中國目前在好發癌種,包括肺癌、肝癌與大腸直腸癌上,除了高度的基因相似度外,也因為類似的生活習性與飲食習慣,在腫瘤用藥上具有相當高的參考性。

雙方於是決定進一步攜手瞄準腫瘤類器官發展,今年8月底,基可執行長廖碧虹博士與營運長吳侑峻博士與創芯國際董事長黃敏正式簽訂合作合約,共同進行腫瘤類器官藥篩平台優化與未來全球市場的銷售與分潤。

廖碧虹表示,腫瘤類器官培養作為抗癌藥物的預測與篩選,已廣泛獲得臨床驗證,文獻報導其中針對直腸癌及胃食道癌之患者,化療藥物可以展現高達100%的敏感性、93%的特異性、88%的陽性預測值以及100%的陰性預測值(Science, 2018); 在直腸腫瘤類器官敏感性試驗上,對患者臨床療效預測準確度為84.43 %, 敏感度為78.01 %, 特異度為91.97 % (Cell Stem Cell, 2020)。

這些臨床數據皆表示,腫瘤類器官具有高度臨床相關性及藥物預測性,能夠快速、高通量做抗癌藥物篩選,已漸漸形成癌症用藥篩選的輔助工具,提供腫瘤患者個人化精准用藥的臨床決策。

根據統計,未來十年全球類器官年複合成長率將成2位數成長,預估2030年全球市場規模可達12.8億美金(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半數將投入個人化精準癌藥診斷與抗癌藥物的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