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生技產業高峰論壇」─突破疫情封鎖線─翻轉新生醫時代的關鍵布局

北醫大教授陳瑞杰:「小」不一定弱,疫情應變、轉型、趨勢新啟發!

撰文記者 劉馨香
日期2021-09-10
北醫大教授陳瑞杰:「小」不一定弱,疫情應變、轉型、趨勢新啟發!(攝影/羅翊方)
今(10)日,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的「臺北市生技產業高峰論壇」,在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登場,以「突破疫情封鎖線-翻轉新生醫時代的關鍵布局」為主題,邀請到臺北醫學大學陳瑞杰特聘教授以「疫後生醫(療)新常態-趨勢新觀點」為題,分享對於COVID-19疫情後,醫院和醫療系統將如何改變的見解。
 
陳瑞杰首先表示,COVID-19大流行疫情,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後一次,其中的原因在於這個世界的連結愈來愈緊密,難以切斷病毒的傳播。本次疫情也讓人們理解到,「沒有人是安全的,直到所有人都是安全的」。
 
根據麥肯錫公司(McKinsey)的報告,至2025年前,COVID-19疫情對全球造成的損失,將高達16到35兆美元,相當於耗費近兩年的美國GDP。此外,疫情還會造成許多長期結構性的影響,例如教育、貧富差距、通貨膨脹,以及延遲且長期的健康問題。
 
陳瑞杰說,明明新冠病毒(SARS-CoV-2)的基因只有15個,卻能將擁有3萬個基因的人類,搞得天翻地覆,可見「小」不一定比較弱,這對於臺灣也是一種啟發。
 

趨動數位健康革命三項要素:經濟、人口組成、科技發展


陳瑞杰在今日的演講中,從疫情前的轉型、疫情中的應變,談到疫情後的趨勢。
 
陳瑞杰表示,疫情迫使及加速了各產業的數位化轉型,但其實在疫情前,數位轉型就已經開始。趨動數位健康革命的三項要素,分別是經濟(例如美國醫療費用占比GDP節節升高、無法持續發展)、人口組成(高齡化與數位原住民),以及科技發展如精準醫療、智慧手機、無線技術等。
 
陳瑞杰強調,醫療照護產業的數位轉型,其重點在於系統性的轉變。要從被動轉為主動、從通用化轉成個人化、由中央式的轉成去中心化的、從家長式領導改為賦能(empowered)模式,從重視量(volume)改成重視價值(value)。
 
陳瑞杰認為,醫療系統的新典範,將從醫院/醫學中心轉向診所,如非住院手術中心(Ambulatory Surgical Center, ASC)和緊急護理中心(Urgent Care Center, UCC);再由診所轉向家庭,如居家住院(Hospital at Home, HaH)和遠距醫療。
 
在疫情中,為了減少病毒的傳播,人們減少彼此接觸,因此,遠距醫療更顯重要。陳瑞杰舉例,以遠距醫療進行「超前檢傷分類(forward triage)」,將能有效減少急診室群聚的現象。
 
「而因為Delta新冠變異病毒的高傳染性,以疫苗來達成群體免疫難以實現,我們必須擁抱創新科技,以精準分子診斷快速鑑別感染者,發展出智慧的隔離檢疫系統。」他說。
 
在疫情後,麥肯錫公司報告也指出,疫情期間興起的外送與遠距醫療將會持續下去,不過,陳瑞杰表示,就臺灣的情況看來,疫情趨緩後,病人已經回流至醫院,甚至出現報復性的回流就醫。
 

鬆綁相關法規 實施虛擬健保卡 擴大實施視訊診療


陳瑞杰接著強調「速度」的重要性。他表示,疫情後大家的應變學習速度會更快,醫療照護的轉型也將會更快更廣,如去中心化系統、兩極化照護、遠距醫療、無接觸的科技平台、循環利用生態(如醫療器材租賃制度)等。
 
對於臺灣數位醫療的常態化發展,陳瑞杰認為需要跨越「數位落差」來落實「醫療平權」。陳瑞杰指出,臺灣目前在政策方面,缺乏長遠與涵括性規劃;在給付方面,則誘因不足;在資料方面,衛福部的電子病歷與健保署的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並未整合;而流程方面,健保卡過卡、繳費與領取處方簽仍需到醫院處理,沒有完整實現「遠距」醫療。
 
因此,陳瑞杰建議,臺灣要擴大實施視訊診療、鬆綁相關法規、增加商業保險與自付、整合資訊流、實施虛擬健保卡、簡化電子病歷的流程,並擴大電子處方箋交付、領藥等流程。
 
最後談到疫情後的趨勢,陳瑞杰表示,臺灣的人均GDP即將在2021年突破三萬美元,人們將開始追求「Health, Wellness, Wellbeing (HWW)」,不只是解決病痛,而是追求良好的狀態。其中包含:健康(Health)、健身(Fitness)、營養(Nutrition)、外貌(Appearance)、睡眠(Sleep)和自我覺察(Mindfulness)等六項領域。
 
他並舉麥肯錫公司報告指出,在各領域中,願意花錢投資的消費者比例,分別是健康40~60%、健身10~30%、營養大於33%、外貌65%、睡眠50%,而自我覺察則是超過50%。
 
「HWW將成為2030年代的下一個新常態,也是生技產業可以把握的趨勢。」他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