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產協第十六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精準健康趨勢論壇」

精準健康商機多元! 5生技公司分享「跨地域、跨領域、跨世代」佈局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1-11-04
精準健康商機多元! 5生技公司分享「跨地域、跨領域、跨世代」佈局 (攝影/巫芝岳)

今(4)日,由生物產業發展協會主辦、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協辦的「生物產協第十六屆第二次會員大會暨精準健康趨勢論壇」,於2021亞洲生技大展同期舉行,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吳忠勳理事長、國發會高仙桂副主委蒞臨致詞演講,會中也邀請國內外多位生醫業者、學研專家、投資經理人,一同分享國際與臺灣在發展精準產業上,如何面對資金、法規、國際化的挑戰。


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吳忠勳理事長(攝影/巫芝岳)

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吳忠勳理事長開場致詞表示,作為臺灣最大的生物產業協會,協會目標是推動各項活動,帶動臺灣生技產業發展;亞洲生技大展在李鍾熙前理事長帶領下,已成為國際展會,也為臺灣生技產業鏈結更多參與國際的機會。今年即使全球仍在新冠疫情下,但參與2021亞洲生技大展的國家、攤位還是保持高參與度,再次顯示生物產業協會與生技大展,對於臺灣生技醫藥發展的重要性。

國發會高仙桂副主委 (攝影/巫芝岳)

國發會高仙桂副主委致詞也表示,從兩兆雙星、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六大核心戰略政策,「生醫產業」一直是國家重點產業,而這次疫情再次凸顯生醫產業重要性,政府目前也強化國家公共衛生、人民健康以戰略級角度討論,並協助生醫產業數位轉型、推廣智慧醫院、推動精準健康產業。

她表示,推動精準大健康產業,避免防疫物資、治療藥品生產,出現斷鏈風險,政府也將扶持本土CDMO (委託開發暨製造服務)產業,將來除了可承接新藥的代工製造,未來也可掌握國際蓬勃發展的商機,讓臺灣成為製造、研發並重的生技大國。

論壇中的綜合討論環節,邀請安克生醫董事長李伊俐、英科智能執行長林彥竹、宏碁智醫總經理許銀雄、昱星生技董事長張郁芬、永悅健康董事長陳俊嘉、資誠會計師事務所鄧聖偉會計師,以及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等專家,分享各類精準健康公司的經營。

生物產業協會副理事長葉常菁 (攝影/巫芝岳)

主持綜合討論的生物產業協會副理事長葉常菁首先表示,精準醫療概念現已被多數人接受且看重,然而回顧過去的90年代,此概念由於可能減少特定藥物的使用人數,其實不受許多大藥廠認同,直到人們發現藥用在「對的病人」上才會有顯著療效,例如:阿斯特捷利康(AZ)的肺癌藥物艾瑞沙(Iressa),被發現針對有特定基因突變的病人會更有效果後,這項概念才廣受接受。


*安克生醫董事長暨總經理李伊俐


安克生醫董事長暨總經理李伊俐 (攝影/巫芝岳)

安克生醫主要為超音波影像AI開發公司,李伊俐董事長暨總經理表示,安克生醫目前有四項產品取得美國FDA、歐盟CE的認證。其中兩項包括安克甲狀偵、安克呼止偵已經商業化。

她認為,創新醫療AI產品要通過法規已經不容易,但最大挑戰還是醫療AI產品的落地應用,安克生醫為了克服落地挑戰,在國際推廣上,除了不斷透過學術發表,證明產品效能,目前也累積超過20國,121家醫院、上百位KOL醫師使用,以提升產品信任度。


*英科智能執行長林彥竹


英科智能執行長林彥竹 (攝影/巫芝岳)

英科智能為全球化AI藥物開發公司,目前在臺灣設有分部,英科智能林彥竹執行長表示,英科智能自許為AI驅動新藥開發公司,目前核心技術為三款高效AI藥物研發平台,可協助縮短新藥開發上冗長、且花成本的研究。

他表示,英科智能現階段除了研發自己的藥物,也會與國際大廠合作,而在這樣的基礎上,英科智能也會持續研發下一代的AI,以解決藥廠目前無法解決的問題,例如使用AI攻破不可成藥的標靶,提早研發出先導藥物。


*昱星生技董事長張郁芬


昱星生技董事長張郁芬 (攝影/巫芝岳)

昱星專注於開發針對神經退化性疾病、罕見疾病與癌症的體外細胞測試平台,其建構於幹細胞上的超高速影像藥物篩選技術,可望支持大藥廠做精準治療開發。

張郁芬表示,他們接觸過的武田製藥(Takeda)曾表示,尤其對其高通量(high-troughput)的生物影像平台相當驚艷,他們也陸續在開發AI分析判別的技術,用以幫助藥物篩選。此外,透過幹細胞修復纖維化的人體組織,也是昱星另一項發展重點。

張郁芬表示,身為技術開發的上游公司,商業模式多元,但也期望能有更多合作夥伴加入開展。


*宏碁智醫許銀雄總經理


宏碁智醫總經理許銀雄 (攝影/巫芝岳)

宏碁智醫於2018年成立,為宏碁旗下專門做智慧醫療的公司,主要產品是把AI用到醫療影像上,去年9月已取得臺灣首個眼科醫療AI許可,目前在臺灣已有11個醫學中心上線使用,然而由於臺灣市場有限,宏碁智醫也將市場拓展到東南亞。

宏碁智醫許銀雄總經理表示,AI醫療是新的領域,雖然已有許多國際大廠投入,但目前也都還沒有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他認為,從產品開發到上市需要許多人合作,也期待與醫產學研進一步合作把這個產業做起來。


*永悅健康董事長陳俊嘉


永悅健康董事長陳俊嘉 (攝影/彭梓涵)

鴻海旗下投資的永悅健康(H2U),專司數位健康平台經營,公司共有「早安健康」與「運動筆記」兩大平台,他們也期望未來平台進一步和產業、產品連結,長期願景為促進國人健康照護。

陳俊嘉表示,永悅是以健康人為中心的平台型公司,透過知識平台經營促進讀者健康。他表示,例如一天有180-200萬人次流量的「早安健康」,就是期望讓人們更容易接觸到健康知識;而「運動筆記」則是永悅去年底併購的全台最大運動社群平台。

此外,今年7月,在羅氏(Roche)的快篩套組來台時,永悅也與之合作,讓快篩試劑使用者和醫療人員透過NAVIFY Pass數位平台,紀錄快篩檢測結果,輔助管理特定場域的人員進出。

陳俊嘉指出,在新冠疫情來襲的當下,其實許多法規都更快速的迭代變通,所以此時機可能也是幫助更多新產品導入的機會。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鄧聖偉會計師


資誠會計師事務所鄧聖偉會計師 (攝影/彭梓涵)

鄧聖偉表示,臺灣在基礎醫療、生醫研發上,都擁有很大的優勢,醫生對精準檢測的接受度也普遍很高,因此精準健康的概念在國內是容易推行的,不過,「開放」和「整合」兩大方向,仍是未來可強化的。

他表示,建議政府法規應持續開放,例如加速次世代基因定序(NGS)上市、開放健保給付等,對發展都將有明顯幫助。

整合方面,鄧聖偉認為在人才、資金和研發能量上,都期望政府帶領下更加整合。舉例而言,對於國內仍缺乏的跨領域人才,業界和學校都能透過相關課程增進;資金上,他也期望政府能促成國際創投聚焦在國內的關鍵技術投資,集中資源來幫助這些隱形冠軍。


*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


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創會理事長黃齊元 (攝影/彭梓涵)

黃齊元強調,臺灣生技業者一定要「走上國際」才有機會,他表示,就像鴻海現在也不斷在其他國家建立製造基地,也是建立全球化競爭力的方式。

他表示,發展場域若只困守臺灣,無法真正實現公司價值,「跨地域、跨領域、跨世代」這三項,是黃齊元認為企業應具備的三大「I」(inter)。

此外,他也指出臺灣監管單位太嚴格是大問題,例如「遠距醫療」就是在嚴格法規下窒礙難行的產業,國外例如支付寶、臉書(FaceBook)、亞馬遜等,都是在已成長後才開始受監管單位管制,但臺灣企業經常還在「幼苗時期」就不斷被法規阻擋。

(報導/彭梓涵、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