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新型奈米鉑金抗癌藥物靶鉑 增強免疫療法療效

撰文記者 劉馨香
日期2021-12-13
國衛院新型奈米鉑金抗癌藥物靶鉑 增強免疫療法療效(圖/國衛院提供)
今(13)日,國衛院發表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林淑宜團隊,研發新型鉑金抗癌藥物靶鉑TM (TargeplatinTM),並與免疫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林文傑合作,釐清靶鉑抑制腫瘤血管新生、抑制缺氧誘導因子(HIF-1a)訊號,並進一步減少腫瘤細胞表達PD-L1,增加殺手T細胞進入腫瘤微環境,營造有利對抗腫瘤發展之反應機制。研究以動物實驗證實,靶鉑可增強免疫療法(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治療效果。相關研究成果在今年7月發表於《ACS Applied Bio Materials》。
 
該技術曾榮獲第十二屆國家新創獎及台北生技獎,並且於今年完備全球 (日、美、加、澳、歐洲及台灣等)多國專利,相關技術已於2016年技轉給霍普金生醫股份有限公司,現正集資進行毒理及藥理試驗,以遞送臨床試驗申請。
 
國衛院表示,傳統鉑金抗癌藥物雖可阻斷DNA的修復能力,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然而會同時誘導活性氧化物(ROS)產生,使腫瘤微環境惡化進而產生抗藥性。
 
林淑宜研究員團隊於多年前研發出新一代可降低腫瘤表面PD-L1的抗癌新藥靶鉑TM,其利用雙重籠狀鉑金奈米團簇複合物(DCPN)技術,只有在腫瘤細胞周邊酸性微環境時才會釋出抗癌活性成分,具有「瞄癌靶向功能」。因此,抗癌新藥靶鉑TM不會傷及正常細胞,且可避免腎毒性、神經毒性、骨髓抑制等副作用,有望減少癌症患者因為藥物副作用而放棄化療。
 
國衛院說明,腫瘤細胞會誘發周邊環境產生慢性發炎反應,並因應缺氧環境釋放出HIF-1a訊號。該訊號透過增加免疫檢查抑制分子PD-L1的表現,進而誘發免疫T細胞進入耗弱狀態而失去攻擊腫瘤細胞的功能,進而逃避免疫系統的監控。
 
林文傑研究員透過小鼠同源動物腫瘤模式實驗進一步證實,靶鉑在癌細胞中釋放鉑離子阻斷DNA修復時,同樣會產生ROS,但透過靶鉑本身所具有的類酵素功能,可以將ROS轉換成水與氧分子,進而改善局部缺氧,阻斷因缺氧環境造成的腫瘤血管新生路徑。
 
在PD-1抑制劑合併靶鉑治療中,能減少PD-L1表現,並增加殺手T細胞進入腫瘤微環境,因而降低腫瘤的免疫逃脫,增強癌症免疫治療療效,且腫瘤縮小效果比單一療法更為出色。
 
國衛院表示,靶鉑具有取代第一線鉑金抗癌藥物成為精準有效靶向醫療藥物的潛質,預期對於難纏的肺腺癌、和免疫療法藥物不適用健保給付的三陰性乳癌與卵巢癌之治療都有幫助。目前已驗證實驗室製程轉移到CMC試量產,期待能盡早完成毒理及藥理測試,進入臨床試驗,嘉惠更多癌症病患。
 
論文: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bm.1c00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