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新型奈米載體免疫抑制劑 有望成移植患者福音

撰文記者 李林璦
日期2022-01-18
《Nature》子刊:新型奈米載體免疫抑制劑 有望成移植患者福音
美國時間17日,西北大學(Northwestern University)的研究團隊利用奈米載體包裹雷帕黴素(Rapamycin)作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移植的免疫抑制劑,這種新型的免疫抑制形式,在動物試驗中,可以精準靶向移植部位,而不會抑制其他免疫反應。該研究發表於《Nature Nanotechnology》。
 
正常的胰島會隨著血糖變化而控制胰島素的產生,而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與破壞患者的胰島細胞,造成須終身依賴胰島素注射,目前公認具潛力的療法便是移植胰島,但是移植後免疫排斥反應造成的副作用仍是一大挑戰。
 
研究人員指出,雷帕黴素以往就被用於抑制移植所產生的免疫反應,但雷帕黴素透過口服給藥抑制全身的免疫細胞,高劑量下會產生嚴重副作用,如掉髮、口腔潰爛和全身免疫系統減弱,必須仔細監測雷帕黴素的劑量以防毒性產生,而過低的劑量對於抑制免疫排斥反應效果不佳。
 
因此,研究人員想到將雷帕黴素放入奈米顆粒中,並將奈米顆粒設計成靶向抗原呈現細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APCs),可控制其在體內的位置,以增強藥物作用效果。
 
研究人員透過皮下注射途徑給藥,希望可以利用不同的給藥途徑,避開口服給藥後肝臟會將大部分藥物代謝掉的困境,以往是透過加重口服給藥的劑量以達到治療效果,若透過皮下注射給藥,有望將給藥劑量降低到標準劑量的一半。
 
研究人員利用糖尿病小鼠進行試驗,分為口服Rapamune®(Rapamycin)標準治療組以及納米載體治療組,在胰島移植前一天開始注射藥物,接著每三天治療一次,持續兩周。
 
研究人員發現,兩組小鼠的糖尿病在移植後100天痊癒,奈米載體治療組小鼠移植後產生的副作用很少,且研究人員還發現跟接受標準治療的小鼠相比,接受奈米載體治療的小鼠免疫能力較好。
 
研究人員表示,透過奈米載體增強藥物的傳遞和控制藥物的副作用並不是新概念,但這項研究不是追求增強藥物效果,而是透過改變藥物的生化代謝途徑來使雷帕黴素發揮對mTOR的抑制作用。
 
研究人員認為,這項研究可以應用於其他組織或器官移殖上,為需要移植患者帶來福音,目前該研究方法已申請專利,並與商業夥伴共同進行下一步的開發。
 
參考資料: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2/01/220117115111.htm
 
(編譯/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