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學術研討會》

再生醫學多元潛力!眼科、牙科、耳鼻喉科醫師學者分享再生實例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2-03-19
左起:臺北榮總眼科部陳克華主任、臺大醫院眼科部陳偉勵教授、臺灣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陳敏慧教授、亞東醫院耳鼻喉科黃琮瑋教授 (攝影/巫芝岳)

今(19)日,台灣再生醫學學會舉辦「再生醫學之前景和多元化潛力暨2022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學術研討會」,會中邀請到臺北榮總眼科部陳克華主任、臺大醫院眼科部陳偉勵教授、臺灣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陳敏慧教授、亞東醫院耳鼻喉科黃琮瑋教授,分享再生醫學於眼科、牙科、耳鼻喉科的臨床前、臨床研究的最新進展。
 

眼科:臨床應用仍漫長 角膜重建進展最快

 
陳克華醫師首先介紹眼科中,眼角膜、水晶體及視網膜剝離術的再生醫學演進。陳克華指出,眼科再生醫學材料遇到的重要挑戰,除了必須具備透光性,移植材料還要能讓細胞成功長進去,並和患部良好整合(integration)。雖然目前已有各式各樣的再生醫學工程方法聚焦眼科需求,但至今還沒有完美的解方出現。
 
研究方面,陳克華除了在眼科材料改良的研究,也跨足再生醫學,和中研院謝清河教授團隊合作,以自體口腔黏膜上皮移植重建角膜上皮,目前已經在動物實驗取得成功;此外,他也和國衛院林峰輝教授合作,利用玻璃體交聯劑製作出注射式氧化透明質酸,讓視網膜剝離手術患者免去傳統填塞物的不適感和漫長的手術過程,此項成果已獲得國家新創獎並成功產品化上市。
 

臺北榮總眼科部陳克華主任。(攝影/巫芝岳)

陳偉勵醫師則分享眼輪部缺損(limbal insufficiency)的再生醫學發展。陳偉勵表示,眼輪部的底部有著角膜輪部幹細胞,這些細胞一旦受傷就會造成嚴重後果,例如上皮細胞長不好、或是血管生長進入眼部等等,臺灣早期有許多患者因為職業傷害、或是受藥物影響罹患此病。
 
陳偉勵表示,眼輪部缺損從過去到現在,最常用的是自體或異體角膜緣上皮移植(CLET)、自體口腔黏膜幹細胞體外培養再移植(COMET)或是異體間質幹細胞(MSC)等。不過,她也表示,雖然未來將會朝著多樣化幹細胞來源、新的細胞載體(cell carriers)和給藥途徑(administration routes),但多半離臨床還有很遠的距離,因此期盼政府能夠透過法規進步,讓醫院醫師主持的細胞治療研究進展更順利,以求早日將新療法帶給有需要的患者。


臺大醫院眼科部陳偉勵教授。(攝影/巫芝岳)

牙科:骨髓間質幹細胞再生唾液腺 為癌友改善口乾、易感染困擾

 
陳敏慧醫師從2003年起即開始研究牙齒再生,其團隊透過將豬的牙胚和材料支架在豬骨上培養,發現能夠得到良好的發育成果,並在研究過程中,建立了以非侵入性自動化即時偵測細胞行為系統(ECIS),即時觀察細胞層間穿透情形的測量方法。
 
此外,陳敏慧研究團隊也研究唾液腺的再生,這對於改善因放射性治療傷害到唾液分泌的癌症患者來說相當重要。他們發現在老鼠實驗中,把骨髓幹細胞(BMSC)和腺泡細胞(acinar cell)共培養後再打入老鼠口腔,不僅可以分化出腺泡細胞,經過共培養的腺泡細胞分泌功能也比未經共培養的來得高,此研究有望為癌症患者改善蛀牙、口腔感染、口乾舌燥等術後困擾。
 


臺灣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陳敏慧教授。(攝影/巫芝岳)
 

鼻科:幾丁質促進嗅覺神經修復 有望開發為鼻噴劑

 
黃琮瑋醫師研究鼻科再生材料多年。他表示,鼻科主要關注的再生細胞為呼吸上皮和嗅覺神經上皮。其中,培養完整的人類呼吸上皮,可透過觀察纖毛擺動(cilia beating)進行呼吸道藥物的研究。目前他已經發現,培養呼吸上皮細胞的纖毛生成(ciliogenesis),在於CD44和RHAMM兩種受體蛋白,而透過酯化玻尿酸HYAFF和A酸(retinoic acid, RA)的並用能夠發揮良好的培養效果。
 
而在嗅覺神經上皮,黃琮瑋團隊透過動物實驗,發現多種材料都具有嗅覺神經元修復效果,例如在胚胎鼠實驗中,他們發現幾丁質(chitosan)不僅能夠當成基質,更能促進神經球體(neurosphere)的生成,也提升與神經相關的生物標誌,期待在未來能夠開發為鼻噴劑投入臨床。

 亞東醫院耳鼻喉科黃琮瑋教授。(攝影/巫芝岳)


(報導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