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英揭病媒蚊唾液特有胜肽 恐為「蟲媒病毒」傳播關鍵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2-06-09
《PNAS》英揭病媒蚊唾液特有胜肽 恐為「蟲媒病毒」傳播關鍵 (圖片來源:網路)

近(8)日,英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的科學團隊首次發現,包括登革熱、茲卡等病毒,之所以能順利以蚊子叮咬為媒介傳播,是因為蚊子唾液中獨有的胜肽「sialokinin」所致,該胜肽可增加血管通透性、幫助病毒進入宿主細胞。該研究論文發表於期刊《PNAS》。

Sialokinin的功能,相似於脊椎動物「速激肽」(tachykinin)的功能,具有促進發炎反應的效果。過去研究已知,其能改變體外培養的血管細胞,進而增加血流量,幫助蚊子在叮咬動物時能有效吸取到血液,不過科學家仍不了解其對於病毒感染人體時有何作用。

因此,這組由里茲大學助理教授Clive McKimmie領導的團隊,在小鼠實驗中進一步探討該胜肽的作用。

他們研究了sialokinin對小鼠皮膚細胞的作用,發現該分子可增加血管通透性,進而使蚊子唾液中的其他物質,更容易滲入皮膚,這也可能無意間幫助病毒感染宿主。

該發現可解釋為何有些蚊子會成為病媒蚊、將病毒傳播給人類,有些則不能。例如瘧蚊雖會經瘧原蟲(非病毒的致病寄生蟲)傳播瘧疾,但由於其唾液中不含sialokinin分子,因此而無法透過叮咬傳播大多數病毒。

McKimmie表示,這項研究顯示,透過疫苗或局部治療阻斷sialokinin的作用,或許有機會成為預防這些病毒傳染病的新方法。

目前,遍佈全球的伊蚊屬(Aedes)蚊子(可通稱黑斑蚊),幾乎可傳播所有的蟲媒病毒(arboviruses),例如:南美洲和非洲流行的黃熱病;亞洲、美洲或加勒比海地區盛行的登革熱;流行於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太平洋島嶼及非洲和亞洲部分地區的茲卡病毒等。其中,登革熱和茲卡病毒感染,目前尚無有效、特定的治療方法和疫苗。

McKimmie認為,未來其工作應側重於確定蚊子唾液中,是否有其他因素會幫助於病毒感染宿主,並開發以之為標靶的療法。

他舉例,像是開發能與這些因子結合的中和抗體,讓這些來自病媒蚊的因子無法作用,也許就能有效阻止病毒入侵。

參考資料:

1. 論文原文:https://www.pnas.org/doi/full/10.1073/pnas.2114309119

2. https://www.news-medical.net/news/20220608/Molecule-in-mosquito-saliva-can-be-a-potential-new-target-for-halting-deadly-diseases.aspx

(翻譯/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