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白宮經濟顧問主席:控管藥價恐衝擊癌症登月計畫造成反效果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2-07-08
(圖片來源:網路)

今年6月,由前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Tomas Philipson所帶領的芝加哥大學研究團隊發表一篇政策研究,指出拜登政府雖然在今年2月宣布重啟「癌症登月計畫」(Cancer Moonshot)、增加對癌症研究的資助,但同時提議的藥價控管政策,卻可能將使實際研究支出緊縮近10倍,反而對該計畫原本設定的目標形成衝擊。
 
癌症是美國第二大死因,在商業市場和既有的政府政策推動下,癌症治療開發成為醫療新創中最活躍的新藥開發領域。該研究發現,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手上臨床一到三期的產品線中,有將近一半(49.2%)是新的癌症治療;而從2010到2019年間獲批准的新藥之中,有27%就是癌症治療,且癌症藥物比其他類別更有機會取得優先審查資格。
 
今年2月,拜登政府宣布重啟癌症登月計畫,目標是在未來25年將癌症死亡率(cancer mortality)降低50%,提議增加癌症研究的公共基金(public fund),預計總額將會高達11億美元。
 
透過統計分析,該研究認為,倘若2023財政年度的癌症研究持續增長,將會衍生出每年19億美元的研發支出(R&D spending),其幅度約佔現今整體公共和私人癌症研發支出(568億美元)的3.4%。
 
然而,此研究也指出,美國民主黨預計在今年夏天提出針對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的藥價控管政策,恐將衝擊癌症創新藥物的研發誘因。
 
依據最新公開版本的價格控管提議案,將使得每年的癌症研發總支出減少了181億美元,約為31.8%,足足是預算增長估計幅度的9倍以上。也就是說,即使癌症療法研發的資金變多了,也會受到價格控管的嚴重影響。
 
領導此研究的,是曾在川普政府時期擔任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的Tomas Philipson。他表示,因為藥價控管所損失的程度,將是從癌症登月計畫增加經費獲得的9.4倍之多,這對癌症治療可說是得不償失,且對癌症登月計畫想要降低癌症死亡率的目標,反而起了反效果,大大減少癌症的研究。
 
參考資料:
https://ecchc.economics.uchicago.edu/2022/06/27/policy-brief-the-impact-of-recent-white-house-proposals-on-cancer-research/
原始研究:
https://cpb-us-w2.wpmucdn.com/voices.uchicago.edu/dist/d/3128/files/2022/06/Cancer-Policy-Brief-June-27-no-tracking.pdf
 
(編譯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