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屆生物夏令營」

北醫大總顧問何弘能:hiPSC醫學應用的前景與挑戰

撰文記者 王柏豪
日期2022-08-13
臺北醫學大學總顧問何弘能:多能幹細胞(hiPSC)還需要很長時間及更多Cohort (世代)研究來克服問題。攝影/羅翊方

「第37屆生物夏令營」最後壓軸邀請到臺灣生殖免疫權威,現為臺北醫學大學總顧問何弘能,分享他一路在多能幹細胞(hiPSC)研究的歷程,以及對未來應用與挑戰的看法。何弘能表示,僅管hiPSC應用到生物醫藥研究深具潛力,但要更適合臨床級別應用,還存在各種細胞誘導、培養、製造等品質問題,此外,還有致瘤性、免疫排斥、遺傳變異導致異質性等疑慮。因此,還需要很長時間及更多Cohort (世代)研究來克服。

從醫師到研究、醫院管理到產業

何弘能堪稱國內iPS細胞研究最早的臨床醫師,成功培養出全臺首個人類胚胎幹細胞株,曾擔任台大醫院院長,目前同時也是樂迦再生科技公司董事長,是國內少數一路從醫師到研究、醫院管理到產業,都非常傑出的醫界典範。

不過,何弘能透露,自己高中以前其實沈浸在畫畫,曾得過兩次全省美展第二名,但因為物理科表現突出,老師都以為台大物理系是他第一志願,結果聯考試前三個月從甲組轉到丙組,考進了台大醫學系。

何弘能表示,從醫學系學生時代開始,他就對免疫學充滿興趣,選擇婦產科,並赴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鑽研生殖免疫學。回臺後,擔任婦產科主治醫師時,美國人類胚胎幹細胞掀起風潮,1991年,何弘能又到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內科擔任研究員,希望透過胚胎幹細胞研究各種免疫生殖的臨床問題。

然而,何弘能很快發現,只要自己無法培養出細胞株,未來相關研究與論文成果都會被細胞株擁有者掌握。

2004年,何弘能與臺大醫院婦產部教授陳信孚合作,取得二男二女胚胎細胞,建立了全臺首次成功培養之4株人類胚胎幹細胞株(NTU1、NTU2、NTU3、NTU4),又成功做出全球首個在體外將人類胚胎幹細胞培養分化出具可誘導、分化成卵子能力的卵泡組織,且證實其具有生殖細胞基因表現,登上了《Human Reproduction (人類生殖)》期刊封面。

2005年,臺灣幹細胞學會邀請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到臺灣演講,隔年他發表從體細胞重新編程成為iPS細胞,何弘能於是認為,臺灣也應該來發展iPS細胞技術。而且還經歷過4次公聽會,最後排除涉及宗教(如只有上帝才是萬能)的爭議才經中譯統一稱為「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

全球第一個龐貝氏症iPS細胞株

何弘能接著在臺大利用iPS細胞進行藥物開發跟特殊疾病研究,鎖定了龐貝氏症。他和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黃祥博、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郭紘志博士合作,成功從龐貝氏症患者的皮膚細胞中,建立出全球第一個龐貝氏症iPS細胞株 (PomD-iPSCs)」。

何弘能又將iPSC用於藥物篩檢,從幾萬種藥物中選出已經上市20至30年、安全性高的老藥,進一步利用其iPS細胞分化成心肌細胞,成功找出藥物救治心肌病變兒童患者。

何弘能指出,iPS細胞應用發展非常多元,包括藥物療效與安全檢驗、疾病變化研究、醫藥開發研究、基因修飾後進行細胞治療等。但也有許多要面對的挑戰和倫理問題,包括若要更適合臨床應用,仍存在各種細胞誘導、培養、製造等品質問題,此外,還有致瘤性、免疫排斥、遺傳變異導致異質性等疑慮,因此,還需要很長時間及更多Cohort (世代)研究來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