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亞洲細胞治療大會

ACTO 2022重返臺灣!13國細胞治療主席、法規單位齊聚一堂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2-09-22
一連三天的亞洲再生醫療界重大盛會「2022年第十三屆亞洲細胞治療大會」(ACTO 2022),於南港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盛大展開。(攝影/吳培安)

今(22)日,一連三天的亞洲再生醫療界重大盛會「2022年第十三屆亞洲細胞治療大會」(ACTO 2022),於南港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盛大展開。今年大會由ACTO協會與台灣細胞醫療協會(TACT)共同主辦,ACTO大會主席下坂皓洋(Akihiro Shimosaka)也從日本來臺,親臨現場參與盛會。
 
下坂皓洋在致詞中,首先肯定臺灣產、官、學界透過密切合作,讓再生醫療得已蓬勃發展,也成為全球重要的楷模之一。他表示,再生醫療為目前生醫產業中最重要的革新技術之一,他猶記得30年前、1992年在法國小鎭Mulhouse舉辦的周邊造血幹細胞會議中,只有4名亞洲人參與、臺灣僅有陳耀昌教授1人參與,因此他相當樂見如今臺灣能有主辦ACTO的量能。
 
衛福部醫事司司長劉越萍則表示,ACTO年會為細胞治療領域最重要的年會之一,本次研討會中,將針對細胞治療/再生醫療多樣性的最新臨床開發進展、監管策略進行探討。她也指出,政府目前正持續積極佈局更完整的再生醫療政策中,期待透過研討會習得更多相關知識。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則表示,園區相當榮幸成為ACTO 2022的主辦場地;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於2018年成立,在中研院旗下扮演建立生醫強健聚落的重要角色,亦將細胞治療的臨床、研發與製造視為重點發展領域之一。
 
ACTO副主席、TACT榮譽主席陳耀昌表示,ACTO協會與臺灣關係越趨密切,不但經歷了2015年八仙塵爆時,由日本J-TEC公司公司捐贈自體培養表皮細胞(JACE)產品,2017年時任衛福部醫事司司長的石崇良,也在日本ACTO中分享了臺灣即將在2018年正式上路,針對再生醫療的《特管辦法》規劃。
 
陳耀昌表示,臺灣在2013年首次舉辦ACTO會議,原先擬定於2020年再次主辦ACTO研討會。雖因疫情延後至今,但海內、外產官學界的熱情不減反增。
 
本次研討會由ACTO和TACT共同主辦,共規劃15場論壇演講(sessions),邀請13國細胞治療主席與法規單位一同與會,更新各國細胞治療進展與分享各國法規規範。
 
下坂皓洋也在開場演講中,回顧過往產業界開發細胞療法遇到的種種挑戰。例如,使用患者自體細胞的治療雖然有效,但企業很難再將其開發成細胞新藥;在腫瘤細胞治療上,也未建立試驗終點的標準(endpoint standard),他認為最有說服力的效益指標仍然是整體存活期(Overall Survival)。
 

ACTO大會主席下坂皓洋(Akihiro Shimosaka)。(攝影/巫芝岳)
 
下坂皓洋也彙整了當前細胞治療的挑戰。他認為,像是日本的有條件批准(conditional approval)制度,能夠幫助開發業者不至於在臨床三/四期試驗階段因為開發成本過高而卻步,並透過公共保險讓有需要的患者提早使用到細胞治療。不過,下坂皓洋認為對細胞治療而言,迄今還沒有真正建立明確(solid)的批准途徑;此外像是CAR-T這樣的產品,價格還是過高。
 
另外,像是外泌體(exosome)這類細胞治療衍生出來的新興療法領域,雖然已經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黑色素瘤(melanoma)治療上展現效益,但目前只有美國同意進行臨床試驗。此外也面臨到和細胞療法類似的挑戰,包括難以商業化、法規監管批准途徑不明確、如何獲得公共保險(public insurance)納入等問題。
 
下坂皓洋也強調,產學界必須了解法規並沒有辦法超前科學進步的速度,產學界必須透過分享資訊、和法規監管單位合作,來協助新興科學領域建立相關新法規,而ACTO正是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積極促成細胞治療領域的對話,牽起學研、產業、法規單位之間的溝通橋樑。
 
(報導 / 巫芝岳、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