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甲基化藥物會活化致癌基因!?北榮找到關鍵標記偵測療效

撰文記者 劉馨香
日期2022-10-20
由右至左:血液科蕭樑材主任、血液科劉耀中醫師、侯明志副院長、公共事務室吳建利主任(圖:臺北榮總提供)
稱為血癌前期的「骨髓造血細胞分化不良症候群(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目前的治療方式是以「去甲基化藥物(Hypomethylating agents, HMA)」來抑制癌細胞生長。臺北榮總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劉耀中,與跨國研究團隊卻發現,服用該藥物後竟有高達30%到40%患者的「癌基因SALL4」會被活化,成為影響療效的關鍵。研究成果於今年5月發表在國際頂尖臨床醫學期刊《NEJM》。

過去對於無法進行化療及骨髓移植的年長MDS病患,只能以輸血或支持性治療為主,直到2004年「去甲基化藥物」問世後,透過活化原先被癌症壓制的抑癌基因,抑制腫瘤細胞生長來延緩疾病惡化成血癌,患者存活率獲得明顯改善。

然而,劉耀中指出,只有約50%患者有治療反應,且藥物效果平均持續1~2年,一旦藥物無效或進展成血癌,則存活率平均只剩半年。

同樣用藥,為何治療效果有明顯差異?劉耀中赴美進修時,與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波士頓哈佛幹細胞研究所、義大利與中國等研究人員合作展開跨國研究,找到關鍵生物標記「癌基因SALL4」,可偵測治療成效。

研究在MDS患者使用「去甲基化藥物」後,透過抽取骨髓血液做「核酸檢測(PCR)」發現,高達30%到40%的人的癌基因SALL4會被活化,這些SALL4表現上升的患者,預後較差,且整體存活率下降;相對地,若患者SALL4表現下降,則整體存活率上升,且疾病痊癒機會增加。

比較癌基因SALL4在使用「 去甲基化藥物 」後的表現高低發現,SALL4 表現上升的病患,其死亡風險可增加3到6倍 。

研究也發現,癌基因SALL4不只在骨髓血液中可發現,肝癌、胃癌、腸癌與乳癌的癌症組織中也都能發現。

劉耀中表示,過去醫界一直認為「去甲基化藥物」對人體的作用機轉是以「抑制癌細胞生長」為主,但這項研究成果發現,「去甲基化藥物」不僅能抑制腫瘤細胞生長,同樣也可能會啟動人體的致癌基因作用。癌基因SALL4可作為藥物治療抗藥性或評估療效好壞的判斷依據。

劉耀中表示,未來MDS患者使用「去甲基化藥物」後,可能可透過抽取骨髓血液,就能有效偵測治療成效。未來研究團隊還計畫跟國外合作,希望能開發新一代標靶藥物;或是與目前現有的其他抑制癌蛋白藥物併用,透過了解藥物對癌基因SALL4的致癌或抑癌作用表現,進一步找出對患者最適合的用藥建議組合。

論文:https://www.nejm.org/doi/10.1056/NEJMoa2119771

(報導/劉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