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氏阿茲海默症臨床3期再次失敗! 激勵對手百健、禮來股價上漲

撰文記者 李林璦
日期2022-11-15
羅氏阿茲海默症臨床3期再次失敗! 激勵對手百健、禮來股價上漲
美國時間14日,羅氏(Roche)和MorphoSys宣布,其開發靶向類澱粉蛋白(amyloid)的藥物gantenerumab在兩項早期阿茲海默症臨床3期試驗中宣告失敗,不僅未達到延緩臨床衰退的主要終點,降低β-類澱粉蛋白的濃度方面也低於預期。
 
消息一出,羅氏股價下跌3.98%,MorphoSys則重跌29.21%,但投資人對阿茲海默症領域還十分看好,轉而押注在其競爭對手百進(Biogen)與衛采(Eisai)身上,百健股價上漲3.32%、衛采股價上漲5.61%;禮來(Eli Lilly)上漲1.35%;Prothena Corporation上漲6.91%。
 
Gantenerumab是羅氏從MorphoSys授權而來,先前用於治療阿茲海默症臨床3期試驗失敗,但羅氏堅信是劑量問題而重啟該藥物的臨床試驗,並調高的劑量,但卻再次失敗。
 
羅氏本次公布的兩項臨床3期試驗為Graduate 1與Graduate 2,兩項試驗共約有2000名受試者參與,受試者隨機接受抗體藥物gantenerumab治療或安慰劑,並進行長達2年的追蹤與檢查。
 
結果顯示,受試者透過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SB)評估後,治療組與安慰劑組相比,在Graduate 1試驗中,可減緩臨床認知功能下降8%,而在Graduate 2中,則僅減緩6%,且兩項試驗數據皆不具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改善。
 
羅氏在失敗之後,其子公司基因泰克(Genentech)也開始踩剎車,暫停了一項從3月開始進行的獨立臨床3期試驗SKYLINE。
 
基因泰克表示,將停止所有使用gantenerumab治療早期阿茲海默症的研究,並暫停SKYLINE的受試者招募和給藥。
 
羅氏神經退行性疾​​病全球負責人Rachelle Doody表示,這兩項臨床試驗的失敗並不代表要推翻類澱粉蛋白沉澱造成阿茲海默症的理論,失敗的原因可能是因為gantenerumab無法去除足夠的類澱粉樣蛋白,所以無法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而百健和衛采的lecanemab以及禮來的donanemab則可以辦到。
 
隨著羅氏退出阿茲海默症市場,百健和衛采的lecanemab以及禮來的donanemab兩項藥物成為該領域的領導者,雖然百健先前獲批准的Aduhelm因藥價和有效性在市場上挫敗,但美國投資公司William Blair分析師Myles Minter預測,若明年lecanemab獲批准,到2030年時,lecanemab的銷售額將高達85億美元。
 
衛采與百健已在今年9月發表lecanemab臨床3期試驗結果,達到臨床主要及關鍵次要終點,顯著減緩27%認知功能衰退,並已於今年5月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出生物製劑查驗登記申請(BLA),預計有望於2023年第一季獲批准。
 
參考資料:https://www.morningstar.com/news/marketwatch/20221114281/one-alzheimers-drug-has-failed-but-investors-are-still-betting-on-biogen-and-lilly-treatments

(編譯/李林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