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GCBME/TSBME/BISC

臺精準健康產業如何發展?司徒惠康:政府需有決心、可借鑑新加坡

撰文記者 劉馨香
日期2022-12-15
攝影/劉馨香
今(15)日,為期3天的2022年全球生物醫學工程年會(GCBME)、臺灣生物醫學工程科技研討會(TSBME)、SPIE國際光電工程生醫影像與感測會議(BISC)正式啟動。三大醫工領域會議今年首次聯合舉辦,在第一天上午以齊聚產官學7名專家探討精準健康展開序幕。
 
在精準健康論壇一開始,由中研院院士楊泮池介紹臺灣精準健康的發展概況。他表示,精準健康被列為六大核心戰略產業之一,政府透過政策獎勵、產品輔導、法規調整、國家型計畫等方式大力扶持。臺灣生醫產業總營收在2021年達到3354億元,其中就屬醫療器材和健康福祉領域營收最高。
 
楊泮池認為,「精準醫學」目標是為已經生病的患者提供精準的治療,但「精準健康」的目標更為重要,要讓亞健康族群、健康族群不要步入疾病。
 
楊泮池表示,從預測、監測、診斷到治療,許多ICT業者、電子五哥都積極投入跨域合作開發,臺灣已經有許多很好的研發成果。例如,廣達電腦與榮總醫療體系合作開發出AI心律不整判讀模型,英業達與馬偕醫院共同發展遠距照護、醫療物聯網產品等。
 
楊泮池表示,臺灣還需要加速精準健康和智慧醫療的落地和國際化,作法包括加強基礎建設的革新、建立數據交換和整合的機制、接軌國際的審查與認證標準、協助新科技導入至臨床場域驗證等。
 
國衛院院長司徒惠康則強調,臺灣要發展精準健康產業,首先政府需有決心,提供強而有力的政策工具,其二是各個學研單位的能量太小,需更有效率地整合,其三則是產業界需確實地參與進來,成果才有助於落地應用。
 
司徒惠康表示,新加坡即為令他印象深刻的範例,即使在基因體研究上起步較慢,也以飛快的速度追上。新加坡一開始先從概念驗證(Proof of Concept)開始,再到價值驗證(Proof of Value),以少於一萬的收案人數,確認基因體資訊是否能與臨床處置相結合;最後,再進階到規模驗證(Proof of Scale),研究如何放大到十萬人、五十萬人的規模。
 
他也舉例,基隆長庚醫院擁有長期的社區醫學收案資料,透過國衛院的多體學分析研究(包含基因體、代謝體、轉錄體、微生物體等),再結合宏碁集團的AI團隊,三方合作開發出多種代謝疾病的智慧預測系統。
 
司徒惠康說:「整合不同單位的能量,讓我們能做更多事!」


 
國科會科技辦公室副執行秘書沈弘俊表示,除了「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推動方案」加速推動精準健康之外,政府也推動高齡科技產業,以及積極扶持生技CDMO(委託開發暨生產服務),包含核酸藥物、mRNA疫苗、醫療器材等,盼打造生技界的台積電。
 
華碩雲端暨華碩健康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漢章分享,華碩積極發展智慧健康穿戴裝置,昨日才剛推出全新的健康手環,小巧的裝置就能提供心電圖、脈波指數、指尖血氧、心率等功能。這項產品展現臺灣高密度製造能力,同時也是和多個單位合作、整合才能孕育而出。
 
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執行長吳忠勳則提出,為了促進精準醫療,發展檢測、診斷相關的試劑和儀器相當重要,臨床大數據的擁有者,應該主動關注產業所需,讓資料被更多地應用,而不是讓業者自行尋找資料來源。
 
中華民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長賴健文指出,醫療機構中聘雇的醫療器材從業人員,目前並無法規規範,因此他們正在推動「醫學工程師法草案」,盼提升使用醫療器材的安全、效益與監督管理,也給予醫工系所學生未來就業的方向。
 
工研院副總暨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林啟萬表示,去年臺灣的整體生技產業營業額成長10%,其中醫療器材成長高達22%,成長動能很高。由於國際醫材大廠追求併購(M&A),臺灣廠商的創新產品可以以被併購為目標,但廠商建立的技術平台,則是發展醫材CDMO非常重要的基礎。
 

健康產業商模挑戰:早期釐清payer

 
而在Q&A時間中,針對產業至今尚未解決的商業模式挑戰,楊泮池強調新創公司不管是開發新藥、醫材或是穿戴式裝置,都要在開發早期就釐清「誰是Payer?」、充分了解健保給付、外溢保單、自費市場規則,針對臨床領域需求的痛點開發,才不會遇到東西很好、卻沒人買的窘境。
 
林啟萬則指出,從產品取證到獲得保險給付,這中間有一個重要的健康效益評估(Health outcome assessment)環節,目前這個領域的醫工人才還很少;不過他也提醒,隨著醫材開發法規門檻越來越高,以前將產品推到取證花3千萬元,現在可能要6千萬元,若要打進國際市場還會更貴,或許未來併購、壯大資金將會成為必要。
 
賴建文也表示,衛福部近年在法規鬆綁做出許多進展,特別是鬆綁醫療法人投資限制;政府也在去(2021)年10月整合各界資源,成立「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並與日本卓越醫療法人機構(MEJ)成為合作夥伴,前進東南亞醫療市場,未來值得期待。
 
此外,現場也有與會學生對生醫工程領域的未來就業提出關切。同樣是醫學工程背景的吳漢章認為,生醫工程是高度跨領域的學門,整合和跨領域對話的能力,對於生醫科技產業中不可或缺的PM人才(專案管理/產品經理)非常重要;賴健文也表示,過去的醫院運作模式比較像公務員體系,但現在也積極招募創新人才,使得能夠配合醫師的跨領域人才更顯重要。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