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6醫院TCTC聯盟臨床試驗有望改寫標準治療 大腸息肉冷切術後出血率較低

撰文記者 劉馨香
日期2023-03-23
(圖/國科會提供)(左起):臺大醫院內科部張立群醫師、嘉義基督教醫院腸胃科主任周莒光主任、三軍總醫院肝膽腸胃科陳鵬仁主任、國科會生科處楊台鴻處長 、國科會陳儀莊副主任委員、臺灣大學醫學院內科邱瀚模教授、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張吉仰副院長、義大醫院內視鏡科李青泰主任及團隊成員
今(23)日,國科會表示,在其推動的臺灣特定疾病臨床試驗合作聯盟計畫(Taiwan Clinical Trial Consortium, TCTC)的支持下,以臺大醫院為首的6家臺灣醫療院所首次證實,針對1公分以下的大腸息肉,冷切相對於熱切,可降低術後出血機率。該研究已刊登於美國內科醫學會(ACP)官方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有望改寫標準治療。

國科會表示,這是首次以術後出血作為主要療效指標(primary endpoint),在大腸鏡診療場域進行的大規模隨機分派試驗。結果證實,以不通電方式切除(冷切除)1公分以下大腸息肉,可以顯著減少術後發生延遲性出血相關併發症的風險。研究成果除了刊登於《內科學年刊》,亦獲得美國內科醫學會發佈新聞稿介紹,受到國際高度矚目。

傳統上以大腸鏡切除息肉,均以金屬線圈套住病灶後通電切除;由於通電除了比較容易切割組織之外,也同時燒灼血管,因此,被理所當然認為可以減少術後的出血併發症。

然而,臨床上大腸鏡息肉切除術後的出血並不少見,甚至有病患因而必須輸血。臨床醫學界一直苦思如何減少出血相關併發症,國外已發現冷切除似乎比較不會傷及深層血管,術後傷口也比較不易紅腫發炎,因而被認為可以降低出血的風險。

不過,過去比較熱切與冷切方式的相關臨床試驗,主要療效指標都是病灶切除完整度與施術時間等,一直沒有以出血為主要療效指標、且受試者人數足夠的大規模臨床試驗,來驗證冷切在降低術後出血的效益。

因此,在TCTC規劃下,由臺大醫院內科部邱瀚模教授擔任試驗計畫主持人,集結臺大醫院、輔大醫院、三軍總醫院、臺大新竹分院、嘉義基督教醫院以及義大醫院等6家醫療院所,合力進行大腸鏡息肉切除術後出血的臨床試驗。

國科會表示,本研究在2018年至2020年間進行,共納入4,270名在接受大腸鏡時發現4至10公分息肉的受試者,當中2,137名分派至冷切組,2,133名分派至熱切組。

結果顯示,冷切組與熱切組分別有8名(0.4%)與31名(1.5%)受試者在切除息肉後發生出血,還分別有1名(0.05%)與8名(0.04%)受試者發生嚴重出血者;兩組差距十分懸殊。

值得注意的是,冷切組的出血幾乎集中在術後兩天內,而熱切組則遲至術後第九天仍有出血(且為嚴重出血)。

在其他次要療效指標(secondary endpoints)方面,冷切除的施術時間明顯較低,術後到急診求診與必須住院的比例也明顯較熱切組為低。而在治療效果方面,病灶切除完整度與息肉檢體回收率方面,兩組則並無差異。

國科會表示,本研究並未排除服用抗血栓藥物與同時罹患超過1公分的大型息肉者,因此受試者族群極具代表性,研究結果的外推性極高。

國科會表示,本研究成果填補了診療實證上的空白,未來勢必會被納入國際間相關指引,同時也將改寫以大腸鏡處置1公分以下息肉的標準治療(standard of care)。

(報導/劉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