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結全球頂尖腫瘤學專家、匯聚最新癌症研究成果與治療趨勢的指標性生技製藥會議「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已於美國時間6月3日正式落幕。環球生技月刊為您盤點在今年的ASCO2025中,8家跨國大藥廠公布了哪些最新動向,特別是抗體藥物複合體(ADC)、雙特異性抗體(BsAb)等備受期待的創新藥物進展。
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
在ASCO2025中,阿斯特捷利康公布了口服選擇性雌激素受體降解劑(SERD)新藥camizestrant,在帶有ESR1突變之HER2-/HR+晚期乳癌患者接受CDK4/6抑制劑治療的同時,相較於搭配傳統乳癌前線治療常用的芳香環酶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以camizestrant搭配CDK4/6抑制劑,更有助於改善無疾病惡化或死亡存活期。
此外,阿斯特捷利康與第一三共(Daiichi Sankyo)共同開發的暢銷ADC藥品Enhertu,在ASCO2025公布的新數據顯示,在治療HER2+晚期或轉移性乳癌患者治療時,若再加上羅氏的抗體藥Perjeta,可讓中位無惡化生存期(PFS)達到超過三年、15%的患者獲得完全緩解(CR),進一步支持其成為此類癌症的一線治療方案。
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方面,阿斯特捷利康的PD-1抑制劑Imfinzi與化療的併用療法,也在名為MATTERHORN的臨床三期研究中,延長早期胃癌及胃食道接合處(G/GEJ)癌症患者的PFS。
默沙東(MSD)
除了與其他大藥廠合作、將Keytruda併用於各種癌症治療的進展,默沙東也在ASCO2025中,公布了旗下ADC藥物Zilovertamab vedotin (ZV),在復發或難治型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的臨床二期試驗結果。
試驗結果顯示,在三個劑量組別中,1.75 mg/kg組別出現了56.3%的客觀緩解率(ORR),不過在該試驗全部的41名患者中,高達98%的患者出現不良反應。默沙東表示,在經過9.8個月的中位追蹤期後,將會選擇1.75 mg/kg做為臨床三期試驗的劑量。
輝瑞(Pfizer)
在ASCO2025期間,輝瑞宣布斥資超過10億美元收購中國三生製藥(3SBio)靶向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SSGJ-707的消息,標誌著輝瑞積極進軍雙重靶點的免疫腫瘤療法。
該藥物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臨床二期試驗數據顯示治療活性,但在20 mg、30 mg劑量組的患者中,超過一半的患者出現嚴重或醫學上的顯著副作用,引起各界對安全性的關切。
此外,輝瑞在2021年7月與Arvinas達成一項超過10億美元的蛋白質降解劑藥物合作。此次ASCO會議中公布的臨床三期試驗結果,則展現了PROTAC降解劑新藥vepdegestrant在帶有ESR1突變的乳癌患者中,與激素療法相比,可使該疾病亞群患者的疾病惡化或死亡風險降低43%。
羅氏(Roche)
在ASCO2025中,羅氏公布了旗下基因泰克(Genentech)的單株抗體藥物Tecentriq (atezolizumab)的最新進展。首先是將Tecentriq與大腸直腸癌化療組合mFOLFOX6併用,能夠顯著改善無疾病進展生存期(DFS),有機會作為帶有DNA錯配修復缺陷(dMMR)之第三期大腸癌的新輔助標準治療。
此外,羅氏與Jazz Pharmaceuticals合作、將Tecentriq與Zepzelca合併療法用於小細胞肺癌(SCLC)一線治療。結果顯示,相較於Tecentriq單一療法,這種合併療法顯著改善了無惡化存活期與總存活期,Jazz也已經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出此合併療法的藥證申請。
必治妥施貴寶(BMS)
必治妥施貴寶在ASCO2025期間,公布了與德國生技公司BioNTech達成高達110億美元的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靶向PD-L1xVEGF雙特異性抗體BNT327,在實體癌治療的臨床開發。該藥目前已經在兩種類型的肺癌治療中進入臨床三期階段。
此次會議中,BioNTech公布了BNT327與化療的合併療法、用於間皮瘤(mesothelioma)治療的臨床二期數據,結果超過半數的患者腫瘤縮小了超過30%,且8名屬於特別困難治療的間皮瘤患者中,有6名出現了緩解反應。
吉立亞醫藥(Gilead Sciences)
吉立亞的ADC新藥Trodelvy,與默沙東的免疫療法明星藥Keytruda的併用療法,相較於Keytruda與化療的併用療法,在三陰性乳癌治療中顯著降低腫瘤進展風險,有望改變這種惡性乳癌治療的治療實務。
此外,吉立亞旗下Kite Pharma也分享了嵌合抗原受體T(CAR-T)細胞療法的最新進展。他們運用由患者白血球製成的CAR-T挑戰難治腦癌——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在靶向EGFR、IL-13Rα2的雙重靶點CAR-T作用之下,13位符合可測量腫瘤標準的8名患者的腫瘤出現縮小,為CAR-T治療實體瘤帶來了新的突破。
安進(Amgen)
安進的雙特異性T細胞銜接劑(bispecific T cell engager)新藥Imdelltra,憑藉著臨床三期試驗DeLLphi-304在患者生存上的改善,在去(2024)年5月獲得美國FDA的加速批准。
在ASCO2025會議中,安進進一步揭露該藥在曾嘗試過鉑類化療的SCLC患者治療中,存活率比化療提高了40%、安全性更高,且患者存活期為13.6個月,化療組則是8.3個月,這些數據將有望使該藥在未來有機會取得FDA的正式批准。
百濟神州(BeOne Medicines)
去(2024)年底宣布正式從「BeiGene」更名為「BeOne Medicines」的百濟神州,並公開了兩項新型乳癌候選藥物的早期結果。首先是靶向B7-H4的新型ADC潛力新藥BG-C9074,在首次人體的臨床一a期劑量遞增試驗,初步結果顯示,BG-C9074在包括乳癌在內的B7-H4陽性晚期實質腫瘤病患中,顯示出可控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第二項是新型CDK2抑制劑BG-68501,同樣在晚期實體癌治療的首次人體臨床一a期劑量遞增試驗中,顯示出可控的安全性和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