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US BIO 論壇報導—「生物防衛需要政府與產業合作」

生物防恐升溫 美積極尋求生物防衛廠商建立多元供應合作

撰文記者 王柏豪
日期2025-06-17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美國ASPR參謀長Mark O'Neill 於2025 US BIO論壇表示:政府現在迫切需要和醫療對策(MCM)的創新生物技術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係。
2025 US BIO 大會首日(美國時間16日)面臨國際關係衝突加劇、生物恐戰威脅也日益升高威脅,今年北美生技展開幕會議論壇首場,就匯聚專家舉行了一系列關於生物防衛(Biodefense)的專題討論會。專家倡議,「生物技術對美國生物防禦的貢獻,只有透過公私合作夥伴關係才能得到支持,但公共部門必須提供足夠的支持,私部要準備好可持續性地提供服務。」
 
如何擴大醫療對策的規模、何利用新興技術和平台、如何擴大生產能力,以及如何加強公私部門合作,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生物威脅,現在成為美國推動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部屬,論壇也希望匯聚專家獲得切實可行的建議,使其能力與美國政府的優先事項保持一致,並為建立具有韌性的國家生物防衛基礎設施做出貢獻。
 
生物技術創新組織(BIO)傳染病政策副總裁艾米莉·惠勒(Emily Wheeler)開場表示,BIO作為政府和產業之間的調解者,其職責是包括主辦BIO大會這樣的產業交流活動,這對促進合作至關重要。
 
戰略準備與應變管理局(ASPR)參謀長馬克·奧尼爾(Mark O'Neill)直指,「在生物防衛的真正威脅以及醫療應對措施(MCM)方面,政府確實很需要和行業進行公開對話。特別是與私營部門領導人的合作,對確保大家的健康安全至關重要。」
 

MCM的重要性

 
歐尼爾表示,政府現在最迫切需要的是和醫療對策的創新生物技術公司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加強國家應對流行病或生物恐怖主義等公共威脅所需的藥物儲備。美國政府也正在尋找真正能夠應對這項挑戰的公司,而這樣的團隊必需:產能、生產和持續運作,三者同時都能兼顧。
 
專家也一致認為,提供生物防禦解決方案的公司,必須是可靠的供應商,並且也能夠將新的 MCM 合理地商業化。
 
ASPR工業基礎管理和供應鏈中心(Deputy Assistant Secretary and 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Industrial Base Management and Supply Chain,IBMSC)主任阿琳·喬伊納(Arlene Joyner)表示,「關鍵藥物現在是美國最大的弱點之一,在緊急情況下,印度和中國如果關閉大門,美國就有大麻煩了,因此,我們需要研究如何自行建立這些關鍵藥物的供應來源,維持基本藥品生產的能力。」
 

多元化供應鏈的重要性

 
IBMSC高級顧問喬·哈梅爾(Joe Hamel) 也指出,確保充足供應的另一個作法,就是支持多來源的供應鏈,不能只一家製造商可以提供關鍵藥物。
 
一家專注與國防部 (DoD) 合作的承包商Blu Zone Bioscience & Supply Chain Solutions 創辦人維克·蘇亞雷斯 (Vic Suarez) 表示,目前不斷變化的軍事威脅意味著未來戰鬥部隊不會以單一中央指揮部為中心,必須能夠彈性地透過幾個小型基地為單位來開展行動。
 
「因此,公司正在配合建立更具創造性的醫療對策解決方案,讓我們可以在距離數千英里外的船上或島嶼上,也能提供必需的藥品,無論是小分子還是生物製劑。」
 
IBMSC首席供應鏈策略師韋蘭.庫克(Wayland Coker)也呼籲,「業界需要持續與 ASPR 進行對話,或透過一系列其他措施和計劃來參與政府的合作。、
 
國防部成員表示,儘管和國防部合作存在官僚主義的挑戰,因為開發過程的每個步驟都可能需要大量的許可和行政程序。但國防部仍推出了一些變通方法,例如其他交易授權 (OTA) 安排等,以減少一些繁瑣的手續,促進與商業機構的合作。
 

未來大流行


由於在上一次疫情中,全球有1490萬人喪生,全球經濟損失數萬億美元。與會專家都倡議,「需要為下一次疫情做好更充分的準備。」

專家也指出,許多真正的生物防衛捍衛者,都已經不再國會任職,政府有必要趕快恢復已經失效的計畫---《大流行病全災害防範法案》(PAHPA) 。
 
此外,因應極有可能引發下一次大流行的病原體,也需要使用抗病毒藥物來對抗。目前在13個備受關注的病毒家族中,有兩種​​病毒的潛在抗病毒藥物正在研發中。政府也需要支持開發那些不會大量銷售,但在需要時隨時可用的藥物。
 
專家一致認為,為了在全球衛生和生物安全對策做出快速反應,需要支持全球合作,以確保美國境外的生物安全,因為,國外的疫情可能演變成影響每個人的大流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