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總覽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2025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5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2025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2025
日本生技展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雜誌專題
各期專題列表|雜誌線上看
2025臺灣生醫女掌門人 Top10票選出爐
太陽西邊升起 印度生醫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購買出版品
編輯部公告
產業活動
活動列表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名人錄
人物專訪
人物專訪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人物
夏尚樸
生技中心
南港育成中心
夏尚樸 帶領南港育成中心草創轉型
2017-09-15/
記者 陳堂麒
南港生技育成中心成立至今已逾13年,期間育成超過80家生技公司,包含:台灣微脂體、順天醫藥、彥臣、懷特新藥等,畢業的生技公司有47家,其中有7家已上市上櫃,促成投資金額逾57億元,今年1月起由生技中心接手自主營運。南港生技育成中心從草創、轉型到茁壯,幕後的推手正是南港生技育成中心主任-夏尚樸。在生技中心服務數十載的夏尚樸,即將屆齡退休,生技中心特別在今日(9月15日)舉辦歡送茶會,多家育成廠商包含...
人物專訪
特色文章
人物
李伯璋
腎臟移植
洗腎
醫療奉獻獎
李伯璋/推動器官捐贈 讓利他變捨得
2017-09-07/
專欄:李伯璋
專訪╱聯合報醫藥記者劉嘉韻(元氣網提供)健保署十七樓署長辦公室裡,一幅優雅的表框書法懸掛在最顯眼處。「不要想太多,以平常心努力做事,別人看得到」,這幅書法並非出自名家,也不是摘錄歷史偉人的名言錦句,平實淺白的口語顯示辦公室主人、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從醫數十年來的心境:「凡事一步一腳印、努力做就對了。」「牆上掛的這句話,是我哥哥勉勵我的生命態度。」身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腎臟移植權威,...
人物專訪
特別企劃
翁啟惠
人物
生醫推手
翁啟惠:我的醣科學 研究之路
2017-08-21/
特邀作者
2016年1月,美國總統歐巴馬在國情咨文中強調美國應該要領先世界,本著挑戰不可能任務的精神,發展根治癌症的方法,就是目前的「國家癌症登月計畫」(NationalCancerMoonshot)。臺灣由於在癌症基因體研究已累積深厚的資源與成果,是美國癌症研究院邀請參與的國家之一。我所致力研究的醣分子不僅廣泛存在於細胞中,也和許多疾病有關,意外引導我走向以醣科技發展治癌及傳染性疾病新藥的開發。撰文/翁啟...
人物專訪
人物
林啟萬
工研院生醫所
生醫推手
林啟萬主張「科文創新」打造醫材聚落
2017-08-21/
記者 蔡立勳
上任屆滿4個月,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是國內橫跨電機與醫學工程的人才之一,銜命接任所長,顯見臺灣ICT結合醫材發展,必是一大趨勢。他表示,將以「科文創新、醫病雙贏」為主張,引領臺灣創新醫材發展兼具人文,並持續推動生醫所成立衍生公司,在新竹打造產業聚落。撰文/蔡立勳4月21日,工業技術研究院召開記者會,院長劉仲明正式宣佈,臺灣大學醫工所教授林啟萬,出線接掌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劉仲明表示,林啟萬的...
人物專訪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人物
顧曼芹
bioladytw
展旺生技
生醫女力
雙A策略三年讓展旺轉虧為盈 顧曼芹被封台灣藥廠女「艾科卡」
2017-08-17/
記者 王柏豪
30年跨國藥廠背景、熟稔FDA藥物審查程序的顧曼芹,臨危受命空降接任展旺生技董座,她啟動轉型升級作業,短短三年之內,展旺成功轉虧為盈,從連年虧損,到今年上半年已經達成0.24EPS獲利,同比去年成長42%,且連續三季創新超、進入獲利、逐季成長。顧曼芹擬定「雙A策略」,以明確的市場策略及專注地執行力,帶領原來都不是自己團隊的展旺成功衝破困境,公司也從原料藥廠廠轉型成為困難學名藥、新型抗生素藥物開發,...
人物專訪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人物
魏耀揮
魏耀揮榮屆一手創辦的馬偕醫學院校長 轉任彰基「粒線體醫學及自由基研究院」院長
2017-07-28/
記者 王柏豪
2009年從無到有創辦馬偕醫學院,並擔任第一、二任校長,魏耀揮於昨(28日)下午在師生為其舉辦的榮退感恩禮拜中,退休卸下校長一職。但魏耀揮退而不休,將持續專注他一生鑽研的粒線體醫學研究,應彰化基督教醫院郭守仁院長邀請,八月一日起轉任該院新成立的「粒線體醫學與自由基研究院」院長。28日下午,馬偕醫學院三芝校園國際會議中心內,溫馨的詩歌傳頌飄揚,將於7月31日起屆滿退休的校長魏耀揮,被師生感恩與祝福圍...
人物專訪
封面故事
專題報導
特色文章
賴正光
BioLegend
賴正光在聖地牙哥寫下「生技傳奇」
2017-07-24/
記者 蔡立勳
賴正光,不少臺灣人對他陌生,但全球免疫學界無人不曉。他創立的BioLegend,是全球第二大抗體供應商,而第一大的BD,則收購了他早期創立的公司。2019年5月,賴正光打造的「BioLegend園區」將啟動,一舉匯聚全球5位免疫療法權威站臺。歷時15年,Biolegend正在聖地牙哥寫下「生技傳奇」,向全球發光發熱。撰文、攝影/蔡立勳這兩年,免疫療法不斷在全球的難治疾病創造「傳奇」,也吹起了旋風,...
人物專訪
CEO報告
彭士豪
全宇彭士豪 大馬最年輕農業科技家
2017-06-21/
記者 李虎門
在馬來西亞創立17年的全宇生技,於6月8日回臺上市掛牌,以69.9元開出紅盤,漲幅達33%。隨父親到大馬經商,最後翻轉父業,董事長彭士豪從電機跨入農業生技,不到40歲被受封為馬來西亞最年輕拿督,現在更成為馬國科學部(MOSTI)委任的綠色農業科技顧問。文/李虎門 圖/蔡立勳棕油產業長期以來都是馬來西亞的經濟支柱,並成為世界第二大棕油生產及出口國。然而,在密集的種植環境和日漸粗放的管理下,油...
人物專訪
CEO報告
陳仲竹
陳仲竹:「創業之前,先透徹了解想解決的問題。」
2017-05-18/
記者 蔡立勳
成立近6年的萊鎂醫材,旗下「負壓式睡眠呼吸中止治療裝置」去年在歐洲上市,打破國際大廠壟斷市場現狀。執行長陳仲竹從機械跨入生醫,到成為國內醫材創新創業的成功代表,他是如何帶著「切身之痛」走過舉步維艱的創業之路。文、圖/蔡立勳這幾年,「創新創業」風潮在台灣鋪天蓋地,一時間,許多人搖身一變都成了「創業家」。在生醫產業中,醫療器材的創業風氣最為興盛,不過,像陳仲竹一樣,背負「切身之痛」踏上創業之路的人,或...
人物專訪
封面故事
熱門焦點
特色文章
腦科學
BiotwNews
BioICT
江安世
生醫推手
江安世建置「人體3D Google map」
2017-04-20/
記者 陳欣儀
以全球第一個果蠅腦神經網路影像資料庫蜚聲國際的江安世院士,是台灣本土科學家揚名國際的範例,他堅持不跟風,實踐自己夢想的科學,繼建置果蠅腦神經圖譜後,積極組建「人體3DGooglemap」計畫跨領域合作,開發具突破性的未來科技,讓台灣的腦科學研發成果在國際佔領關鍵地位。 文/陳欣儀「大腦究竟是如何工作的?」為許多腦神經科學家尋求解答的問題。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暨腦科學研究中心主...
人物專訪
大陸生技
姜廣策
人物
德傳基金董事長姜廣策: 「專注、勤奮,我投資希望。」
2017-04-20/
記者 鄔麗.巴旺
成立至今3年多,德傳基金已募集5檔基金,幾乎一年一檔新基金,累計管理基金規模已超過10億人民幣。創辦人姜廣策沒花過一毛錢行銷,沒做過一場募資路演,甚至連個PPT介紹都沒有,卻寫下中國二級資本市場史無前例的紀錄。這位人稱的「醫藥一哥」接受本刊專訪,分享其完勝的投資心法,他將於4月底率領中國一批重量級醫藥企業接班人首度來台參訪。文/鄔麗.巴旺德傳基金創辦人姜廣策在2010年任職上海從容投資管理基金經理...
人物專訪
大陸生技
華大基因
基因定序
郭台銘
尹燁
專訪華大基因CEO 尹燁:「偉大的公司要麼是『瘋子』要麼是『騙子』」
2017-03-17/
環球生技
郭台銘的富士康和華大基因攜手,基因定序產業是否引領石破天驚的變革,業界正密切關注。過去近5年內,總計超過50家投資人共計投注了華大基因達72.15億人民幣,在華大基因IPO前的融資中,華大基因估值近200億,但募股書顯示2014年利潤只有2,800萬元。華大基因未來的盈利預期到底如何?文/盧麗濤 責任編輯/許敏近期,郭台銘率富士康科技集團一行參訪華大基因,雙方將展開全方位的戰略合作。富士康將替...
第一頁
上一頁
12
13
14
15
16
下一頁
最後頁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製藥需求漸趨複雜! CDMO應提升自身專業能力、提早備戰
學術清洗?還是失落的知識殿堂?
【影音】臺灣生醫新創CEOs高峰會 百位CEO齊聚!
從科學家到操盤手 永昕陳佩君 打造高門檻生物藥生產基地
40多年股市駭浪歷史浮沈錄 見山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