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HOME
  • 新聞
  • 服務
  • 訂閱
  • 廠商
  • EN
  • 關於
  • 下載 APP
  • 聯絡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生醫新聞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醫療科技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新知
    • 政策法規
    • 應用生技
    • 論壇報導
    • 新聞集錦
    • GBI International
  • 商情中心
    • 產業分析
    • 公司重訊
    • 漲跌排名
    • 生醫永續
    • 查找廠商
  • 焦點人物
    • 生醫人物
    • 人物專訪
    • 國際報導
    • 專家觀點
    • 生醫名人錄【影】
    • 編輯專欄
  • 創業投資
    • 新創動態
    • 投募專區
    • 生醫攬才
    • 【影】技術焦點鏡
  • 展會直擊
    • 論壇報導總覽
    •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2025
    •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5
    •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2025
    •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2025
    • 日本生技展
    •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 產業論壇
    • 海外展會
    • Podcast
  • 雜誌專題
    • 各期專題列表|雜誌線上看
    • 2025臺灣生醫女掌門人 Top10票選出爐
    • 太陽西邊升起 印度生醫
    •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 購買出版品
    • 編輯部公告
  • 產業活動
    • 活動列表
    • 活動快訊
    •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1. 生技名人錄
  2. 人物專訪
人物專訪
CEO報告 林群倫 BioEntrepreneur

安盟生技林群倫: 「創業就是把笨的事情,做到好。」

2017-03-17/記者 楊傑名
台灣新一代生技創業家,林群倫是最常被提起的一位。生科系畢業的他,因緣際會跨入智財領域,後來又投身創投界,7年來,快速累積對技術的獨到眼光與企業經營實戰經驗。兩年前,成立安盟生技,在多項創業比賽屢創佳績,開發之光學同調斷層掃描(OCT)技術平台及產品,目前已蓄勢待發。文、圖/楊傑名2015年1月創立的安盟生技(ApolloMedicalOptics,AMO),是以台大光電所教授黃升龍的「晶體光纖寬頻...
人物專訪
CEO報告 簡海珊 全福生技 人物 生醫女力

全福生技簡海珊:「新藥公司非一人可就,需經驗、信任與寬容。」

2016-12-15/記者 楊傑名
全福生技董事長兼總經理簡海珊,在新藥開發約有30年豐富經驗,曾在Sanofi及J&J等國際藥廠任職,她在求學與工作期間曾遇到許多波折,不過也因她努力的態度及虔誠的信仰得以一一克服,2010年懷著想創業的夢想回台,輾轉在法人及業界歷練,於2013年成立全福生技,取其「全載福音」及圓滿喜樂之意,希望能開發民眾可負擔的高品質藥物,也間接培育台灣高階整合型人才。文、圖/楊傑名於2013年夏天成立的...
人物專訪
CEO報告 曾錙翎 bioladytw 新穎生醫 生物標記 人物 生醫女力

新穎生醫曾錙翎:「做研究要一步一腳印,越穩,失敗機率就越低。」

2016-11-18/記者 蔡立勳
擁有美國冷泉港實驗室、國家癌症研究院多年研究資歷的曾錙翎,回台後專注生物標記發展,於2013年獲頒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的創新女傑獎。十餘年開發的技術平台於2014年第三季衍生新穎生醫。曾錙翎在冷靜CEO與熱情科學家之間取得平衡,要逐步將新穎推向國際舞台;而與歐洲大藥廠百靈佳殷格翰的合作成果,亦陸續於國際糖尿病聯盟亞太年會、美國腎臟醫學會年會中發表。文/蔡立勳 圖/楊傑名2014年10月,衍生自工業...
人物專訪
CEO報告 顧曼芹 生醫女力 人物 biolady

展旺生技顧曼芹:「科學和標準來自數據產生的過程。」

2016-10-14/記者 蔡立勳
30年跨國藥廠背景、熟稔美國FDA藥物審查程序的顧曼芹,臨危受命接任展旺生技董座迄今兩年餘,不僅讓公司順利轉上櫃,旗下美洛培南針劑產品亦取得FDA簡易新藥銷售許可,並與全球前五大藥廠之一合作,正式進軍歐美市場,讓這家全球前三大的培南藥廠,在她3年不到的任內中營運由負轉正。編按:本文採訪於2016年,展旺已更名為松瑞製藥,顧曼芹女士現職顧德諮詢總經理。文、圖/蔡立勳2004年,曾任台灣神隆研發部副總...
人物專訪
CEO報告 楊青山

京冠生技楊青山:「引領農業生技『無廢與再生』。」

2016-09-15/記者 蔡立勳
2016年美國BIO展,京冠生技在董事長楊青山秉持「古為今用」的精神下,以醱酵技術結合農牧業副產物,打出標榜「無廢與再生」的「循環經濟」模式,在當地華文媒體報導中一枝獨秀;並受邀於9月中旬參與法國最大的畜牧展,分享循環經濟下的新農業思維。成立15年,楊青山持續帶領京冠挖掘「大地的寶藏」,預計於近期自創櫃板轉興櫃。文/蔡立勳圖/陳堂麒近幾年,全球重視資源能否重新再利用,推動政策不斷上路,由上到下都興...
人物專訪
CEO報告 黃文英 順藥 人物 黃文英 順天醫藥 bioladytw 生醫女力

黃文英:「有心走過R&D的每個階段,才能讓視野變寬。」

2016-08-16/記者 蔡立勳
對許多生技圈人士而言,黃文英是個陌生面孔,不過旅美30餘年的她,曾任職GSK、Sanofi等國際藥廠,參與開發而成功上市及授權的藥物高達7個。2013年底,她應晟德大藥廠董事長林榮錦之邀,返台接掌順天醫藥生技,要以在產業累積的「通才」經驗,帶領順藥朝永續經營的目標前進。編按:本文採訪於2016年,黃文英博士現職安基生技董事長兼總經理。文/蔡立勳 圖/楊傑名甫於2016年7月22日通過證券櫃檯買...
人物專訪
CEO報告 石英珠 人物 景凱生技 biolady bioladytw 生醫女力

石英珠:「方向對了,就能把馬拉松跑完。」

2016-07-15/記者 楊傑名
景凱生技執行長石英珠是近年浮出檯面的新世代女性生技CEO,她積極參與國際肝病相關學術會議,讓台灣在下一波新型態肝病新藥開發上,爭取於國際間的發言機會。石英珠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第一屆校友,在英國取得博士學位後,進入工業技術研究院醫藥技術組服務,短短一年即成為最年輕的計畫主持人。2013年,石英珠的團隊被延攬加入甫成立2年的台灣景凱,從科學家到CEO之路雖非預期,但她藉由產業經營機會,積極實現自己的...
人物專訪
CEO報告 黃純瑩 人物 生醫女力 biolady 東曜

東曜藥業黃純瑩: 『提供合適而非最貴的治療方案。』

2016-06-24/記者 王柏豪
2010年7月,東曜藥業(現屬台灣晟德集團)在蘇州工業園區正式啟動了專業抗癌藥廠的籌建,如今,東曜已手握5個藥物進入臨床申報階段,2014年獲得中國高新技術企業。東曜總經理黃純瑩站在一片漫漫田地前、帶著頭盔鍬下建廠第一窪土⋯,每個角落與營運環節,處處可見黃純瑩深植的醫藥經營文化理念,也為晟德集團的中國佈局鞏固了根基。編按:本文採訪於2016年,黃純瑩女士現職東曜藥業執行董事/董事會副主席,專注進行...
人物專訪
人物 魏耀揮 生醫推手

魏耀揮帶出「像農夫的醫學生」

2016-05-18/記者 陳欣儀
馬偕醫學院校長魏耀揮,是聞名國際的粒線體醫學研究專家,在台灣第一波生技起飛時,擔任國科會生物科學發展處處長,為今日台灣生技產業基礎的發展貢獻許多心力。他受恩師的影響,接受上帝呼召創辦馬偕醫學院,以熱愛踩著土地的精神帶出「土親、人親、故鄉親」的醫學生。文/陳欣儀 圖/陳堂麒馬偕醫學院前校長魏耀揮是國際知名的粒線體醫學研究學者,研究是他的本業和興趣,過去近40年的研究生涯中,在國際期刊發表近350...
人物專訪
人物 章修綱

章修綱20年創業路 期許「30年磨一劍」

2016-03-15/記者 吳靜芳
近兩年,生寶生技轉投資公司瑞寶、生控陸續浮上IPO市場,成為焦點。創業20年,章修綱從創立瑞安大藥廠,再投入生寶幹細胞儲存,如今領域遍及動物疫苗、免疫療法到新藥研發,今年還將衍生細胞療法新公司…生寶集團已在台灣生技開枝拓葉,成為台灣生技集團化發展的代表之一。文、圖/吳靜芳今年1月22日,繼瑞寶基因後,生寶又有一個子公司生控基因(6567)踏進資本市場。開發多個癌症治療型疫苗的生控基因...
人物專訪
人物 黃昭熹

黃昭熹:「建立台灣基因產業生態系,才能爭取國際參賽權!」

2016-03-15/記者 吳靜芳
基龍米克斯總經理黃昭熹幾乎是一部基因定序市場發展的活歷史,20年來,他闖盪大中華大江南北,見過兩岸基因產業的消長與跌宕起伏。去年底,基米併購世基,打響台灣分子檢測產業兼併重組的第一槍,台灣產業發展規模化有了跨步進程。殷鑑產業經驗,他認為,台灣要建立「基因產業生態系」,整合政策、產業鏈,才有機會取得國際參賽權,在接下來的基因產業大戰中殺出重圍文/吳靜芳自2000年人類基因定序草圖完成,帶動基因解碼產...
人物專訪
封面故事 林泰元

林泰元:「『國際化』程度高低,決定台灣生技是否走得出去。」

2016-01-21/記者 蔡立勳
再生醫學是全球醫療與生技發展的未來趨勢,幹細胞研究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曾擔任台灣幹細胞學會秘書長的台灣大學醫學院副教授林泰元,為當前台灣幹細胞研究領域活躍的中生代,他致力推動台灣再生醫學產業化發展及國際化接軌,曾與前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所長游正博合作,主要貢獻在發現新型原始肺部幹細胞是SARS病毒特定的感染對象,證明幹細胞在生物體內具有再生與自我複製功能以外的多樣性的角色。整理、圖/蔡立...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3
  • 14
  • 15
  • 16
  • 17
  • 下一頁
  • 最後頁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生醫名人錄】細胞治療新科技研討會──自動導航細胞在癌症治療的新突破
  • 製藥需求漸趨複雜! CDMO應提升自身專業能力、提早備戰
  • 學術清洗?還是失落的知識殿堂?
  • 【影音】臺灣生醫新創CEOs高峰會 百位CEO齊聚!
  • 從科學家到操盤手 永昕陳佩君 打造高門檻生物藥生產基地

TOP
  • Global Bio and Investment Monthly
  • 讀者服務電話:+886 2 2726 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0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9號2樓之一,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關於我們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名錄/找廠商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訂閱電子報
  • Copyright© 2024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授權申請。隱私宣告Privacy。會員條款User Terms。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