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檢測效益不明、細胞/基因療法

Christine Lu: 新穎療法效益不明 未能納保最大障礙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0-03-31
哈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Christine Y. Lu (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成長於澳洲的Christine Lu從澳洲雪梨新南威爾士大學取得臨床藥理學博士學位,現為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群體醫學系(Department of Population Medicine, Harvard Medical School)暨哈佛格林健保(Harvard Pilgrim Health Care Institute)副教授,並擔任精準醫療轉譯研究中心共同主任。主要研究精準醫療相關之政策、法規、倫理、醫療保險制度等社會醫學議題。

臺灣正快速步向高齡化社會,癌症的治療需求日益增加,而透過各種遺傳檢測(Genetic Tests)針對每個患者遺傳資訊加以分析、做次族群分類,篩選出對應其型別的最佳治療方式,這類個人化的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已經成為癌症治療的新典範(Paradigm)。

不過,健康保險(Healthcare Insurance Payers)並不會買單所有的臨床醫療行為,以對老年人、部分殘疾人或重病患者為對象的美國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 Medicaid)為例,目前也不是所有的遺傳檢測都能獲得給付。

對健康保險付款人來說,支付決策(Coverage Decision)不僅是會牽涉到患者自由意志(Autonomy)或患者權益選擇的問題,而是如何將有限的健康醫療預算大餅,在各種權衡下適當地切得有大、有小,再分給保險人。因為所有的機會,都意味著金錢。

目前聚焦在遺傳檢測與定序服務的可近性(Accessibility)與可支付性(Affordability)議題上,包括:保險支付涵蓋範圍、臨床效益比較及道德影響、實務的推動與障礙、經濟效益分析與評估。其應用大數據的研究成果,對美國健康政策的制定評估有相當貢獻。

此外,Lu也研究多種所費不貲的新興療法及藥物的可近性與可支付性,包括細胞/基因療法(Cellular & Gene Therapies)、特殊藥物(Specialty Drugs)和孤兒藥(Orphan Drugs)等。

  1. 遺傳檢測效益不明為健保支付阻礙

健康保險對遺傳檢測是否列入給付範圍,最大的疑慮在於:這項技術主要是提供「資訊」,但不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