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療 百年一遇的機會來了

撰文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日期2019-01-04
文/楊家俊(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分析師)

大藥廠重押腫瘤免疫治療新藥!上(12)月3日,英國最大藥廠葛蘭素史克(GSK)宣布以溢價60%,每股75美元,總金額高達51億美元的天價,收購在11月因腫瘤新藥臨床試驗不如預期,而股價大跌超過20%的美國生物製藥公司-TESARO。這筆交易導致GSK股價一度重挫7.79%,創下十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值蒸發72.5億美元。GSK花大錢買TESARO的目的為何,成為各方焦點。

TESARO成立於2010年,專注於腫瘤治療,目前唯一上市藥物為一種DNA修復酵素(PARP酶)抑制劑-ZEJULA。去年3月,獲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用於治療復發性上皮性卵巢癌、輸卵管癌和原發性腹膜癌,年銷售額估上看2.38億美元。

Raymond James公司著名分析師 Laura Chico指出,ZEJULA的潛在副作用高過市場上其他PARP抑制劑,未來發展具風險性,正常併購價應該落在其年銷售的10到15倍,然而GSK出價卻達20倍以上。

但ZEJULA是GSK的唯一考量嗎?TESARO其他臨床產品中,有一系列免疫檢查點藥物,包括TSR-042(PD-1抗體)、TSR-022(TIM-3抗體)與TSR-033(LAG-3抗體)等。TSR-042臨床一期資料顯示,在治療子宮頸癌患者上,藥物反應率比Merck的PD-1藥物KEYTRUDA高出11%,達47%,而TIM-3與LAG-3抗體,是被寄予厚望的下一代免疫檢查點藥物,這或許才是GSK真正的劍指之處。

時間回到2014年4月,GSK宣布將旗下全部腫瘤相關產品以160億美元賣給諾華(Novartis),並反向以71億美元購入諾華的疫苗產線。當時消息一出,震撼市場,當年,市場甚至認為GSK將退出腫瘤市場,專注於疫苗。

最近,GSK成長遭遇瓶頸,旗下大產品呼吸系統用藥(Advair)與愛滋病用藥(Triumeq╱Tivicay)市場已漸趨飽和。其中Advair因專利到期,更面臨諸多學名藥廠的挑戰。另一方面,腫瘤領域卻是迎來免疫治療大突破,帶動千億商機讓全球醫藥界為之瘋狂。

以Merck的KEYTRUDA為例,2017年就狂賣了38億美元,2022年估達上百億美元產值。有鑑於此,Merck決定將今年一半以上研發預算投入KEYTRUDA的相關研究,以加速擴大該藥的適應症範圍。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於今年所發布的統計,圍繞KEYTRUDA所進行的臨床試驗數,總計已超過700項,範圍涵蓋超過30種癌症。

雖然,目前臨床上使用的免疫檢查點藥物,其藥物反應率皆不到三成,但多項合併治療已在動物模式中證實,可大幅提升其藥物反應率。免疫治療無疑已成為未來腫瘤藥物發展最重要的方向,新崛起的除了新一代免疫檢查點藥物外,更有近來火紅的免疫細胞治療(CAR-T)。

對此,GSK大刀闊斧重新規劃其發展藍圖。去年底特別迎來了著名癌症藥物開發專家-哈爾.巴隆醫生(Hal Barron)擔任首席研發主管。巴隆醫生過去任職於Genentech,今年7月,巴隆醫生接受富比世(Forbes)雜誌專訪指出,雖然GSK錯失了第一波的腫瘤免疫淘金潮,但未來將加速搶進市場。

同樣錯失上一波腫瘤免疫治療熱潮,迫切想迎頭趕上的大藥廠還有賽諾菲(Sanofi)。賽諾菲於2015年選擇付出18億美元,與近年火紅的再生元(Regeneron)公司合作,共同開發PD1抗體藥物-LIBTAYO。今年9月,FDA已正式核准LIBTAYO用於皮膚鱗狀細胞癌治療,Sanofi對此藥未來發展寄予厚望。

免疫治療的熱潮方興未艾,前一波的先行者如Merck與BMS已是收穫滿滿,再如Novartis、Roche、Pifzer、Astrazeneca與Abbie等皆早已先行卡位,落後者如GSK與Sanofi也大幅加碼。這些世界大廠,即使大押重金也希望在腫瘤免疫治療領域搶先。因為他們知道,腫瘤免疫治療才剛開始,現行療法仍是嚴重不足,未來充滿機會。

面對這股熱潮,臺灣生技藥廠更應勇敢向前,跳出目前臨床既有靶點的框架,多方嘗試各種免疫治療的可能性。一個新的思維或突破,都可能成為國際大藥廠不計血本、爭相競買的對象,百年一遇的機會,正是現在。

(本文由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