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品採購改革 台廠登陸商機

撰文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日期2017-01-16
2017.01.16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上周中國開始實施藥品採購「兩票制」,阻絕藥商在藥品供應鏈中的層層轉介加價,以降低藥品虛高價格,減輕民眾用藥負擔,預期中國整體藥價負擔可望降低四分之一,而傳統藥商有八成將被淘汰,前所未有的巨大衝擊,給中國醫藥產業掀起了滔天巨浪,不過這對台灣新藥進入中國市場,卻是一個大為有利的商機。

什麼是「兩票制」?就是藥品從生產公司到藥品流通公司開一次發票,而流通公司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票,以壓縮藥品流通環節。公立醫療機構在藥品驗收入庫時,必須驗明票、貨、帳三者一致方可入庫、使用,不僅要向配送藥品的流通企業索取、驗證發票,還必須要求流通公司出具由生產公司提供的進貨發票證據,以便相互驗證。

去年在中國被踢爆的「天價藥」克林霉素磷酸酯,經銷商向藥廠進貨價每劑是人民幣0.6到0.7元,北京市招標中標價為人民幣11元,最終賣給患者的是人民幣12.65元,這樣經過經銷商層層轉嫁後,價差達18倍,其他藥物甚至還有高達數百倍價差的不合理情事。

為甚麼會有這麼不合理現象?據統計,中國醫療衛生機構總數達98.9萬家,其中,醫院有2.6萬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則有92.5萬家,專業公共衛生機構約3.5萬家,醫藥招商等其餘機構概估是0.3萬家。

面對數量如此龐大的市場(醫療機構),大部分藥廠無能力鋪貨,因此,13,000家的藥品銷售代理商應運而生,目前大陸九成以上的製藥企業都是採底價代理方式,外包給藥品代理商鋪貨銷售。

以醫院進價人民幣100元的藥品為例,傳統「多票制」的代理制商業方式是,藥廠將藥品以人民幣10元底價開票給代理商(這些代理商大多是靠行的醫藥自然人),所指定的過票醫藥商業公司。過票公司層層轉介過票,最終以人民幣90元開票給正規醫藥商業公司,正規醫藥商業公司賺取人民幣10元進銷差價,以人民幣100元價錢開票給醫院。反觀在代理商賺取的人民幣80元中,包含大量的市場分配、轉包銷售費用,也包括藥品入院後,由醫生開具處方最終完成銷售的洗錢、回扣等費用。操作方式複雜且違法,而醫院也在這樣一個相互依存體系下,形成以藥養醫的不合理現象。

在兩票制之後,藥廠直接交貨給醫院,或只要將藥品交給一家藥品代理公司,代理公司必須直接將藥品交給醫院,其間交易價格完全透明化,以前靠藥商層層鑽營以利益操作而產生的「劣藥驅逐良藥」的現象,將失去操作空間。這樣一來,藥品的「品質」與「效果」成為銷售的關鍵因素。

兩票制對中國醫藥體系的衝擊,首先是有高達80萬人的中小型藥品代理銷售商的員工將面臨失業、轉業,但正規大型的藥品流通企業卻可趁勢接收坐大。

至於藥廠,失去過去眾多代理商的操作空間後,必須回歸藥品本質的效益,同時少了底價包銷後,雖然應收帳款風險會加大,但不再有層層剝削,營收與利潤都會增加。對醫院而言,藥價合理化驅使邁向「以醫養醫」的正規之途。因此兩票制手段或許激烈,但卻是一個將中國醫藥品市場的層層共犯結構打破,再塑新制度的革命之舉。

台灣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正面臨的關鍵就是市場因素,兩票制讓台商不必被迫捲入中國傳統不合法操作的藥品供銷漩渦中,尤其新藥走的是藍海策略,有專利與新藥獨賣的保護,利潤空間相對於學名藥更大。過去,在中國藥商開出80:20甚至85:15的代理銷售條件下,藥廠利潤只有15~20%,新藥創新利潤被剝銷殆盡,進入市場相當困難。現在,市場遊戲規則轉向正規而透明,只要藥品好,就不怕賣不好,更不怕利潤少。面對中國醫藥市場的巨大變革,擁有更優質創新實力的台灣生技新藥公司,也同時迎來一個難得的商機。

(本文是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