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生技ETF 創造三贏

撰文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日期2017-07-07
文/許志宏(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研究員)

股神華倫.巴菲特於今年波克夏股東大會上,強烈推薦股東透過「指數股票型基金」(ETF)進行投資。ETF這種一籃子股票的投資特性,具有交易成本低廉、分散投資等特性。近幾年在全球資本市場廣受投資人的青睞。普華永道(PWC)預估全球ETF於2021年規模將突破7兆美元,相較2016年3兆美元成長逾倍。

生技產業範圍廣及醫療、藥品、農業、食品、環保等各領域,是個跨越領域技術的組合體,產業特性高度仰賴研發與後續服務,需要不斷創新以維持永續經營的命脈。據統計2016年美國前十大藥廠合計投入高達705億美元的研發支出,平均約占整體營業額17%以上。但平均一款新藥從IND到通過審批,費時9~15年,且需持續投入龐大資金,約8億至20億美元不等。但高風險伴隨而來的是高報酬,美國生技大廠Amgen股票掛牌至今,股價已大漲482倍,投報率相當可觀,而這還未加計所配發之股利,因此生技產業是許多國外長期投資者的首選產業。

台灣生技指標「櫃買生技醫療指數」,自2014年最高點245點至近日已跌至138點,幾近腰斬。包括生華科、保瑞、亞獅康-KY等生技新IPO案,皆面臨初登板股價就跌破承銷價的窘境,顯見現階段投資大眾對於生技產業信心明顯不足。

上月(6月)5日於美國臨床腫瘤協會ASCO年會中,Incyte公司所發表之新藥臨床數據不如預期,引發Merrimack及Tesaro等大型生技公司股價同時大跌超過5%以上,而投資組合包括這些生技公司的iShares那斯達克生技指數基金(IBB ETF),當日跌幅卻僅有0.55%,該基金自2001年成立至今規模已逾77億美元,投資配置在生技、製藥及醫療服務等領域。因此,採取生技ETF這種一籃子股票配置的投資方式,正好可以分散生技新藥高風險的產業特性,避免單一個股因藥物臨床解盲不如預期,或新藥開發失敗而導致股價暴跌的損失,亦即,生技ETF具有享受投資高利潤的優點,又有分散高風險的避險方式,特別適合投資生技產業。

但受限於法令,雖然ETF的市場發展蓬勃,且適合布局生技產業,但依據《證券投資信託基金管理辦法》之規範,國內所募集的基金皆不得投資於未上市櫃的股票。因此,一般國內發行的ETF對於扶植國內的新創生技新藥公司將無所助益,且迄今台灣亦未有追蹤台灣生技產業的專屬ETF。

所幸,主管機關已於去年修正開放永續型創投的上市,剛好為生技產業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未來透過投資生技創投的方式,將可具有多項優點:一、藉由專業投資機構多元的投資配置,協助投資人分散生技新藥產業的高投資風險;二、具有主動式管理的功能,如透過由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所集合而成的生物科技諮詢委員會來評估案件,將有效大幅降低投資人生物科技的技術進入門檻,但投資人卻毋須被收取任何管理費用,相較一般基金更具有投資價值;三、協助推動整體產業的提升,投資具有發展潛力的未上市櫃生技公司,真正落實扶植優質創新創業的新技術與團隊。

台灣生技產業最近兩年來陷入低潮,政府也在苦思良策以謀振興之道,基本上過去十年台灣生技產業已經建立良好基礎,需要政府協助的是「市場」與「資金」,市場面可以由衛福部協調醫院進藥及健保給付,屬於政府團隊的施政,難度不大。

至於資金面,可藉由鼓勵生技ETF設立,讓一般社會大眾能經由投資ETF的管道、分散投資分險,共同參與投資生技產業,分享過去只有專業投資人才能參予的創投生技,並享有更公開透明的資訊,是一個投資人、生技新藥產業及資本市場三贏的良方!

(本文由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