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DNA」激發生寶集團多元版圖

章修綱20年創業路 期許「30年磨一劍」

撰文記者 吳靜芳
日期2016-03-15
章修綱期許再10年,自己一手打造的生寶集團將能開花結果。

近兩年,生寶生技轉投資公司瑞寶、生控陸續浮上IPO市場,成為焦點。創業20年,章修綱從創立瑞安大藥廠,再投入生寶幹細胞儲存,如今領域遍及動物疫苗、免疫療法到新藥研發,今年還將衍生細胞療法新公司…生寶集團已在台灣生技開枝拓葉,成為台灣生技集團化發展的代表之一。


文、圖/吳靜芳

今年1月22日,繼瑞寶基因後,生寶又有一個子公司生控基因(6567)踏進資本市場。開發多個癌症治療型疫苗的生控基因,以75元參考價登興櫃,當日盤中一度衝高至163.15元,表現相當搶眼,截至3月初仍維持150元上下。

生控基因第一個主力產品是鎖定子宮頸癌與癌前病變治療的 「TVGV-1」疫苗,可高效誘發殺手T細胞產生,目前已在美國開始進行臨床二期試驗,估計最快今年可完成收案,解盲後若成功,不排除進行國際授權。

在此之前,2014年11月7日以71元登錄興櫃的瑞寶(6479),當日最高也來到96.5元,漲幅35.9%,雖然截至3月初股價稍跌至63元上下,但一進入2016年,國際市場即傳來不小斬獲。

去年,俄羅斯及菲律賓的訂單貢獻瑞寶銷售額3,700萬新台幣,今年營收則可望超過去年,已送件申請的越南、泰國及韓國藥證也有機會到手。瑞寶因此已規劃近期向櫃買中心送件申請上櫃。

同時是藥技中心董事長的生寶集團董事長章修綱,創業20年集團化儼然已成,目前旗下包括1988年創設的學名藥廠瑞安大藥廠,2001年建立生寶生技、2008年成立瑞寶基因、2012年成立生控基因,以及2013年設立的安基生技等,今年因重點投入細胞治療,將再衍生獨立出一家細胞治療公司,總計將有6家公司。研發業務範圍涵蓋學名藥、幹細胞儲存、阿茲海默新藥研發、動物疫苗及免疫療法等,各公司各有亮點。

生寶集團版塊相當多元,目前實收資本額共近18.5億新台幣,但直到2012年才開始面向資本市場進行大眾募資,章修綱在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這其實是一路上不計盈虧、不間斷地支持研發,以『創新DNA』累積成果,並運用策略掌握機緣而來。」他還強調,「從無退路。」


生寶每年投入經費不計盈虧研發阿茲海默症新藥。(圖/安基生技提供)

第一家到英國註冊IND的藥廠

1994年,章修綱和晟德集團董事長林榮錦、現任東洋董事長蕭英鈞3個北醫藥學系同學,入主當時瀕臨破產的東洋,兩年後的東洋轉虧為盈,並在2001年成功上櫃,這一桶金,讓三大股東之一的章修綱有了奧援轉投資創立生寶和瑞安藥廠,也自此淡出了東洋。

章修綱話說從頭,講起了最初的瑞安大藥廠,「瑞安1998年研發攝護腺肥大新藥α-1阻斷劑(α-1 Blocker)時,曾是第一家到歐洲(英國)註冊IND,並完成第一期人體臨床試驗的cGMP藥廠。」

他形容,這個經驗讓瑞安團隊對國際新藥研發法規及實務有所了解,並建立自我要求的標準,激發了集團的「創新DNA」,也為新藥研發及集團化的發展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