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化現象的台灣生醫產業!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21-11-30

延到11月舉行的「2021 BIO Asia-Taiwan 亞洲生技大展」實體展順利落幕了。因為臺灣防疫良好,在新冠疫情肆虐世界的連續兩年裡,我們依然能正常舉行產業的年度盛會,儘管參展規模、廠商攤位都受到影響,臺灣已何其有幸!

只是,臺灣整體生技產業氛圍還是低期的,開展的第一天,就遇上幾位大前輩,他們面色忡忡地問我,「你看這樣下去,臺灣生技產業還有希望嗎?」
他們認為,臺灣疫苗政策飽受政治惡鬥之累,波及整體生技產業。

不少業者也像被「掃到颱風尾」,我們在第一線與業者交流,都感受到業者的無奈。妙的是,不管被貼上哪一邊色彩的業者,反應竟然都差不多,「感覺像被霸凌!不管說什麼、做什麼都不對。」我還很壞地揶揄朋友,「你罵,或者不罵我,仇就在那裡。不來不去。」

榮景可期下的空洞化危機!?

臺灣生醫產業的面貌,逐漸呈現了相當極端化的現象。

上半年,因為「天國一輝」再度點燃生技股狂飆,讓臺灣生技產業市值繼2016年後再度破兆; 來到11月13日,藥華藥新藥Besremi終於拿到美國FDA藥證,為臺灣在這10年內摘下第4張FDA新藥藥證(其他3張為智擎、中裕、寶齡富錦)。

以臺灣這樣小的國家,這樣的新藥開發成功比例,其實足以傲視世界。而這些接連的喜事,讓臺灣的生技產業充滿可期的榮景。

截至10月19日止,12家新掛牌公司中,也有5家屬生技醫療,完勝政府「5+2」政策的其他產業。再從臺灣資本市場IPO數字來看,生技正在呈現上升曲線,這些類別,多主要在診斷、檢測以及新興的再生醫療。

然而,另一面的事實是,自疫情爆發後,新創公司募資、或資本市場集資在臺灣普遍都更為困難。今年以來,一些有國際競爭力的業者,紛紛架構海外控股,計畫性地撤離臺灣資本市場,成了國外公司。

連績優股也不例外。生醫類股中少數真正創造獲利的隱型眼鏡類,公司股價一向傲視群倫,但11月26日,股王之一的金可-KY也被海外私募基金272億買斷下市,是繼百略2019年9月被收購後的第2個出售案例。

從投資人角度,大家都應該替他們高興,但創投界朋友馬上line我直言,「主力市場在中國的金可,因為兩岸關係惡化,或有其出售資產的必要。但主要還是臺灣投資規模和各種法規障礙讓企業很難施展拳腳。往後,出走或被買掉的案例恐怕只會越來越多,對臺灣生醫產業會造成空洞化的危機。」

我們也接過沒有進一步能舉證的業者反應,指向監管單位藉由審查權責對業者五花大綁,抱怨政府的防弊及諉過心態這幾年愈加激烈,甚至可以要求業者要修改出「他們要的」文件,而無視於於法有無根據。

經營的務實與資本的現實!

還有一些劇本類似的案例也在上演,一些兢兢業業、力爭上游的生醫企業,IPO之路終於如願以償了,這原來該額手稱慶,卻像成了誤闖叢林的小白兔。因為IPO一亮牌,創投、券商和大老無情倒貨下殺,搶著股票換現金落袋為安,創業家的熱情換來寒顫,「在臺灣,經營生技的務實與資本市場操作的現實,原來是兩個互斥的世界,除非跟著財團或靠攏資本玩家。」

我一位一身武藝的創業家好友,後來就「務實」地選擇跟財團靠攏,讓資本玩家很快把錢滾大,但他自此額上的汗珠可能也比錢幣更大。

臺灣資本市場把造市重責壓在推薦證券商,不同於香港、和美國,主要由上市律師與簽證會計師盡責把關上市前的規範與準備。臺灣的券商推薦發行公司股票登錄,並報價驅動交易市場,可說是興櫃股票市場的重要支柱,擔負興櫃市場成敗榮枯的責任,「而這讓號子(證券商)的股市大戶也有了更便捷的炒作資訊管道。」券商界的朋友透露。

個人其實對股市的投機性沒有太苛刻的批評,舉世的股票交易市場都充滿戲劇性。只是接連出現生技走勢低迷、或爆出公司財務問題或涉及公司資訊不實等,監管單位往往把罪責也加諸承銷券商身上,並祭出小懲大誡,許多承銷券商自此對生技、特別是新藥類公司興趣大減。

不患寡、患不均?

很多業者因此強烈告訴我,「臺灣完全沒有條件玩生技和新藥!」若此,大家也許該好好回頭看,之前政府和學者們大力推動的生技醫藥國家型計畫(National Research Program for Biopharmaceuticals, NRPB)。

6年前,我們曾做過一期NRPB吹熄燈號的專題,事實上,我們是盤點與見證了NRPB 總期程成果。NRPB在褒貶不一的聲浪中落幕後,臺灣不再有「國家型」的基礎研究計畫,而是打散到相對不患寡、患不均的「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

過了6年,近期如國衛院謝興邦博士主持的DBPR114以2.3億轉產業、高雄醫學大學鄭添祿教授持續在抗體及標靶藥物開發上開枝散葉、臺灣被外商製藥稱許的臨床試驗基礎與效率、以及足以匹敵歐美的臨床前新藥試驗平台等,平心而論,都是當時NRPB支持的計畫。

中研院王惠鈞院士曾強調,要外界看NRPB對生醫產業的貢獻不能以金錢作為衡量標準。

所以,是否我們上上下下都太急功近利,幾年金錢效益無感,繼位者風風火火移師更淺薄、或熱門話題的戰場,以利快速收成。主題汰換速度很快,前路才踏上的人,只好跟著班師,不放棄者只好步履蹣跚地自己匍匐前進,發展速度自然無法跟配有裝備相比。

外鬥不行,內鬥很行!

相信近年來、特別是疫情後,業界多願意承認,臺灣生技醫藥發展步伐已經大大落後韓國、中國。韓國不論誰當政,都是傾國傾城之力要讓韓國在未來生技醫藥世界版圖上站上要角,這次在新冠疫苗和檢測的國際供應鏈上,韓國做到了。

中國則是連貫性地在國家的5年計畫裡,有目標性、層次性、戰略性地發展生技醫療產業,先不管我們接不接受中國開發的醫藥產品,中國在生技醫藥發球權上敢於大聲跟美國抗衡了。但臺灣在這次抗疫醫藥上,通通宣稱是亞洲最早開發出來,但是通通沒後果。且2年了,當韓國持續與大藥廠談判製造訂單,我們至今還有不少會,高層仍停留在探討疫後臺灣生醫發展何去何從!

再舉一個韓國如何力爭國際性指標會議的作法。之前我提及,臺灣一群熱心學者與業者籌組工作小組,希望爭取MICCAI 2025會議到臺灣舉辦。MICCAI (The Medical Image Computing and Computer Assisted Intervention Society)為一個非營利組織,是目前涉及醫學影像資訊(MIC)和電腦運算輔助介入(CAI)兩個領域世界上最頂級的會議。2025年剛好在亞洲舉辦,目前正在爭取的國家,除了臺灣還包括韓國首爾。

最近舉行了競標會議,韓國為了競標,除了政府出面,補助大筆活動經費,更重要的殺手鐧是「5天的會議場地,所有費用全部免費。」但臺灣,活動經費都要民間自籌。雖然最終結果,至截稿時尚未正式公佈,但不免讓我想起一位海外前輩所說:「臺灣人外鬥不行,內鬥很行!」

我又不禁私下請教一些專家或前輩,結論大同小異,「臺灣,政治領導政府,政府重視民意,民意放任草根,草根野蠻生長,最後雜草叢生!」

研發能量如何商業化?

寫到這裡,我腦袋浮現這次生技展,讓我大為驚艷的「科研產業化平台聯合展示區」,這也是今年展會上,最是熱鬧活力的區域。

「科研產業化平台」計畫,可以說是之前科技部GLORIA(國際產學聯盟計畫)的2.0版,科技部長吳政忠改以大學為核心,轉型為區域跨校整合平台。

今年來自臺大、成大、清大、中興、中央、陽明交大、中山等跨校平台、32間學校共198件技術同步展出,盛況空前。可能也是我採訪經驗中,極少數可以在同一時段內看到各大學校長本尊同時站台的機遇,儘管有學校主事者直白告訴我,「因為預算擺不平,只好跨校聯盟,把預算分出去。」

該計劃指標是未來 4 年內 ( 2021~2025年 ) 希望吸引 200 家以上具代表性的國內外企業參與,帶動 25 億元產業研發經費投入學界,也同時把學術前瞻知識、技術帶入業界,為產業培育所需人才 2,500 人以上,以加乘後續整體的研發能量。

我對各大學聯盟展出的各種創新技術也充滿好奇與探索,食品科學、農業生技、數位醫療、新藥開發、AI 技術、精準醫學、綠色經濟等等,臺灣生技醫藥研發價值鏈實在豐富與多元。

只是不知道最後有多少創新,能真正進入商業與人們的生活。

mind_sign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