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二代接班 創新快速變現人脈商模

生命之星陳孟專 合縱連橫打造臺灣二代生技商務圈

撰文記者 李林璦
日期2022-01-27
陳孟專期許,生命之星能成為新創的範本,未來目標將進一步成立生技創投,除了提供資金外,還有更多知識的傳承,大家不需要再像瞎子摸象一樣,自己摸索前進。(攝影/羅翊方)

企業新二代陳孟專,創立生命之星短短幾年內,就讓生命之星躋身國際蠶絲蛋白醫材的領航者,預計於今年第三或第四季興櫃,目標是登上美國納斯達克(Nasdaq)敲鐘。她今年更創辦全臺首個生技商務生態圈、台灣蠶絲蛋白科技創新發展協會,橫向、縱向整合生技資源,強強聯手協作創造臺灣生技生態圈。

撰文/李林璦


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上,全臺首個「生技商務生態圈」登場,圈裡攤開亮相的公司,恐怕軋過參展業者家數,在放眼盡是醫院與科技環繞的展場裡,特別引人注目!

這些串聯、整合的幕後推手,是生命之星執行長陳孟專,她於2021年發起成立「BNI生技商務生態圈」,短短半年就召集超過100家生技公司加入,共同建構一個資源互補、整合的產業協作生態圈,光是2021年上半年累計相互引薦的金額就突破3,000萬元。

其組織動能驚人,堪比臺灣大健康產業一座埋藏滾燙火漿的活山,隨時將在產業經濟發展中噴發。

陳孟專自己成立的生命之星,至今五年來,專注以蠶絲蛋白科技研發各種生醫材料應用,也獲獎無數,是生技新創界國內外競賽的常勝軍,2018年在首屆矽谷國際發明展中勇奪三項大獎,2019年獲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iENA)金牌。

生命之星積極與國內外合作,已與捷克科學院及企業簽訂合約,開發3D列印蠶絲蛋白仿生皮膚,並授權捷克企業,未來產品將藉由捷克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進入到歐盟市場;國內部分,則與工研院合作生產3D列印蠶絲蛋白仿生皮膚。

2021年2月,生命之星進一步攜手產學界成立「台灣蠶絲蛋白科技創新發展協會」,幾乎網羅全臺研究蠶絲蛋白的教授學者,整合蠶絲蛋白的上中下游產品鏈,致力推廣臺灣蠶絲的各種應用。

去年(2021)下半年,生命之星也搶進寵物醫療商機,運用蠶絲中的絲素蛋白開發一系列的寵物傷口敷料、機能飲品進入市場。

生命之星預計於今年第三或第四季興櫃,但陳孟專表示,「最終目標是登上美國納斯達克(Nasdaq)敲鐘。並在未來成立生技創投,將自身創業經歷透過知識傳承,助力臺灣生技新創跨到世界舞台。」

然而,不論是讓組織一亮相就吸睛、讓企業有此鴻鵠之志的陳孟專,其實不過37歲,也不到30歲,就取得一博三碩一學士的學位。


陳孟專表示,「最終目標是登上美國納斯達克(Nasdaq)敲鐘。並在未來成立生技創投,將自身創業經歷透過知識傳承,助力臺灣生技新創跨到世界舞台。」(攝影/羅翊方)

出身二代曾活在雲端上  自認不適合從商

陳孟專從小天資聰穎,智商測驗高達150,電子業二代出身的她笑說,「這其實都是一路上歷練打磨出來的,朋友以前常笑我是活在雲端上的人……」。

陳孟專的父母原來都是國高中老師,母親家族中都是從商,只有母親是姊代母職照顧弟妹,因此,母親整個家族的感情很好,阿姨王美蓁(也是生命之星董事長)後來也創立了跨足海內外的電子與紅酒事業王國。

父親家族同樣在地方上十分有名望,是集集歷代的茶農,比賽茶獲獎無數,因為如此,陳孟專回憶,「小時候幾乎沒有在臺灣過寒暑假,不是在國外遊學,就是在集團總部,小小年紀就跟著業務出貨、會計跑銀行。」

不過,或許受到父母當過教師的影響,陳孟專從小就嚮往傳遞知識的過程,喜歡往醫師、教授的方向學習,並不喜歡從商。

「小時候的我,總是狹隘地認為商人就等於業務,也一直認為自己不是合當生意人。」陳孟專說。

她回憶,家族企業在20幾年前是比利時包包品牌Kipling的臺灣經銷商總代理、Viking、Crusade、Orange Union等品牌,鋪貨在各大百貨中,親戚對著陳孟專說「只要對客人說句『歡迎試背看看』,客人有購買就給業績獎金。」短短的6個字,讓當時的陳孟專心裡有說不出的彆扭。

大學與家裡斷絕關係  退去二代驕氣

大學上中國醫藥大學生物科技學系,陳孟專說,「這是我最悲慘的四年,跟家裡幾乎斷絕關係,但也是這四年,讓我身上二代的驕氣完全退去。」

從小接受母親非常嚴厲的管教,陳孟專形容,「太希望我是一個完美的作品,將我未來要走的路都幫我安排好了。」母親的控制終於讓陳孟專爆發直言:「就算餓死也不再拿家裡一毛錢。」

陳孟專曾經整整一個月身上沒錢,每天吃泡麵,又為了跟母親賭氣,考試全部交白卷,大二升大三時差點被學校退學,連實驗室都被退出,連老師都建議陳孟專不要繼續念生技學系了。

由於陳孟專小時候很聰明得很多獎項,街坊鄰居都認識她,大學賭氣那時,街坊都流傳一句話「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就是在講陳孟專。」當時母親聽到都氣到快要送醫院……

轉念回家接班  竟是因為「籃球」

而讓陳孟專最終轉變想法回家接班,有一部分原因竟是因為她最熱愛的興趣「籃球」。

從國小到研究所,陳孟專幾乎都是女籃隊長,雖然身高不高,但是左撇子天生有難被抄球的優勢,讓大家都說「球給孟專」。雖然籃球打得好,但陳孟專的母親卻不喜歡他打籃球,希望她專心唸書就好。

在大學期間時,熱愛籃球的陳孟專打到雙肩慣性脫臼、右腳韌帶斷裂,四肢中有三肢都打上石膏,還是想要到球場看別人打球。

當時,理智告訴她不能這樣繼續打籃球了,「但情緒上卻無法控制地傷心得肝腸寸斷,連唯一人生中可以掌控的興趣愛好,都要離我而去,找不到人生的方向。」陳孟專回憶裡,依然殘存悲傷的情緒。

後來,陳孟專想通了,「未來只能靠這顆高智商的腦袋了」,她終於回歸校園專心唸書,且只花了6年的時間,在30歲前就將一博三碩一學士的學位念完。

為家族健康新創生技事業 倍增營收推翻二代刻板印象

接班家族企業,又為何創業生命之星?

原來,母親家族屬於癌症高危險群,外公病逝於食道癌、外婆病逝於乳癌,舅舅早逝於肝癌,母親也於去年因肝癌病逝。這使陳孟專研究所就往癌症療法進行鑽研,也格外重視生技醫療產業,希望可以照護家人外,也能開發更多產品照顧更多人。

因此,博班畢業後,陳孟專向家裡拿了一筆錢,希望在臺灣創生技公司,但家裡當時遲疑問他:「家族事業的資源大部分是在香港與歐洲,確定要在臺灣成立新公司嗎?」

但陳孟專毫不猶豫,接班的同時,選擇留在臺灣從零開始,一路打出自己的「生命之星」生技王國。

陳孟專表示,接班後,其實才正式開始學習商業。面對生命週期周轉快速的家族投資者,一開始時,也很難讓電子業理解生技業為何前三年都在燒錢投資,卻沒有任何營收。

生命之星也是一步步磕磕碰碰才有今天!

起初是陳孟專與實驗室夥伴一同創業,團隊擁有數個生技博士,含金量高、受眾人矚目,橫空出世就打響名號。

在與團隊溝通磨合尋找到專業人員後,2017年12月到2020年整整兩年內,陳孟專回歸公司專心建構實驗室,讓實驗室通過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GMP、ISO認證,並導入內稽內控系統,從新創團隊晉升為公司。

陳孟專指出,「新創團隊、新創公司、經營公司是三個不同的階段,當生命之星成為永續經營的企業時,推進的速度才會倍增。」

家族股東的不諒解,也在陳孟專端出營收上的亮眼成果後,都迎刃而解,陳孟專說,「實力就是一切,二代接班的挑戰,只要有成果就不會是問題。」

體悟公司治理、市場為關鍵  建立人脈、新創商業模式

二代對陳孟專來說,不僅是祝福也是枷鎖,「二代是一個原罪,但又有其存在的意義,許多人認為是因為我有母集團,才可以享受這些成果,背後投入的努力和認真都不會被看見。」陳孟專說。

「做得好是理所當然,做不好就是敗家子,這是大家普遍對於二代的偏見,」陳孟專發現同樣的家庭背景,會讓彼此的思維、視野高度相同,「二代」這個標籤反而成為陳孟專在鏈結二代資源整合的助力。

陳孟專表示,真正開始經營公司後,體悟到新創公司最缺乏的兩大要點――商業模式和人脈。「不應該一直思考如何募資,因為投資者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少,只有在證明自己的商業模式可以快速變現後,業界的人就會主動找來。」她說。

「生技廠商大多的問題是研發很強,但是排斥與市場對接,卻一直不解為什麼自己產品很好卻沒人買單,其實當企業要永續經營時,研發只是其中很小的一塊,公司治理才是最重要的事。」

陳孟專表示,自己以往完全不是活動咖,但為了更了解市場,建立人脈,從2020年5月開始,勤跑市場、了解業師、顧問、市場回饋,曾經有2個月每天晚上都有應酬,快速打入生技、二代的圈子中。

合縱連橫打造生態圈  人脈變現為王道

開始跑市場後,陳孟專發現,研發大部分生技公司都會做,但做「市場資源整合」的人將是未來最大的獲益者,現在重視的不再是能掏出多少錢,而是可以掏出多少社會資源,尤其是能真實變現的人脈圈建立起來後,才能帶動事業成長。

現在生命之星幾乎不用養業務,不需要做陌生開發,大多產品合作開發都是靠人脈的優勢,主動來找生命之星合作。懂得感恩與回饋的陳孟專,為此加入BNI全球商務引薦平台,進一步發起成立全臺首個「BNI生技商務生態圈」。

陳孟專表示,「生態圈經濟模式是全球下一個十年的發展動能,先足夠了解自己的劣勢,才能藉由快速導入外部資源降低劣勢造成的企業經營風險。」

短短半年內,「BNI生技商務生態圈」如風行草偃,一下子就有高達100家生技公司加入,更進一步創立了全二代的生態圈及全醫療產業相關的生態圈。

除了橫向組建生技生態圈,生命之星也縱向攜手產學界成立「台灣蠶絲蛋白科技創新發展協會」,整合蠶絲蛋白的上中下游產品鏈,同時讓更多品牌商、經銷商與生命之星策略合作,從點、線、面進行戰略布局,致力推廣臺灣蠶絲的各種應用,盼能翻轉傳統產業。

目前,蠶絲蛋白科技創新發展協會不僅進行蠶的基因型態分析、育種,還免費提供蠶絲蛋白原料給各校教授進行研究,培養碩博士進行蠶絲蛋白研究以培育人才,成為下一階段再翻轉產業的重要推手。

陳孟專也期許,希望生命之星能成為新創的範本,未來目標是進一步成立生技創投,除了提供資金外,還有更多知識的傳承,大家不需要再像瞎子摸象一樣,自己摸索前進。


陳孟專:生態圈多元互補、共享價值    生技卻仍很少打團體戰!

陳孟專強調,生態圈內的多元互補、共享價值、彼此協作正是現在臺灣生技領域中最缺乏的,大家都為了保護自己的Know How很少打團體戰。事實上,在其他產業中,強強聯手打造生態圈的案例越來越多,生技卻還未跟上。

陳孟專說明,生技公司許多是瞎子摸象般,摸一塊做一塊,透過生技商務生態圈中各生技圈界高階經理人,不僅可以做到知識傳承和分享,找到最快可發展的方向,經引薦而加入的廠商,也有更暢通的溝通管道與信任經濟,彼此媒合更加快速。

目前,生技商務生態圈是以實收資本額來分類,實收資本額小於5,000萬、營收小於2,000萬的公司會在規模較小的生態圈中;而實收資本額5,000萬以上、營收2,000萬以上的公司則有另一個全生技醫療的分會裡;若去年家族集團整體營收超過10億新臺幣,另有二代分會可加入,不同規模的公司在不同分會中才能有不同層級的產業協作。

陳孟專指出,生態圈中有六大產業,包含製藥、醫材、保健與美容、應用生技(其中包含農業生技、食品生技、寵物生技)、醫療行銷通路、醫療法規及第三方檢驗,每個專業別只會有一家公司,以創造上中下游產業協作的效應。預期今年將發展到500家公司加入,年底將成立生技商業公會,從產業協作進而延伸到公會,創造更多影響力。


Profile:陳孟專

現職
•    生命之星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
經歷 •    生命之星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董事
•    Ace Rally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研發長
•    台灣蠶絲蛋白科技發展創新協會第一屆理事長
學歷 •    國防醫學院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
•    臺灣科技大學專利研究所碩士
•    政治大學企業管理MBA學程
•    國防醫學院生理所碩士
•    中國醫學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學士
•    臺科大學士後智慧財產學士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92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