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資本世界的歌劇魅影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22-07-22

臺灣生技股市歷史裡,兩檔先後出現的股王,比鄰在南港生技園區F棟二樓幾步之遙。兩家公司的故事很不一樣,卻幾乎是臺灣生技資本市場的真實劇場。

台灣微脂體(台微體/TLC)去年(2021)自臺股及美股正式下市,轉為私有企業 ; 藥華醫藥(PEC)仍在股市投資圈裡「強強滾」。

兩家公司都是在2000年左右,政府大興土木鼓勵生技發展時,第一批海外專家回臺灣成立的公司。台微體成立於1997年,迄今,董事長都是長住美國的TLC微脂體傳輸技術共同發明人洪基隆博士,大家耳熟能詳的總經理葉志鴻,以財務專長自2002年加入擔任總經理。

藥華醫藥登記成立時間為2000年,由現任執行長林國鐘博士創辦,初期募資繞完一圈創投和國內藥業後,林國鐘找上國發基金、經濟部、中鼎工程等投資,2003年才正式營運。

產業政策的流動及資本對生技認知的起落

兩家公司走來這20年裡,新藥研發路上的核心技術與產品其實都沒有改變過,改變更多的,是政府對產業政策的流動與資本市場對生技認知的起落。

當年,藥華藥開發長效型α干擾素,國內就有藥界人士聽到不解地表示,做個學名藥技術(默克有PEG-intron/羅氏有Pegasys)要募5億新臺幣(成立當時資本額)?(註:根據臺灣區製藥工業同業公會民國81年調查,國內學名藥廠的資本額,GMP會員廠(含部分中藥GMP)平均資本額為6,025萬新臺幣)但事實上,透過藥華藥技術平台的藥物分子結構已經不同,屬於新藥。

今年6月,台微體授權給Endo 的長效緩釋配方關節炎止痛藥物TLC599,二、三期臨床試驗後來都在美國進行。過去,台微體曾屢試在國內申請臨床計畫補助案,都被審查委員打槍駁回,理由是「根本沒市場」。現在,三期臨床快完成的TLC599預付款3,000萬美元入袋,之後還有1.4億美元開發里程碑金、5億美元的銷售里程碑金。

臨床試驗需要大筆資金,正是所有新藥開發公司必經的漫長且痛苦的過程,即使在更早期的動物試驗及臨床前階段,任何一個紮實的驗證環節動輒都是數年等待,而且成敗風險極高。

從溫馨變血腥

毫無疑問,兩家公司發展過程都要克服不斷籌資的挑戰。特別是在臺灣,圈子小,公司常在一輪無論創投、私募、金控、企業跑完,也差不多就是這些金主了。

要繼續再從這些金主身上募資,投資人初始支持的溫馨,容易被時間消耗,對專業技術經營者的檢驗也會放大或挑剔,有時雙方上演的衝突開始變得血腥。

藥華藥在2007年曾爆發經營團隊內部不和和人事問題,鬧進了調查局、也登上了媒體,林國鐘個人董事長職位自此被解除,專任執行長至今。直到2009年底,專注研發的詹青柳博士轉任董事長前的兩年期間內,國發基金先後派了兩位代表擔任董事長職掌印信,其中一位是健喬信元董事長林智暉,他和林國鐘結下的樑子大概現在都還無解。

2012年,德國AOP提出將已經取得美國孤兒藥認證的 P1101新藥,轉向用於真性紅細胞增多症(Polycythernia Vera, PV),P1101前景大放光明。 2014年3月,從5億資本額歷經3次增資,實收資本額來到16.8億的藥華藥,風光地以206元參考價登上興櫃,2016年順利轉上櫃。

隨著P1101臨床進展與上市取證過五關斬五將,上櫃以來,藥華藥成了股市資本圈的熱門標的股,相較於股市其他受關注的指標股,如基亞、浩鼎、合一等,在許多投資客的社群裡,大家對藥華藥的討論非常熱烈,公司也積極發布新聞與投資大眾溝通,幾度因為新聞太密集了,還讓媒體圈一些記者頭大大。   

藥華藥BESREMi (P1101)新藥達成階段性成功,為臺灣樹立了新藥開發的典範。一顆新藥帶來的潛在利益,後來卻也讓AOP從隊友變鉅額興訟的戰敵,雙方戰鼓還沒完全停鎚,但絲毫無礙藥華藥成為臺灣第一家跨國性生技製藥廠的志向與目標。

現在,藥華股價衝上每股超過470元(截至7月8日),坐上臺灣生技股王寶座了,然而,資本市場人紅是非多,臺灣股海向來不少驚濤駭浪,但藥華藥在新藥開發顛簸的旅途中,同時還能引領投資人長期支持與黏著,實在是想進股市資本市場搏鬥的新藥開發後進者,應該好好探究、琢磨的一課。 

股市散戶跟大戶 投資從來不講情義的

論生技股王,台微體算是藥華藥前輩。

政府2007年7月4日公布「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後,臺灣迎來了生技IPO的第一波榮景,台微體在2011年10月24日登錄興櫃掛牌交易,包括智擎、基亞、合一也都是在2011下半年進入資本市場。

隔年 2012年12月21日,台微體就轉上櫃,股價也從興櫃的70元左右開始上漲,在2013年10月飆進400元,最高創下440元一股。當時,葉志鴻不過40歲出頭,所以大家不喊他「股王」,而是稱他為「生技王子」。

比起單一產品開發或全新化合物(NEC)新藥,台微體更多憑藉專有的三大藥物傳輸技術平台(LipAD®微脂質包覆、BioSeizer®緩釋傳輸、NanoX®標靶傳輸),聚焦疾病領域(疼痛、眼疾、癌症、感染)開展產品線,並鎖定能直搗既有市場的替代性新藥進行開發,最後找出擅長該藥物領域的藥廠進行授權談判。於是,紮根往國際佈局,一開始就是葉志鴻的首要任務之一。

葉志鴻(George Yeh)在美、中的主要生技同行圈裡,可能還比藥華藥的林國鐘更有知名度,至少在我的職業裡,早些年一些海外媒體朋友都喊得出George Yeh,甚至是透過George對臺灣生技產業有更多認識。

只是,臺灣股市從來不講情義,台微體股價衝到高點維持不多久,就開始一路震盪滑落。也或許,股市裡投資台微體的同學會不像藥華藥那樣活躍,甚至當時市場傳言鑿鑿,股市大戶賺到錢就跑了(事實上,傳言中的大戶,去年還跟著葉志鴻建議長投一家異體細胞治療公司,也非大家這般穿鑿附會)。

加上2014年後,台微體多點散開的藥品陸續進入臨床,面臨資金需求,資本圈開始有許多對公司無論技術或產品發展不利的評論,導致許多投資人也跟著賣股,股價繼續下沉,葉志鴻的硬仗一連串開始……。

法令最多、治理最差 詐騙集團很多

由於,奔走列國的葉志鴻累積不少海外投資人網絡,於是台微體在2018年1月辦理現金增資發行新股2萬張,決定到美國資本市場申請發行第三類ADR,11月於NASDAQ正式上市。

不過,事後經驗還是告訴葉志鴻,「錯了!赴美上市後,我還是一家Base在臺灣監管法令下的公司。」他還是每年要籌錢,而找到的國外資金直白告訴他,「We Like You, but我們不投在臺灣的公司」,理由也很犀利,臺灣資本市場「法令最多、治理最差」。

這期間,台微體的任何藥物進展,新聞一樣發布和公告,只是公司淨值也每年往下掉。臺灣監管單位越來越只看財報和現有股東的口袋,遠甚於公司專業的價值評估,為了保護小股民,公司淨值若低於五塊就要打入「全額交割股」。

「就卡在這一口氣」,「臺灣」公司讓幾個看重台微體技術平台價值的國外基金卡住了,所以,葉志鴻大笑形容自己,「其實最後是『被迫』下市。」

他也首度分享,PAG集團長達快2年的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正好碰上疫情,團隊無法差旅,對方對任何文件和臨床數據的data要求極其細微,讓葉志鴻在一次視訊會議中,幾乎壓力失控要拍桌子,沒想到PAG好言緩和他,「George,我們即將要給你將近1億美元,但現在還沒真正見到你的團隊。你不知道臺灣詐騙集團很多嗎?」(天啊!臺灣怎麼給國外資本家這種印象!)

私有化後成為外資公司,台微體因為同時做到授權里程,2022財報也立馬翻出紅牌,團隊士氣高昂,為因應即將完成三期的TLC599,大家正忙著擴展技術與製造。現在,下市後的George,少了資本市場和法規的紛紛擾擾,不必應付投資人因為股價漲跌要求的各種光怪陸離現象,「20年了,終於可以好好沈靜下來,專心打造台微體的下一個20年!」 他感慨說。

20年真的很長!距離不到50公尺的這兩家生技公司,雖然,藥華藥、台微體寫下臺灣生技資金面兩套很不同的劇情,但一樣的是,都照出了臺灣資本世界許多隱晦且糾結的魅影。

故事還沒落幕,究竟哪個結局最讓人鼓掌叫好又叫座?也許我也需要另一個20年!

臺灣核酸檢測產業鏈值得期待

最後,透過本期封面的盤點,我們的主編芝岳,將帶著讀者一起來認識臺灣的核酸檢測產業。很多人並不知道,在這次疫情中,不少隱身的臺灣核酸檢測上游廠商,都從世界惦惦賺了很多錢。

全球核酸醫藥發展正夯,臺灣在檢測領域的產業價值鏈,原來已經有相當程度的完整性,而結合半導體的次世代核酸檢測技術,臺灣也建立不少突破性關鍵技術。讓我們非常期待這領域未來的發展!

mind_sign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