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臨床試驗報告遇上英明的生技老闆………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22-08-31

臨床試驗對CRO公司而言,是一門實證的科學,不過,臨床試驗報告到了生技公司手上,怎麼解釋是一門很深的藝術!

今年一開春,臺灣新藥類股就熱鬧非凡,許多公司二、三期解盲或藥證取得的時程都在2022,包括智擎、北極星、太景、逸達、合一、共信、台睿、台新藥、泰福、心悅、國鼎等,大家無不歡欣鼓舞地期待,臺灣今年可以創下生技史上藥證取得新高紀錄的一年,資本市場更像抱著AI智慧軟體算出的高中獎率樂透一般,股市上半年的新藥類股非常活潑、非常讓人關注。

藥物研發成功率全球都一樣,沒有理由期待臺灣會有例外

一般而言,新藥研發每個階段的執行成功率,在第一期臨床試驗(PhaseⅠ)成功率可達70 %、第二期臨床試驗(PhaseⅡ)33%、第三期臨床試驗(PhaseⅢ)25〜30%,藥物研發到越後面,成功率就越低。

印象頗深,約十年前,當臺灣生技產業上下左右正風靡新藥開發時,有一年在美國BIO生技展場合,我眉飛色舞地對一位以色列研究新創的教授,分享臺灣如旭日一般的生技新藥開發,希望很快也能像以色列的生技醫藥產業一樣蓬勃。他一直很淡定,最後用上述的新藥開發成功率告訴我,「全球都一樣,沒有理由太過期待臺灣會有例外。」(現在想來,我看他其實只差沒像老師敲學生腦袋:anybody home?)。

從年初大家期待臺灣新藥解盲有望喜事一樁接一樁,8個月過去,距離今年終只剩最後一季,梳理了目前開出的結果:3比6,失敗率是成功率的2倍。

截至8月底,達標者有3家公司:包括8月9日,台新藥(6838)召開重訊記者會,公布旗下之眼科新藥APP13007對於白內障手術後眼內發炎反應疼痛,以及術後角膜内皮細胞變化之三期臨床數據,顯著優於安慰劑而達標。白內障術後發生眼內炎的機率一般為0.1~0.2%,發生機率不高,甚至是少見,但每年進行白內障手術的病人為數眾多。

共信-KY(6617)於8月17日,代子公司天津紅日健達康醫藥科技公告,甲苯磺酰胺注射液(PTS302肺癌新藥)收到中國國家藥監局(NMPA)核發藥證。得利於中國監管法規變革和兩岸背景時空下成立的共信,來臺順利籌資掛牌,新藥開發之路坦平地讓我個人認為不會再有來者。

8月20日,合一(4743)公告,研發之傷口外用乳膏Bonvadis(ON101)通過美國FDA 510(k)醫材實質等同性(Substantial equivalent)認定及上市許可。過去多年,ON101一直以新藥形象自居,今年法說會表示,考量新藥上市時間可能要2023~2024年,因此,策略上採醫材與新藥並行策略搶商機。

8月24日,太景*-KY(4157)公告自行研發之流感抗病毒新藥TG-1000二期臨床試驗解盲結果,流感新藥TG-1000二期臨床試驗於中國30個臨床試驗中心完成202名患者的招募。主要指標抗病毒療效具統計顯著意義(P=0.016)達標。

解盲未達標者,有6家:最早是台睿(6580),2月9日公告,研發中敗血症新藥瑞克西(Rexis)之三期人體臨床試驗解盲未達標。不過,事隔半年後,Rexis於8月29日爭取治療多重器官衰竭和重症病患免疫提升,力爭敗部復活。

7月31日,國鼎生技(4132)公告補充CRO公司之最終數據,說明國鼎先行於1月5日發布消息,其新冠肺炎新藥Antroquinonol(Hocena)二期臨床試驗結果成功,但主要指標之病患康復率事實並無統計顯著意義,而國鼎仍強調志在進軍三期、取得NDA為目標。不過,國鼎還是在8月23日收到櫃買中心對其發布錯誤資訊處以150萬元罰款。

8月1日,泰福-KY(6541)代子公司Tanvex BioPharma USA, Inc.公告,其重組蛋白生物相似藥TX05(Herceptin Biosimilar,商品藥名Valheric)查廠暫時失利 ,據公司理由是藥效顯示優於原廠,必須補件說明。

8月3日,智擎(4162)公告,安能得(ONIVYDE)擴展第二適應小細胞肺癌的二線治療全球樞紐性三期臨床試驗結果,主要指標整體存活率(OS)未能達標。授權合作伙伴 IPSEN沒有進一步表示。

同樣在8月3日,逸達(6576)公告,其新成分新藥FP-025用於治療COVID-19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二期臨床試驗未達標。公司表示將轉向規劃其他適應症之二期臨床試驗。

心悅(6575)也於8月3日更正公司在7月31日之公告,其研發中治療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藥Pentarlandir之二期人體臨床試驗解盲,主要指標14 天治療期間病毒量變化,並沒有顯著差異。公司則強調抑制炎症效果佳,且沒有不良反應,仍將啟動三期臨床。但櫃買中心最終在8月23日,對心悅以錯誤資訊祭出50萬元罰款。

至於原預定八月中旬啟動肺間皮癌解盲程序的北極星藥業-KY(6550)尚未見最新進展。

一位媒體同業特別提醒我,還是要對產業多加鼓勵。是的,臺灣新藥研發的總體成績,若加上之前寶齡富錦(1760)的拿百磷能同時解決洗腎患者高血磷和貧血智擎(4162)的安能得治療胰臟癌、以及藥華藥(6446)治療成人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的BESREMi(P1101),以臺灣莞爾小國的人口、面積為分母計分,寶島新藥研發的高成功率,還是在全球非常例外的!

CRO 是高風險行業: 給客戶報告,業者用自己的想法翻譯給大衆

不過,儘管過去這十年,臺灣生醫產業生態系已經有很大進步,各種投資人都想深入地去研究各公司基本面,也常有散戶會拿著報導來問我們臨床試驗的P值意義、競爭療法、適應症市場到底有多大等各種艱澀的專業問題。

毫無疑問,各種臨床試驗的進展和解讀,變成一門顯學,不少公司樂於召開閉門投資人會議和法說會,作為與投資人溝通或教育大眾的管道

但臨床試驗實在是極專業的學門,涉及的醫學與臨床條件常常不是一般般的學問或邏輯就可以掌握。所以,對一些業者常前後不一、讓人霧裡看花的臨床進展公告或對外的解釋與說法,我必須經常請教臨床試驗的專家朋友。

近期,我又向一位專業的CRO好友請益,但他竟無奈地大笑挖苦自己:「越來越覺得我的工作風險很大,給臺灣客戶的報告,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想法去翻譯給大衆。好險啊!還好他們寫中文,FDA也看不懂,不會去做犯罪偵查(criminal investigation)。」

友人自嘲的笑聲,讓我心裡很沉,這直接反射了一個惡性循環的真相:臺灣產業文化無法value失敗,資本市場、投資人和業者都願賭但不服輸,如此上下交相攻,公司只得工於心計,利用臨床科學和數據遊走監管法規可辯證地帶,企圖放大公司最小利益、粉飾最大傷害。

一位專業投資代操友人這樣告訴我,「因為全球股市不少IPO業者和禿鷹的利益是共生糾結的,臺灣沒有例外!更不要太過期待生技業會有例外。」

不過,比起歐美股市,甚至中國和香港,一旦受委託的臨床試驗CRO數據公布後,其實少見公司會再大張旗鼓自己對外解讀和辯解臨床試驗的結果,多數公司至少檯面上依著事實結果,各方願賭服輸。但到了臺灣,當臨床試驗報告遇上英明的生技老闆後,業者連動資本市場出現的躁動現象,在國際間還是很例外!

「生技新藥是用失敗堆積起來的,沒有神藥是一路順風做出來的。我互動的臺灣很多公司的頭頭們,年紀都超大的(比起國外),這可能是他們人生最後賭一把了,面子、裡子都輸不起。」CRO公司朋友說。

幾年前,另一位臨床前動物實驗CRO服務商朋友說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事,一家新藥開發業者進行動物實驗,結果死了好幾隻老鼠。這位以國寶藥材研發新藥的公司老闆竟然藉此堅持扣款:費用只算給實驗活著的老鼠……。

最後,又屆年度BTC 會議了,連續多年BTC會議中,海內外生技專家都一再重複談到臺灣生技籌資環境的難題。但是,年年盤點,資金相關政策問題被解決的依然非常少。今年,在我們主編梓涵和林璦的企劃下,編採團隊花了兩個月時間全力投入,大量拜訪國內投資界、新創的專家們,把大家憂心忡忡的資金斷鏈問題,赤裸裸攤開檢視。大家殷切盼望BTC不只帶動生技產業政策,更要有展現解決問題的能力,臺灣不只生醫新創需要扶植,整體產業向上力量需要上下戮力以赴!

mind_sign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