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八在位者的正信念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18-02-09

這半年以來,生技熱度真大不如從前!

因為我們的工作屬於產業的末梢神經,都在第一線跟業者互動,所以常有機會聽到大家分享對產業環境的各種心情、各種看法、甚至各種八卦。

很多時候會談結束如果獨自行走,我常會多走一小段,若天氣許可,或蹬一段 Ubike,因為對生技產業的負面氛圍真的比以 前多不少,需要一點時空消散。

 

老闆說臺灣沒有希望了,那你要員工為你努力甚麼?!

似乎大家普遍對政府有很多失望、信任感在下降,對政策的正面評價不多,覺得臺灣每況愈下、對臺灣經濟發展的信心度是低的。

不久前,一位最高學府畢業的優秀朋友, 很有勇氣地在臉書上公開了一段抗議告白,原來他回母校遇見師長,很開心地向前問安閒話 家常,不料,這位在位者師長聊到,他讓孩子 都往國外去了,「因為留在臺灣沒前途!」

朋友實在太喪氣了,師長自己是臺灣高等 教育的握權者,「那我們留在臺灣的算甚麼!?」 我不僅能同理朋友的憤怒,因為聽到朋友提 起,我一樣覺得生氣。

事實上,去年在一次餐會中,一位媒體前 輩也很直率,他對大家說,他告誡他兒子:「如果你有本事,就不要回來臺灣。」那個晚上, 我也頗食不下嚥,在座不少前輩都是各行業的 在位者,儘管我期望這位前輩也許只是想發洩 一下對大環境的抱怨,但我心裡仍又澀又苦: 「大概自己屬於沒能力的人,只好留在臺灣。」

幾天前,又聽到一位券商業者朋友搖頭, 因為老闆常忍不住在員工面前公開批評政府很 糟,他要把兒女都送出國去,「老闆一直說臺 灣已經沒有希望了,搞得我們都不知道那你要 員工為你努力甚麼?」朋友苦笑。

 

是時候該回來好好照顧病人……

我也確實相信會有越來越多人已經或即將 離開臺灣,包括生技圈的朋友。去年,一位醫 師好友從外商CRO 公司高管下崗後,去了美 國哈佛大學進行短期交換學者的進修,才去美 國不久,就同時接到中國獵人頭公司提出幾家 醫療投資機構的面試邀請,且都是資本相當雄 厚的財團,因為中國醫療機構民間資本化政策 大門正開,這些財團都積極布局未來興建連鎖 醫養機構,其軟、硬體的建設與管理,直接借 用臺灣優秀醫師的腦袋,可能是很快的捷徑之 一。

我這位朋友真的想了好一陣子,若要維持讓人羨慕的角色與收入,只能到中國去。不過,這幾天,朋友來訊告訴我,他最後仍選擇 留在臺灣,回到醫院除了自己專科的臨床外, 也協助醫院臨床試驗中心的工作,「收入只剩 下三分之一,用志工的心情來做自己覺得踏實 的事,但做完決定後有無比的平靜感,是時候 該回來好好照顧病人、陪伴老媽和家人。」

某家公司的BD主管去年也去了中國,而且聽說 很快就做出不錯的成績。其臺灣一家關係企業總經理 聽到忍不住說:「我們就是沒有這種環境和格局,所 以留不住人才。」不過,另一位總經理聽到很不以為 然,他義正嚴詞說:「總經理不應該在員工面前講這 種話。」

這位總經理曾於美國跨國藥廠親歷多個藥物的成 功開發經驗,後來決定回臺,希望能將經驗傳承給臺 灣年輕人。

 

臺灣下一代不是「狼」( 閩南語:人), 難道是鬼嗎?

我也認為,領導者與在位者確實不應該自己先喪氣,特別是在屬下面前。但似乎是越擁有資源的人, 包括在位者、輿論菁英、社會名人,越會公開唱衰臺 灣未來沒希望。有一次,一位教授朋友轉來一篇評論, 內容大致是談及臺灣下一代不上進,跟中國新一代的 積極無法比,總而言之,就是沒「狼」性。我很簡單 回應他,臺灣下一代不是「狼」( 閩南語:人),難道是鬼嗎?

我往來中國也算頻繁,中國生醫產業也一直是我 們關注與報導的領域。但中國朋友大概都知道,我是 個不折不扣的臺獨分子 (在臺灣獨立自主奮鬥的份子), 好幾次,面對中國朋友聊天時,大言不殘臺灣早已喪 失經濟競爭能力等言論,我也並不覺得羞愧或難堪。

我同意不進則退,當別人都在進步,而我們沒進步,就是相對倍數在退步。才幾年的光景,現在中國 看待臺灣的態度確實是大不如前,中國朋友們現在的 國際化程度都非常讓我欽佩。早先年,總有臺灣前輩 認為只能用「臺霸子」的氣勢,才能懾服中國的「土豪」,應該是徹底不適用了。曾有一位中國海歸朋友見了臺灣一位頗有名氣的業者後,非常不客氣地微信 給我:「真沒水準啊!我希望我碰到的只是個案。」

 

盡量不卑不亢,懷憂而不喪志

領導人、在位者的態度與信念,傳遞出來的能量 是無比巨大的,如果都是這樣洩氣的能量,啟動的影 響力循環自然越來越洩氣,最後就會真的劣幣驅逐良 幣。家人常取笑我,我總有一天不是死於知道太多秘 密,就是因為精神分裂而瘋掉,因為看到太多表象與 實質的落差。許多確實存在,但又無可奈何、也無能 為力的所謂社會黑暗面( 特權勾結、暗盤交易、惡質商 場鬥爭等),我也常在看到、聽到、甚至面對時,會感 到氣餒和沮喪,但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盡量不卑不亢, 懷憂而不喪志。

我懷憂,是因為願意面對事實、承認不足、迎接 挑戰甚至接受打擊,就像我知道我們仍只是一個小小 團隊,還有非常多不足的能力,也無法提供產業完整 的服務;但不喪志,也決不代表是無知的樂觀,但遇 挫折,仍願意維持追求進步的情懷,面對迎面的指責 時,有不輕易怨天尤人的胸懷。

我希望2018 所有在位者、領導者都有正信念,給與為臺灣生技努力的所有人鼓勵,請你告訴大家,特 別是年輕人,臺灣會因為大家的努力而有希望。
 

mind_sign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