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新聞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商機媒合
查找廠商
人物
人物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公告
產業新訊
公司報導
生醫永續(ESG)
本刊公告
生醫攬才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亞洲生技大會
台灣醫療科技展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雜誌
買書
Podcast
本刊公告
生醫動態
公司報導
免費登錄「生醫公司資料庫」
公司報導
封面故事
CDMO一哥台康 攜手國際大廠 部署「I-O生物相似藥」
2022-06-16/
記者 彭梓涵
從市場切入時機、營業額、產能等方面來看,都有臺灣生物藥CDMO一哥之稱的台康生技,成立之初就採「雙引擎營運模式」,一方面發展CDMO市場,另一方面投入生物相似藥品的自主開發。去年受惠疫情,國際CDMO接單業務明顯成長,緊接著自行開發的HER2陽性乳癌生物相似藥(TrastuzumabBiosimilar)於2023年進入市場後,也將為台康帶來更爆發性的成長。展望未來,台康自明年起將啟動三階段大擴廠...
公司報導
封面故事
北榮
高壽延
精準醫學
北榮跨部整合精準醫學暨基因體中心 啟動精準健康照護引擎
2022-06-16/
記者 李林璦
臺北榮民總醫院於2021年成立精準醫學暨基因體中心,擁有全球最大的法布瑞氏症樣本庫及法布瑞氏症研究治療中心,在罕病遺傳領域站上國際舞台;也推出準確度高達90%的洗腎心衰竭風險預測人工智慧(AI)系統,以大數據結合AI生物科技,打造精準健康照護藍圖。撰文/李林璦 臺灣擁有珍貴的健保系統與長年累積的醫療健康資料,加上領先全球的資通訊產業,跨域結合發展精準健康勢在必行。政府在2020年提出「臺灣精準健康...
公司報導
封面故事
游正博
再生醫學
細胞治療
游正博坐鎮長庚再生醫學尖端研發 攻次世代細胞治療
2022-06-16/
記者 吳培安
游正博堪稱臺灣幹細胞研究開路先鋒、見證了臺灣近20年再生醫學發展,近年,其團隊研發出品質及效率皆大幅領先國際的「apexNK細胞」高產量培養技術,結合前所未有的醣脂質癌症標靶,也和國內細胞治療業者共組策略聯盟,帶領臺灣的次世代細胞治療走出一條和國際不一樣的路。撰文/吳培安 攝影/羅翊方20年前,臺灣有一批在海外已經累積近30年生技製藥經驗的海歸學人,在諾貝爾獎得主李遠哲、國際知名醣化學專家翁啟惠力...
公司報導
封面故事
林啟萬
工研院聚焦「智慧醫療」高階醫材 帶領國人「成功老化」
2022-06-16/
記者 彭梓涵
工研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以下簡稱:生醫所)成立超過20年,主要的研發方向以創新醫材技術平台、關鍵元件、與應用系統整合為重點,並配合法人定位目標以取得「上市前核可(PMA)」或「Denovo途徑」高風險創新醫材為選題標的,對未來健康樂活科技佈局,工研院聚焦「精準診療」、「再生醫學」與「智慧醫院」的診斷與治療用高階醫材,並針對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中的「三段五級」,朝向生理、心理和社會三層面都平衡的「成功...
公司報導
封面故事
臺專家點名看好 精準醫療再生醫療CDMO核酸藥物
2022-06-16/
記者 吳培安
中華開發資本生醫基金總經理徐大誠、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吳漢忠一致認為,精準醫療、再生醫療、CDMO、核酸藥物將是臺灣不可落後、也是最值得投入的國際趨勢。在展望未來的同時,臺灣在轉譯醫學上,仍須記取過往10幾年的教訓,積極完善人才、技術、資金、法規等四大要素,建立完整的產業生態系,才能走得更快、更穩健。撰文/吳培安經歷了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襲擊,全世界都深刻體會到「生技醫藥產...
公司報導
封面故事
創新技術、靈活醫療體系、全人精準健康需求 重塑未來生醫新樣貌
2022-06-16/
記者 彭梓涵
過去10年,生技醫藥行業確實出現難以置信的進步,同時也為未來幾年帶來新的機會,展望2030年,全球生物技術將有甚麼趨勢發展?撰文/彭梓涵跨國會計師事務所資誠全球聯盟組織(PwCGlobalNetwork)曾在2019年7月發布《引領未來健康:生物製藥企業如何在數字醫療保健時代捍衛並發展其業務》(DrivingTheFutureofHealth)報告,預測到2030年,醫療保健將致力在疾病預防能力,...
公司報導
封面故事
新療法改變腫瘤學遊戲規則 微生物體、阿茲海默症進展緩慢
2022-06-16/
記者 彭梓涵
回顧近十年,全球生技醫藥發展造就不少重要指標,包括首款免疫查核點、CAR-T療法的批准,改變腫瘤治療規則;基因療法日趨成熟,為罕見治療帶來新篇章;新冠疫情加速醫療數位轉型、mRNA產業發展等,豐富了生技新藥發展的十年,也為未來帶來新的機會與挑戰。展望下一個10年,當人類與病毒必須共存情況下,生物科技會如何發展?哪些蓄勢待發的技術或領域,又將會成為明日之星?撰文/彭梓涵蘋果(Apple)創辦人史蒂夫...
公司報導
新醫療
網嘉打造完整「睡眠治療平台」 加盟診所破70間
2022-06-16/
記者 巫芝岳
旅美近30年,將臺灣醫療電腦品牌成功打入美國頂尖醫院的程立,看準全球遠距睡眠醫療市場,於2019年創辦了「網嘉醫療科技」。短短三年內,累計加盟診所破70間、近百位醫師完成受訓,成功將這項首創的「SaaS線上虛擬睡眠中心」推廣到全臺;也已和國內最大牙科品牌「Dr.Wells」、大型醫藥通路中化裕民合作,將這項來自賓州大學的技術,以臺灣為中心落地生根。撰文/巫芝岳 攝影/李林璦根據GlobalMark...
公司報導
生農
循環
永續
在地生技
眾盈泰把家畜禽副產物大變身 打造進口保健平價替代
2022-06-16/
記者 李林璦
眾盈泰生醫與臺灣最大的專業豬肉生產商嘉一香食品子公司嘉鼎生技,共同技轉承接中興大學林亮全教授從家禽、家畜副產物中提取而成的胜肽技術,目前擁有6支保健原料,搶攻代謝症候群、減重、退化性骨關節炎、男性保健的藍海市場。撰文/李林璦 攝影/吳培安豬肝、雞胗、豬血、豬皮這些滷味攤上常見的平民美食,以及屠宰衍生的雞血、豬膽、雞骨,或許你從沒想過這裡面豐富的機能胜肽會搖身一變成為具有功效性的保健食品。眾盈泰生醫...
公司報導
新銳公司
游瑞元
博鑫首創5G智慧醫療整體解決方案 助攻未來醫療
2022-06-16/
記者 劉馨香
由游瑞元、王芃翔兩位電子工程專家成立的博鑫醫電,首創全球第一個多參數生理監視器搭配5G通訊系統,可整合院內、外應用,包含遠距、長照、居家、移動,並結合影音資訊,助力實現全球後疫智慧醫療服務需求。目前,旗下「醫用設備檢驗自動判讀系統AVS®」已獲食藥署採購,並獲得國際大廠GEHealthcare、中國邁瑞醫療、荷蘭烏特勒支醫院等機構採用,成為國內資通訊結合生醫的新創典範。撰文/劉馨香 攝影/...
公司報導
新銳公司
和迅搶攻細胞治療 CMO製程管理服務商機
2022-06-16/
記者 吳培安
成立不到3年的和迅生命科學,以資本額3.6億元的黑馬之姿,擠進全臺資本額前20大的再生醫學業者行列。温政翰以法律、經濟專業領軍,在前尖端醫副總黃濟鴻加持下,和迅快速開發幹細胞產品、布局CMO量能,也以實驗室資訊管理系統和自身經驗,提供同業建廠輔導及電子化系統導入服務,建起與同業不同的商業模式,為公司創造營收。撰文/吳培安 攝影/羅翊方從2018年9月衛福部《特管辦法》上路、2021年底《生技醫藥...
公司報導
封面故事
會計師事務所
勤業眾信「亞太One Firm」為特色 藥業、醫材客戶佔8成
2022-05-20/
記者 巫芝岳
在全臺市值百大企業中,佔有近半數審計客戶的勤業眾信,在虞成全領導生技醫療產業服務團隊下,透過全亞太(DeloitteAsiaPacific)形成同一大事務所(OneFirm),以及業務與產業領域「網絡式」的服務方式,協助生醫業者跨國、跨域無障礙。其服務的生醫產業客戶中也以藥業、醫材等「生命科學類」客戶,占比8成為最多。撰文/巫芝岳 攝影/李林璦「臺灣市值100大的企業中,多達47家為勤業眾信審計...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2023臺灣生醫新創調查報告 精選10家最值得關注M.I.T.特色新銳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製藥業數位轉型勢在必行!7成公司目標2030年完成工業自治化
活動列表
查看更多
2023年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
2023-06-05
國際人工智能展.中國香港
2023-06-07
大灣區醫療旅遊展
2023-06-07
大灣區科技護老及健康產業展
2023-06-07
環球生物科技展
2023-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