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廢牡蠣殼變即食調理加熱套組

水試所「加熱」循環經濟大商機

撰文記者 劉端雅
日期2020-06-30
水試所水產加工組副研究員葉念慈,是加熱包的主要研發者之一。(攝影/ 彭梓涵)

廢牡蠣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經過提煉和加工可應用在食品、美容和醫藥。但以往約70%應用在飼料、堆肥及栽培介質,以改善土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近年將牡蠣殼,成功研發出有機碳酸鈣粉和加熱包,正進行技轉以大規模應用和商品化,盼將廢棄物轉化成有經濟價值產品。

撰文/ 劉端雅 攝影/ 彭梓涵

牡蠣(俗稱蚵或蠔)養殖在臺灣超過200多年歷史,是臺灣最重要的淺海養殖經濟貝類之一。年均產量2.2萬噸、產值高達46億新臺幣,年產量高居全球第六。主要產區分布在嘉義、彰化、臺南、屏東和澎湖等。

然而,堆積如山的廢棄牡蠣殼,容易發臭、孳生蚊蟲,造成環境污染。根據農委會2007~2018年廢棄物統計資料顯示,國內每年平均製造16萬公噸的廢棄牡蠣殼,其中2.3 萬公噸未處理。

以往,牡蠣殼所創造的經濟價值不高,約70%應用在飼料、堆肥及栽培介質,以改善土壤。為了提高其附加價值和循環再利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的研究團隊,近年積極將目標鎖定牡蠣殼的成分――碳酸鈣(天然石灰),將廢棄牡蠣轉化成有經濟價值的產品。

廢牡蠣殼改良為加熱包創造商機

水試所水產加工組副研究員葉念慈表示,當初水試所看中廢牡蠣殼,是為了響應農委會的再生循環計畫和減廢兩大因素。

因此,收購彰化王功農漁牧生產合作社的牡蠣殼,並透過牡蠣殼改質技術,加工製成自發熱源包(加熱包),並進一步搭配水試所另項研發成果「魚肉調理包」

組合為「即食調理餐包加熱套組」。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解決廢棄牡蠣殼所衍生的環境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