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大「AI醫療產業發展論壇」首場--個資保護與挑戰

跨部會「台灣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 4年展現健康資料新價值

撰文記者 李林璦
日期2021-02-25
左起為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研究所所長邱弘毅、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企劃組組長王宗曦(攝影/羅翊方)
昨(24)日,台北醫學大學舉辦「AI醫療產業發展論壇」系列一:個資保護與挑戰,特別邀請到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研究所所長邱弘毅、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企劃組組長王宗曦為大家分享,台灣精準健康平台與健保這兩大資料庫目前的應用。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研究所所長邱弘毅(攝影/羅翊方)
 

**邱弘毅:跨部會「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 促精準健康數據產業發展

 
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研究所所長邱弘毅,首先介紹了橫跨科技部、衛福部、經濟部多部會的「健康大數據永續平台計畫」。該計畫以「建構精準健康大數據」和「健康大數據轉譯研究及產業應用」為兩大核心,期望建置完善的健康大數據平台,進而供產業界應用,創造健康資料的新價值。
 
邱弘毅表示,《經濟學人》曾提出:「進入21世紀,全世界最有價值的資源不再是石油,而是數據」的觀點,臨床數據成為重要研究及產業發展資料由此就可見。而我國除了健保數據外,有許多單位也開始收集群體健康資料,並透過IT/AI促進健康經濟和精準健康發展,藉此消彌健康不平等問題。
 
該計畫當中也涵蓋人才培育、真實世界大數據法規導引、公私合作聯盟等議題。首先,國衛院群健所、癌研所、感疫所、Biobank整合平台將先合作進行資料格式治理,以為後續發展跨部會資料彙整先導準備。
 
而科技部也公告徵求該永續平台計畫構想書,藉由國內各醫學中心建置生醫巨量資料,上傳去識別後資料至國網中心,同時建立巨量資料高速分析儲存設備,讓這些資料得加以應用。
 
邱弘毅指出,完善的資料共享涉及「當事人同意」、「資料管理與資料品質檢核」、「資料申請使用審查及回饋」三大方向,將來仍待建立完整機制。目前台灣可申請的健康資料應用,除了向健保資料庫而來,未來,也期待健康大數據資料於合法且合規下,得以加值應用。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企劃組組長王宗曦(攝影/羅翊方)
 

**王宗曦:AI加值健保應用 兼顧隱私保護與資料利用平衡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企劃組組長王宗曦與大家分享「健保永續經營與資料治理模式」,她表示,健保至今已邁入第26年,每年收錄8.5億張就醫紀錄,包含668億筆結構化資料、27億筆醫療影像,在疫情期間又加入TOCC(旅遊史、職業別、接觸史、群聚)查詢,以科技輔助防疫。
 
2018年起啟動醫療影像及檢驗檢查資料,並新增20大類檢查(驗)項目提示視窗,可以避免民眾進行重複檢查(驗),也導入主動提示(API)醫師重複處方,可避免重複用藥,至今已減少重複用藥費達76.88億元。
 
王宗曦表示,健保署也從2014年推廣健康存摺,讓民眾可以詳細了解就醫紀錄、用藥、檢查檢驗等健康相關資訊,此外,也於2019年開放於本人同意下可透過健康存摺軟體開發套件(Software Development Kits, SDK)開放提供第三方APP(非健保署)介接下載健康存摺,促進產學研發展,加速各種照護應用開發,目前有108家申請,35個APP正式上線。
 
王宗曦指出,台灣的健保資料庫是世界唯一全人口巨量資料庫,目前應用成果已發表超過6,800篇論文於頂級醫學期刊。此外,健保署在疫情下也與成大蔣榮先教授合作,開發COVID-19之AI模型,將AI模型連結「健保資訊網服務系統(VPN)」,可協助判讀高風險的肺部X光。
 
王宗曦表示,健保署正在建構AI雲端智能客服網絡、AI多元應用資料收集與AI智慧自動化審查,期盼兼顧隱私保護與資料利用的平衡。

(報導/李林璦、巫芝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