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最年輕所處中心 年產近8千萬技轉金

生醫轉譯研究中心 臺灣「化研為用」靈魂聖地!(一)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1-07-23
中央研究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臺灣「化研為用」靈魂聖地!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點燃全球一波「生醫熱」,致力於將基礎科學轉為臨床應用的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成立不到2年,去年(2020)就寫下達7,970萬新臺幣的技轉及授權金紀錄。

座落於國家生技研究園區(NBRP)內,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又將發揮什麼樣的角色,引領建立臺灣國家級生醫生態圈,讓南港成為全臺首座最完整生醫聚落?

更被賦予了將臺灣基礎科學「化研為用」的靈魂聖地。這片聚集產、官、學、研的研究生態圈,不僅做到了保育自然環境生態,過去,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這塊土地曾被認為是「臺北最後一片肺葉」,如今, 

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也成為園區內轉譯醫學研究的門戶,他們又如何填補科學到商轉之間的鴻溝?

責任編輯:巫芝岳

撰文:巫芝岳、李林璦

攝影:巫芝岳、李林璦

採訪整理:巫芝岳、李林璦

視覺/美術設計:黃黛鵑

參考資料: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市場公開資訊


2019年,一篇發表於《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的文獻指出,生技新藥研發過程,約90%的臨床一期候選藥物最終都未能進入市場,高失敗率是生技產業面臨最大的障礙。

為了克服此挑戰,全球大型生技公司與藥廠,已經紛紛轉向「轉譯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尋求解方。為什麼需要「轉譯醫學」?它的重要性又為何?

生醫小百科――何謂「轉譯醫學」?

轉譯醫學(Translational Medicine)指的是將基礎醫學研究,轉為能臨床應用的思維,始於1992年《Science》期刊所提出「從實驗室到病床」(Bench to Bedside)的論述,強調基礎醫學研究與臨床應用的連結整合;此名詞第一次出現在1996年醫學期刊《The Lancet》中。

隨後,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院長Elias A. Zerhouni在2005年的論文發表,使此概念引起全球熱議並逐漸普及。

當時其在《JAMA》的論文提到,隨著醫學關注焦點從急性病轉向慢性病、醫療保健成本上升、人類基因體定序的大數據誕生,以及其他先進技術的發展,讓醫學科學的研究進入新紀元。

而如何讓基礎醫學、藥物開發、臨床治療這三塊過去被分開的領域,在這些科技幫助下快速連結,正是轉譯醫學的重要內涵。

約2009年,時任臺大醫學院院長的中研院院士楊泮池,可說是臺灣學界強調轉譯醫學概念的先驅之一。

近年來,國內除了臺大與中研院有合作的「轉譯醫學學位學程」外,包括臺北醫學大學、慈濟大學、陽明交通大學、中央大學、中興大學、聯合大學、高雄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等學校,皆設有轉譯醫學相關學程。


填補科學到商化之間的鴻溝

來到座落於南港中央研究院旁,2018年開幕、腹地25公頃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National Biotechnology Research Park, NBRP),從規劃到完成歷時近十年,臺灣終於有了一個「國家級」生技園區,也是第一個跨產官學研的生醫研究生態圈。

過去,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這塊土地曾被認為是「臺北最後一片肺葉」,如今, 這片研究生態圈,被賦予了將臺灣基礎科學「化研為用」的靈魂聖地。

2019年9月17日,管理營運NBRP的中研院因應這樣的願景目標下,中研院第32個所處中心――「生醫轉譯研究中心」(Biomedical Translation Research Center, BioTReC)於焉誕生,並正式進駐園區,成為園區內轉譯醫學研究的門戶,扮演著縮短「基礎科學」到「應用科學」之間距離、填補科學到商轉之間鴻溝的核心角色。

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任重道遠,不僅要將中研院頂尖的基礎科學能量,實際推向產品化,同時還要引領臺灣生技產業面向國際發展。

成立一年  技轉及授權金額達7,970萬

成立短短一年,2020年,生醫轉譯研究中心的技轉及授權金額,總計就達到7,970萬新臺幣。

中心轄下的「創服育成專題中心」(包含南港軟體園區育成中心),18年來則已經扶植24家生技廠商,資本額達380億元,市值約估2,500億元,占全國生技產業總市值的22%。

進駐園區後,創服育成專題中心已有31家廠商進駐,出租率達到八成,進駐廠商市值總計475億元。

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如何在短短一年多即有如此亮眼成果,未來又能帶給臺灣生醫產業何種能量呢?

本刊專訪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多位主管及轉譯研究計畫主持人,與讀者一同揭開中心背後的潛力量能,以及這些頂尖科學家對臺灣生醫產業的未來願景。

挾中研院科研能量  四大專題中心分工

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也是中研院特聘研究員的吳漢忠開宗明義表示:「生醫轉譯研究中心成立的宗旨,就是要以中研院這強大研發能量為基石,協助生醫新創人才、團隊,將基礎研究產品化。」

中研院無庸置疑是國內生醫基礎研究的翹楚,聚集全國頂尖生醫科研人才於一堂。目前有將近400位生命科學、化學、物理等理學研究員;若計入每個實驗室的博士後研究員,總計有上千位博士級人才。

吳漢忠表示,在短短一年多內,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分別在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內A、B、C、D各棟中,建立了七大核心設施和技術服務,又依各職責,分成四大專題中心――轉譯醫學專題中心、創服育成專題中心、智慧醫學專題中心,和新興傳染病專題中心。

四大專題中心的成立也各有其目標和運作內容,希能整合研究資源並擴大群聚效應,帶動周邊產業供應鏈受益,以此加速國內生技發展的腳步。

「一方面將多達20項院內具有技術轉移和產學合作潛質的『生醫轉譯研究計畫』持續孵化,一方面同時以創服育成專題中心對外招商,目前已有31家廠商進駐,進駐率達到八成。」吳漢忠表示,透過產學並進,讓「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充分交流。
 

吳漢忠現為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及臺大醫學院教授,專長為癌症及傳染病的基礎和轉譯醫學研究。

曾擔任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及代理所長、中研院智財處處長。(攝影/巫芝岳)


臺北生技園區2023年開放 「雙強聯手」可期

在園區內生態系逐漸成形的同時,座落於隧道另一頭的「南港生技產業聚落開發計畫BOT案――臺北生技園區」也即將完工,並預定2023年啟動營運。

吳漢忠進一步指出,「具備轉譯醫學專業、善於培育新創團隊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與可提供500~2,000坪辦公空間的臺北生技園區,正好得以互補。」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培育後,進入成長期、擴大經營的新創公司,未來可進駐臺北生技園區,也能就近善用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的核心設施和資源。

為了讓園區進駐人員往來交通更便利,目前,一項由園區直接通達南港車站的聯外隧道工程,正如火如荼展開,將自忠孝東路七段與興中路路口,以隧道穿越中南山直接銜接研究院路一段巷弄,這條全長824公尺的聯外道路,預計於2024年下半年完工。

「雙強聯手」下,未來幾年內,可以預期這裡將成為臺灣第一個完善生醫生態系的典範,讓國內生技產業格局更上層樓,成為國際生醫創新研發的亞洲重要樞紐。

生技小辭典»關於臺北生技園區

南港生技產業聚落開發計畫BOT案,為全臺首件聚焦生醫產業發展的BOT案,計畫基地面積逾1.5公頃,由世康開發公司興建總樓地板面積近3萬坪的生技大樓,其內將設置生醫創新育成中心、研發、試量產、商務辦公合一的產業空間園區,預定2023年啟動營運。


TFDA、DCB、國家實驗動物中心進駐  完善生態系打造生技強國

吳漢忠說,「將基礎科學知識,傳遞到後續商品化、實際嘉惠臨床病人,這條轉譯之路不但漫長,若是單打獨鬥,半路功虧一簣的機率也相當大。」

「因此,『形成完善的生醫產業生態系』是能提高成功率、加速臺灣生技產業發展的重要策略。」他強調。

「就如同美國的波士頓、舊金山灣區(The Bay Area)、瑞士、以色列等,都是因為有生醫聚落形成、生醫產業生態系的建立,而能快速帶動產業發展,使之成為生醫強國。」

吳漢忠表示,在理想的生醫聚落中,創新、具商業化價值的基礎轉譯醫學研究,得以交棒給生技公司或新創團隊。因此,園區和轉譯中心將持續透過相關技術、核心平台、高階儀器等,支持這些較缺乏經驗的新創,讓新創公司不用花費額外的人力、物力。

此外,生醫轉譯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榮信表示,「高度受到法規管制」是生技產業的一大特點,因此研發過程中,若對法規細節不了解,很可能就會做了許多白工。

為此,國家生技研究園區內進駐的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經濟部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以及科技部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也都在此生態圈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如,園區內TFDA進駐,便能就近提供產業輔導、法規諮詢服務。而DCB則能協助商品化開發前的臨床前試驗。

林榮信說明,儘管DCB的部分業務和中研院有所重疊,例如:兩單位都在進行小分子化學藥物的合成,但正因如此,雙方人員有共通語言而更易交流,當一方量能滿載時,也能由另一方協助製造。而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實驗動物中心,則能提供多元的動物資源和試驗服務,有效支援生醫產品開發。

林榮信說,整個生態建起來後,將會鼓舞中研院的研究人員更了解基礎研究價值,進而建立更創新性的研究,「這會製造出如同『回流』的作用,當下游打通了,源頭的上游就能產生更新穎的研究,成為良性循環。」
 

林榮信現為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副主任。

曾擔任中研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兼副主任、中研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生醫應用專題中心執行長。(圖/中研院提供)


 

國內最大規模的生醫轉譯能量  蓄勢待發

儘管在這次COVID-19疫情爆發下,凸顯了國內生技產業仍有許多基礎建設需要加強,長久以來,資本環境對生技業的友善程度也有待提升。

但吳漢忠表示,轉譯醫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都抱持正面期待,隨著生醫聚落建立、生態圈逐漸形成後,臺灣優秀的基礎研究將會成為業界種籽,在耐心並有智慧地灌溉下,萌芽成長。

一如國家生技研究園區這一路走來的歷程,回顧自2009年起,歷經近10年漫長建設,其間遭遇不少波折。

如今,原先的兵工廠用地、淤泥堆積的三重埔埤,不僅保留生態豐富的濕地環境(註),同時凝聚了國內最大規模的生醫轉譯能量,也象徵著臺灣生技產業展正蓄勢待發!

(註:腹地25公頃的國家生技研究園區中,僅約28%為建築大樓和研究空間,其餘72%則為生態保留區和人工溼地復育區。)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