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感測器+AI演算法 臺、日攜手改寫歷史

康邁「創新VSA技術」 開發突破款「柯氏音」電子血壓計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2-03-15
林昆儀(右)與醫學長暨策略長簡基城(左)聯手,在2018年一手創辦康邁醫學,期望將長年和日本科學家聯手研發的「新型血壓計」落地,顛覆長久以來臨床困境。

目前主流電子血壓計採「示波法」量測,雖有數十年歷史,但心血管疾病、洗腎患者、以及患者移動時,該方法仍無法量得正確血壓,成為醫療檢測無法突破的未滿足需求。走過超過20年國際醫材銷售經驗、曾任電子業總經理的林昆儀,和日本團隊合作、以創新仿生感測器、仿「耳+腦」和AI演算法,成功開發「VSA (Vital Spectrum Analysis) 技術」,精確量得「柯氏音」,決定自創康邁醫學科技,盼以此自有專利技術顛覆血壓量測的臨床困境,同時進軍精準醫學、健康管理。

撰文、攝影/巫芝岳


「量血壓」對有高血壓、慢性病的人來說,已經成為例行日常監測。然而,民眾普遍並不知道,目前使用的電子血壓計,對心律不整、動脈硬化、洗腎等患者,其實都存在著「無法量測」的問題!

擁有近20年醫材銷售經驗的康邁醫學科技執行長林昆儀直言:「身為業務,這問題我們早聽醫生抱怨數十年了!」

座落於桃園南崁,林昆儀在2018年一手創辦康邁醫學,為了解決這項未滿足醫療檢測問題,他長年和日本科學家聯手研發「新型血壓計」,一度幾乎傾家蕩產,終於成功開發出有望成為全球第一款成功銷售的「柯氏音電子血壓計」,改寫了血壓計歷史。

康邁這款新型血壓計透過自有專利技術――「VSA特徵頻譜分析法」(Vital Spectrum Analysis-Added In K-Sound Signature Technology),經由特殊仿生感測器和演算法,精準分析出「柯氏音」(Korotkoff Sounds),顛覆長久以來臨床困境,不但能準確量測心臟、血管病變者的血壓,甚至受測者在運動情況下也能量測。

林昆儀表示,這項VSA的原型機,已透過200名洗腎病患,對比聽診法進行臨床驗證成功。

康邁目前也已運用該技術,推出寵物用血壓計,已於今年2月正式上市;而醫用血壓計,也預計今年8月提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510(k)醫材申請。

回歸血壓準則「柯氏音」 解電子血壓計「示波法」困境

林昆儀分享,由於現代電子血壓計採用的「示波法」,是量測血管中的脈搏波,並以一般人的數據建模作為基準,並非血壓量測準則的「柯氏音」方法,因此,對於心臟、血管、糖尿病、腎臟病變者,就會出現量測不準,甚至無法量測的狀況。

對這些病人,醫生只能用聽診器以「人工聽診柯氏音」的方式,才能得知他們的正確血壓,而該方法不但不便利,也可能出現人為誤差。

「近年來,創新的量血壓技術也有百百種,透過光學、電磁波的穿戴裝置,甚至是攝影機拍攝臉部就能量到,然而,目前這些方法都不能作為臨床上直接可用的數據,且對於有心血管疾病者等,也一樣量不出來。因此,所有產品仿單上,都會標記無法正確測量的族群。」林昆儀表示。

林昆儀強調,「以柯氏音作靠山」是他們最大的利基。

康邁開發的「VSA特徵頻譜分析技術」 即是回歸血壓量測120年來唯一不變的準則與初衷――柯氏音,這項仿生技術,好比用電子技術取代人耳聽診,將柯氏音「電子化」,藉此解決目前電子血壓器所遇到的問題。

生醫小百科――柯氏音v.s示波法

現代血壓量測的原理,是由1904~1905年日俄戰爭時,俄國醫生Nikolai Korotkff所發明。當時,為了在戰場上快速評估傷兵情況,了解其有無內出血、是否須截肢等情形,因此,發明了以聽診測量血壓的方法。

Korotkff發現,用臂帶綁住傷兵上臂,並加壓於上臂的肱動脈再減壓,隨著外部壓力下降,放在臂帶內的聽診器就可聽到血流再度衝開血管後,發出類似脈搏的衝擊音。為紀念其貢獻,故將該衝擊音命名為「柯氏音」。

而相對於柯氏音,現代主流電子血壓計採「示波法」量測脈搏波,來作為血壓參數。該方法是用臂帶加壓後,以感測器測出與心博同步的壓力波動。由於該方法讓血壓計設計輕便化,對一般人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