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台灣再生醫學學會學術研討會

「再生醫療三法」擴納胞器蓄勢待發 爭取Q2送行政院審議

撰文記者 吳培安
日期2022-04-19
3月19日,台灣再生醫學學會與亞東紀念醫院骨科部,共同主辦「2022年台灣再生醫學學術研討會」。(攝影/吳培安)

3月19日,台灣再生醫學學會與亞東紀念醫院骨科部,於亞東醫院共同主辦「2022年台灣再生醫學學術研討會」。

繼去(2021)年以骨科及外泌體(Exosome)研究為主軸,今年學會將主題訂為「再生醫學之前景和多元化潛力」,涵納政策、眼科、牙科、耳鼻喉科、異體幹細胞、智慧生物材料,到近期最熱門的CRISPR、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等多元化主題的最新進展。

「再生醫療三法」盼普及全民、不再只是富人療法 

衛生福利部石崇良次長首先說明今年1月公告之「再生醫療三法」草案架構,並表示最新版本的再生醫療定義範圍中,將納入胞器及國內產業新興的外泌體。石崇良也透露,衛福部將持續催生再生醫療三法,爭取在今年第二季送行政院審議,並盼業界能組成團體加速審核的行政流程。

石崇良表示,《特管辦法》是絕對不夠、「包」不了細胞產業發展所需,草案第一條中也特別強調細胞治療發展一定要「普及全民」,不能成為僅限於有錢人的療法。他也表示,再生醫療由於前端的研發、製程十分重要,因此《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條例》中,透過賦稅優惠、破除公立學校技術入股公司等限制等,大幅鼓勵產業發展。

(撰文/吳培安、巫芝岳)


台灣再生醫學學會理事長暨亞東醫院副院長張至宏,於開場回顧學會歷史,以及分享學會在臺灣再生醫學發展中扮演的角色。(攝影/吳培安)


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於會中說明「再生醫療三法」草案的架構與展望。(攝影/吳培安)


日本東北大學材料加工系山本雅哉教授(Masaya Yamamoto)於預錄影片中,介紹其團隊利用智慧生物材料改良細胞球體培養技術,克服了細胞球體缺氧、易壞死的挑戰。(攝影/巫芝岳)

眼科、牙科、耳鼻喉科醫師學者分享再生實例

會議邀請到多名醫師學者,分享再生醫學於眼科、牙科、耳鼻喉科的臨床前、臨床研究的最新進展。

臺北榮總眼科部陳克華主任,分享了眼角膜、水晶體及視網膜剝離術的材料科學,乃至再生醫學的演進。

臺大醫院眼科部陳偉勵教授,則介紹不同種類的細胞移植,在眼輪部缺損(Limbal Insufficiency)治療的應用與趨勢。

臺灣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陳敏慧教授,分享其在牙齒及唾液腺的再生研究,並在動物實驗中發現骨髓幹細胞(BMSC)和腺泡細胞(Acinar Cell)共同培養,能夠增加BMSC分化成腺泡細胞及分泌唾液的效率。

亞東醫院耳鼻喉科黃琮瑋教授則發現,將幾丁質(Chitosan)和玻尿酸共同使用有助於嗅覺神經元的修復,期待未來能開發為鼻噴劑投入臨床。


臺大醫院眼科部陳偉勵教授,分享眼輪部缺損(Limbal Insufficiency)的再生醫學發展,並期許法規進展,能讓細胞治療研究更加順利。(攝影/巫芝岳)


臺北榮民總醫院眼科部陳克華主任,介紹眼科中,眼角膜、水晶體及視網膜剝離術的再生醫學演進。(攝影/巫芝岳)


臺灣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陳敏慧教授,致力於牙齒、唾液腺等牙科的再生醫學研究。(攝影/巫芝岳)


亞東醫院耳鼻喉科黃琮瑋教授研究鼻科再生材料多年,主要關注的再生細胞為呼吸上皮和嗅覺神經上皮。 (攝影/巫芝岳)

細胞支架、CRISPR幹細胞、3D列印敷料助攻再生醫療

除了臨床應用,學會也邀請到多位組織工程、幹細胞專家,分享其在再生醫療材料基礎研究或是動物研究上的最新成果。

海外講者部分,有日本筑波大學教授陳國平,研發出模仿骨骼胞外基質為環境的支架,未來可望開發成修補骨骼的材料;南韓慶北大學教授Jeong Ok Lim,則開發出創新3D列印水凝膠貼片,並加入模仿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VEGF)的胜肽片段,幫助傷口修復。

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胡育誠,分享了其利用Cas9操控脂肪衍生幹細胞的基因表現,使其有效分化成軟骨,應用於頭蓋骨再生,以及「自我擴增mRNA」動物疫苗的開發成果。

國衛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顏伶汝研究員,透過動物實驗發現不同組織來源的間質幹細胞(MSC)特性差異相當大,且細胞提供者(Donors)的差異、製程影響等都會形成細胞治療開發的挑戰。


日本筑波大學教授陳國平於預錄影片中,介紹其團隊進行各項不同組織支架(Scaffold)的再生醫學研究,有望用於退化性關節炎、癌症等治療。圖為陳國平實驗室合照。(攝影/吳培安)


南韓慶北大學Jeong Ok Lim教授,分享其以3D列印的水凝膠材料,促進傷口修復的研究。(攝影/吳培安)


清華大學化工系胡育誠教授,以結合CRISPR抑制與活化的「CRISPRai系統」,操控脂肪衍生幹細胞分化為軟骨,應用在頭蓋骨再生。(攝影/吳培安)


國衛院細胞及系統醫學研究所顏伶汝研究員,針對異體間質幹細胞 (MSC)研究發現,不同組織來源的MSC特性差異可能相當大,應更重視這些療法的基礎科學機制研究及臨床前試驗。(攝影/巫芝岳)

>>本文刊登於《環球生技月刊》Vol.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