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業的美麗與哀愁

撰文編輯部
日期2014-10-10

這幾年,台灣的精緻農業讓國外的許多朋友們 ( 不管中國或歐美 ) 都非常驚艷。
他們說,台灣很小,但是農村風光就是很美,加上在地優質食材以及濃厚的台灣人情味,很多中國朋 友來過一次,都還想再來。

這半年來,我去中國送禮最多的也是台灣的本土咖啡,很多朋友都知道台灣茶葉好,但可能不知道台 灣的咖啡豆香;如果朋友到台灣來,我都會建議一定要拎一包當季水果吃吃看。
我也有一位朋友在九二一地震後,毅然回去南投重振父母的茶園,土地休耕多年後,田園的蝴蝶、蜜 蜂都回來了...。她變成了快樂下田採茶的農莊女主人,更常常呼喚我該遠離都市的煩囂。

其實團隊想進行農業生技的專題,是自去年 10 月底,大家參加了在中研院舉辦的「跨部會農業生技 豐年慶」後就有的想法。我們都被農業生技產業化發展耀眼的研發成果吸引,也在那兒感受到過去台灣如 何「以農立國」的驕傲。
政府對台灣農業生技發展不能說不重視,只是生技產業興起 ( 特別是資本市場 ),顯得多元又本土的農 業生技,相較於先進又國際化的新藥開發,一般投資大眾自然多追逐嬌豔的生技新藥,少人停駐土味的農 業生技。

事實上,當本刊深掘了台灣農業生技後,我們發現有許多好、許多寶、許多妙,但多深藏不露,甚至 有不太願意理睬我們,或應該說自滿於舉世無雙而寧可與世隔絕。還有人直接批判,台灣農業學閥門見太 深,自給自足,遠離政府為妙。
團隊在奔走農業生技各界意見時,則發現專家和投資者似乎對許多企業保守的經營觀念更加憂心,頗 有皇帝不急、急死太監之感。
我們反問這些農企最關心甚麼時,大家最多的交集卻又都認為國、內外市場行銷是最大挑戰。經濟, 還是他們最在乎的本質。

由此看出,政府政策與農企之間似乎仍存在不少認知落差,而農民本身可能因為欠缺現代化管理也多 有矛盾之處。
因為,台灣農業生技若要換取經濟發展,就要企業化、規模化、國際化、市場化,台灣小而美面臨的 挑戰,當然就是如何數大就是美。

10 月底,BTC 會議 ( 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 ) 馬上要召開了,農業生技也將第一次登上這個 國家級策略會議的議堂,專家們會凝聚出甚麼樣的共識,相信大家都會很期待。
台灣的農業真的很有世界競爭力,我們希望很快慶豐收 ! 但我們也同時發現,相較於生技其他領域, 台灣農業生技要走出國際,可能還需要對產業各界以及民眾有更多的推廣和教育。
 

mind_sign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