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克手術麻醉風險未滿足市場

醫盟定位針具EpiFaith明年可望上市

撰文記者 徐淨
日期2017-11-22
醫盟團隊右起執行長羅文甫、技術長林俐妤、法規長曾邵偉。

醫盟科技(Flat Medical)於2015年成立,一群因為共同修習「生醫創新與商業化」課程而啟發創業魂、決定共同創業的同學,征戰過各大創業競賽、商業設計競賽,並不斷改良其智慧定位針具,最後進行試量產。商品已預計於明年分別在第二季、第三季,可望通過歐盟CE標誌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審核並上市。

撰文/ 徐淨 攝影/林以璿


醫盟核心成員主要由機械及醫工專長同學組成,起先的機緣始於一門通識課程,課程中有機會和臨床醫師討論實際在醫療上會遇到的問題。針對需求,經過臨床價值調查並進行篩選後,團隊成員們發現,麻醉科醫師提出的問題,他們有能力解決。

當時,麻醉科醫師提出硬脊膜外腔麻醉注射(epidural anesthesia)的定位問題,目前麻醉醫師還是以「手感」進行穿刺,訓練困難且有2-5%的機率發生副作用,雖不致命,但確實是個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unmet medical need)。

團隊針對問題設計開發出智慧定位針具「EpiFaith」,並隨後以這個產品參加2014年科技部FITI創新創業競賽,獲得生醫組冠軍─創業傑出獎。團隊在比賽中完成足以驗證技術可行性的雛形,並決定以250萬新臺幣獎金作為成立Flat Medical的種子資金。

智慧定位「手感」 轉化「視覺指示」

醫盟開發的麻醉科用定位針具EpiFaith主要用於兩種適應症,無痛分娩和慢性疼痛。

根據統計,目前施術失敗率為2-5%,看似少量,且副作用通常不致命,但其實每20人可能就有1人得延長治療,仔細評估後續補償的醫療成本,是相當不必要的浪費。尤其在實行DRG (Diagnostic Related Groups)保健制度的國家,如美國,一旦延長住院時間,對醫病雙方都是相當不樂見的事。

醫盟開發的智慧針具特色在於,針具含感測壓力變化薄膜,能將「手感」轉化為「視覺指示」,提醒麻醉醫師已達目標位置,是更為客觀且直覺的醫材。另外,其感測壓力可由專業醫師彈性調整,相較傳統針具及其他競品,該產品能有效減少偽陽性的發生,使施術更為方便快速。

醫盟團隊於今年10月在波士頓參展美國麻醉醫師協會年會,在會場中,醫師皆不需經過複雜的解說,即快速領略使用技巧,並對於不必制約於針具這一點相當推崇。過去的相關產品有許多既定技巧需醫師調整習慣,這對醫師適應來說是個缺點,此改良針具承裝的麻醉藥品可選擇液態或氣體,有別於過去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