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品β-1,3/1,6 酵母葡聚多醣體」成抗癌新利器

調節免疫微環境+精準醫療 助攻免疫治療

撰文記者 巫芝岳
日期2020-01-15
嚴俊教授指出,多項研究發表證實 「抗品 β-1,3/1,6 酵母葡聚多醣體」 有能「逆轉」腫瘤微環境的效果,將 M2 巨噬細胞轉換為 M1 型態,具有 調節免疫系統的功能。( 背後螢幕上 是 2018 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之一的 本庶 佑 )

2019年11月30日、12月1日,在台灣內科醫學會的「108年會員大會暨學術演講會」中,針對「癌症免疫治療」的最新趨勢進行了探討。美國路易斯威爾大學外科學系免疫治療學部首席講座教授 嚴俊博士、富禾生醫總經理李建謀皆到場,分享了如何透過調節腫瘤免疫微環境和精準醫療等工具,來「助攻」免疫治療。

撰文/巫芝岳


2019年11月30日、12月1日,台灣內科醫學會假臺北舉行「108年會員大會暨學術演講會」,針對國內內科臨床上普遍遇到的疾病,舉辦了20餘場專題討論與教育演講。

演講主題囊括癌症、心血管疾病、異位性皮膚炎、自體免疫疾病、糖尿病、C型肝炎、慢性阻塞性肺病、間質性肺病、內分泌疾病、重症醫護、感染症、醫學倫理等;現場亦有包括原著論文、臨床報告等,兩百餘幅海報展示,吸引國內眾多臨床專家共襄盛舉。

癌症治療新趨勢:調節腫瘤免疫微環境

隨著近年免疫治療不斷出現突破性成果、我國衛生福利部在《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辦法)中開放的細胞療法項目越來越多(12月18日已通過11項),免疫治療正為國內的病友們帶來曙光。

在12月1日的研討會中,也特別針對「癌症免疫治療」議題進行了探討,會中邀請美國路易斯威爾大學首席講座教授嚴俊,及富禾生醫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謀,到場分享免疫療法的最新趨勢。

目前任職於美國路易斯威爾大學外科學系免疫治療學部的嚴俊,首先分享了癌症免疫治療面臨的挑戰,與近年趨勢。

嚴俊指出,雖免疫治療堪稱為癌症療法帶來最新一波革命,但仍面臨著多項挑戰,包括:治療的整體反應率(Overall Response Rate, ORR)仍然有限、缺乏可預測患者對治療反應的生物標記(Biomarker)、腫瘤可能出現抗藥性,以及可能發生免疫相關的嚴重副作用等。

他表示,因此當今免疫治療最新的概念,便是應著眼在癌細胞周圍的「免疫微環境」(Immune Microenvironment);許多科學家也專注於研究如何透過調節免疫微環境,使免疫治療療效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