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

微生物體學研究 精準醫療、精準營養必爭之地

撰文環球生技
日期2021-02-02
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邀請產、官、學、研、醫超過20位重量級講者,依技術與趨勢為兩大主軸,六大領域分享。

由圖爾思生技、中央研究院生化所、臺大醫院共同主辦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Asia Microbiome Conference),於1月16日舉行。今年雖因疫情影響,但仍沿襲過往,邀請產、官、學、研、醫近20位重量級講者,依技術與趨勢為兩大主軸,從微生物體(Microbiome)研究趨勢、後COVID-19、青年學者會議、微生物技術趨勢、多體學技術運用、微生物新創以及創投觀點等六大領域分享,為臺灣微生物的研究帶來更多發展的機會與動能。

(撰文 / 彭梓涵、吳培安、巫芝岳、李林璦)


KEYNOTE

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發展精準醫療 微生物體不可忽視

大會主席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當天,除致詞外也介紹微生物體研究沿革,並與聽眾分享當前備受注目的糞菌移植(FMT),以及因糞菌移植浮現出的微生物體藥物開發挑戰。

吳明賢指出,隨著腸道微生物體學研究不斷累積,其對疾病醫藥的重要性越來越高。目前已知腸道微生物其對人體的影響不只是營養代謝和免疫系統,也會透過腸漏症(Leaky Gut Syndrome)和腦腸軸(Gut-Brain Axis),影響到人體在腸胃以外的器官健康。

微生物體因其對於代謝、免疫、神經、內分泌多方面影響,被認為是人體「被遺忘的器官」(Forgotten Organ),甚至可稱之為僅次於人類基因體的「次級基因體」(Secondary Genome)。

吳明賢也強調,「如果要發展精準醫學,就不能不考慮腸道微生物體的影響」。雖然,當前微生物體也成為目前藥物開發的寶庫,但還是要先找到將各種細菌分離、培養到菌株標準的技術,並充分理解背後的機轉和因果,最終才能為疾病或營養做出貢獻。


吳明賢強調,如果要發展精準醫學,就不能不考慮腸道微生物體的影響。

Session 1 微生物體研究趨勢

孟子青»大腸直腸癌患者治療後 腸道菌相不易恢復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孟子青研究員指出,臺灣大腸直腸癌患者人數從2006年一路上升,甚至有四分之一的患者診斷時就已經有遠端轉移,治療難度升高。

孟子青與中研院劉扶東院士帶領的研究團隊、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魏柏立醫師帶領的臨床團隊合作,招募171名大腸直腸癌病患、101名一般社區未罹癌民眾,比對接受治療後患者與健康者腸道菌相的組成變化。

目前已有72名受試患者可供分析,結果發現大腸直腸癌患者的菌相樣態耐性(Resistance)很高,不管是接受腫瘤切除或化療,從剛接受治療到治療後六個月的菌相特徵,仍偏向大腸直腸癌患者樣態,顯示患者無法輕易透過治療介入,進而改變成一般民眾的樣態。

江殷儒»細菌可望破解環境賀爾蒙、賀爾蒙失衡難題

中研院生物多樣中心江殷儒副研究員以「利用微生物體學技術研究環境賀爾蒙降解機制與多樣性」為題分享。

他的研究發現,化學工業最常使用的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雖然難以分解,但可以透過Theuera屬細菌直接分解,或是從河口生態系發現的兩種細菌先後處理,將DEHP分解成二氧化碳。

除此之外,江殷儒研究團隊還從一百種細菌株,推導出潛在的性類固醇降解代謝途徑,能夠將雌激素轉變為雄激素,或是反過來將雄激素轉變成雌激素,有望應用在雄激素過多的疾病治療。


孟子青研究員(左)的研究發現,大腸直腸癌患者的菌相樣態耐性高,即便接受治療,患者樣態不易恢復成一般樣態。
江殷儒副研究員(右)從一百種細菌株,推導出潛在的性類固醇降解代謝途徑,有望應用在雄激素過多的疾病治療。

Session 2 微生物技術趨勢

陳立光»噬菌體療法 解決抗藥性難題

花蓮慈濟醫院檢驗醫學部陳立光醫師,為醫院第一線急診醫師,長期投入超級細菌抗藥性的研究,他利用「噬菌體只吃細菌的特性」找到能殺死超級細菌的「噬菌體療法」(Phage Therapy),並於2017年獲得國家新創獎。

陳立光先將噬菌體療法應用在環境清潔,並從國內最嚴重的院內感染菌著手,製作出噴霧或清潔劑,實際用於加護病房清潔中。

目前陳立光實驗室,依標靶超級細菌,已分別建立出鮑曼不動桿菌(>120株)、克雷伯肺炎菌(>236株)、綠膿桿菌(>95株)的噬菌體收集庫,這些噬菌體可殺死超過95%的超級細菌。

他也表示,在衛福部院內感染監測系統中也看到,花東地區過去受鮑曼菌影響,但從2015年開始使用噬菌體氣霧清潔環境,已使其感染逐年下降。

王錦堂»腸道菌研究 方法學為關鍵

臺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王錦堂,則分享腸道菌與心血管疾病(CAD)相關研究,王錦堂表示,目前許多研究都指出紅肉中的肉鹼,被人類腸道菌氧化後形成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 TMAO)後,會促使巨噬細胞堆積、血小板凝集等機轉,進而導致心血管疾病。

王錦堂也與吳明賢教授合作,透過口服肉鹼耐量試驗(OCCT),檢測腸道菌生成TMAO的情況,並歸納出受試者是否屬於容易生成TMAO的體質,以及體內TMAO濃度。

在研究過程中,王錦堂為了要確定能氧化產生TMAO的腸道菌,他利用16S rDNA定序方式,確定兩種可產生TMAO的腸道菌。而要進一步了解腸道菌的功能,王錦堂也利用不同條件培養腸道菌。

他也表示,有些菌在保存、培養上仍是十分困難。因此,建立好的方法學是微生物體發展的重要關鍵。


陳立光醫師(左)表示,開發噬菌體療法,解決抗藥性難題。
王錦堂(右)表示,菌在保存、培養上仍是十分困難。因此,建立好的方法學是微生物體發展的重要關鍵。

Sessi...